林州市第一中学: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2025-04-02 15:16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近年来,林州市第一中学围绕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从课程体系、学科建设、学生发展指导等方面做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完善课程体系,促进育人方式变革


  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核心在于育人方式变革。近年来,林州市第一中学秉承“许党报国、五育并举、多元发展、学创俱佳”的育人理念,结合国家政策、地方实际以及学校特点,构建以红旗渠精神传承“1238”工程为核心的德育课程体系,筑牢了学生立身之基,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


  在课堂教学方面,学校以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为引领,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轴、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素养为主旨”的课堂教学“六主原则”,实行“6+1”高效课堂模式,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角,寻找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校创新教学组织管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有序推进选科走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发挥主导作用,综合学校、家庭、社会因素,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结合尖优生特点和自身发展需求,打造“家校协同、大中初贯通、校内外一体”的拔尖人才培养课程,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思考、探究、解决问题能力持续发展。


  在活动育人方面,学校打造校内外综合实践基地,在校内建设了科技馆、科技文化长廊、创客空间等场馆,为学生提供实验、体验、探究空间。在校外,充分借助光远新材、大唐热电等企业和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开展科学研究实践活动。


  二、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保障。学校激发教师主动性,引导教师深入挖掘国家课程要求,着眼学科课程育人的综合性、实践性,遵循“课堂—拓展—综合”的设计原则,延伸课堂边界,打造课内外融合的学科课程体系,在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精品化的过程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学校注重教师教育理念更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策略,先后组织骨干教师到长沙、青岛等地参观学习,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到校讲学,教师眼界更加开阔,思维得以深化。经过多年积累沉淀,学校物理、英语学科被认定为省级学科基地,语文、数学学科被认定为安阳市一级学科基地。


  三、开展生涯教育,激活学生发展动力


  林州市第一中学基于学情、校情大力探索面向未来的生涯教育课程。生涯教育课程以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校设置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研究指导中心,聘任专职指导教师,面向全体同学开设两周一次的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规划课,通过组织性格特质、兴趣特长测评和职业简介、视频展播、在线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唤醒生涯意识,评估生涯定位,制定生涯规划。每学期邀请家长、校友、社区志愿者到校开设生涯教育讲座,分享社会实践经验和行业特点,为学生提供鲜活生动的现实素材。学校组织同学们通过社区走访和居民访谈等方式了解公共设施、企业商铺、乡土面貌等变迁历程,思考个人职业方向和发展目标。校内外相结合的生涯教育课程使学生建立了清晰的自我认知和生涯发展认知,坚定了人生理想,进而不断弥补短板,发展优点,优化综合素养,为未来职业生涯中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