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落实《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25-2027年)》等文件要求,全面提高全省高校思政课教研室主任的政治素质、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2025年度全省高校思政课教研室主任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7月10日至12日,2025年度全省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举办。此次会议由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纲要”分教指委、河南师范大学承办,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蒋占峰工作室协办。
4位专家“大咖”理论新、视野广,70余位“纲要”教研室主任交流深、收获丰,4场专题讲座、1场主题研讨、4组研讨交流,三天的学习之旅教研室主任们学思并行,蓄势赋能,接下来,和我们一起回顾。
开班仪式
7月10日下午,2025年度全省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举行。
开班仪式现场
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教材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陈凯,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纲要”分教指委主任委员、安阳工学院纪委书记王红艳,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尚字出席会议。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纲要”分教指委成员、各高校“纲要”教研室主任共70余人参加会议。开班仪式由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纲要”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蒋占峰主持。
结合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需求,陈凯对“纲要”教研室主任和“纲要”课教师提出要求: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教育部文件精神,从教学方法、定位入手,切实把课程内容讲深讲透讲活。二要坚持问题导向,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教学体系。针对“纲要”课新问题,要更新备课和讲课内容,关注学生、扩充知识、学习现代化教学手段。三要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按不同年级层次讲解重点内容并做好衔接,注重“大思政课”建设和实践教学。四要坚持教学导向,突出教学优先,关注教学组织、集体备课、教学评估和队伍梯队建设等,加强交流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纲要”分教指委主任委员、
安阳工学院纪委书记王红艳讲话
王红艳表示,此次培训既是一次业务能力的集中提升,也是教学经验的深度交流。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背景,她强调,“纲要”课不仅在普及学生历史知识、增强学生国家认同感方面发挥基础功能,而且肩负着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的时代责任。针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她对“纲要”教研室主任们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强化政治引领,筑牢信仰之基;二是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习热情;三是结合地方特色,讲好红色故事;四是聚焦学生成长,完善评价体系;五是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弘扬主流价值。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尚字致辞
张尚字表示,“纲要”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核心主干课程。“纲要”教研室主任是这门课程教学科研团队的“领头雁”、教学改革的“排头兵”、质量保障的“第一责任人”。此次专题培训班既是对“纲要”教研室主任履职能力的锤炼,更是对“纲要”课未来发展的战略谋划。“纲要”教研室主任们一要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纲要”课的目标升级、内容升级、评价升级;二要主动拥抱技术革命,以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新生态,破解传统教学痛点;三要提升政治引领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团队建设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锻造“纲要”课建设的“全能舵手”。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纲要”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蒋占峰主持
专题讲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纲要”分教指委委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曲洪波
曲洪波立足“纲要”课教学实际,依据教育部统一课件,分专题深度解读了包括如何看待西方侵略给中国带来“文明”的错误观点、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如何理解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等教学重难点问题。针对每个重难点问题,他从知识提升、能力形成、价值塑造等维度展开剖析,强调“纲要”课教学要把问题意识放在首位,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课堂,提升教学深度与厚度,让“纲要”课教学更为有趣和引人入胜。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纲要”分教指委主任委员、
安阳工学院纪委书记王红艳主持
《守正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四史”教育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文成
蔡文成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立背景、建设、发展成就出发,提出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必须要树立学科意识、筑牢育人意识,推动其内涵式发展。他提出,当前的教育生态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教师们要应对当下,必须深刻理会学科建设具体要求,多关注国情和世情,重视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结合实际,他鼓励思政课教师们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纲要”分教指委委员、
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谭备战主持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卜彩丽
卜彩丽结合AI生成视频和图片功能,讲解了人工智能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她简要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以及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并通过大量案例,展示了AI作为高效工具的课堂应用,如制作课件、写代码、生成图片和视频等。她强调,教师应聚焦价值引领、思维启迪与情感互动,充分利用AI优化教学设计,赋能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从而实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纲要”分教指委委员、
河南城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振国主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王树荫
王树荫围绕当前思政课建设现状和未来改革方向,就思政课改革创新、“纲要”课最后一章内容的讲解、实践教学如何落实创新、优秀思政课的“四个一”标准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同时,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展开阐释,对其科学内涵、体系构成、历史定位进行剖析,强调了其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历史地位和深刻思想精髓。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纲要”分教指委委员、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书伟主持
参训学员认真学习
主题研讨
“纲要”课如何处理好历史与理论的关系
主题研讨现场
发言嘉宾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纲要”分教指委委员、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治国
黄治国表示,在“纲要”课教学中,历史与理论的关系体现为史论结合。历史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对历史的总结和升华,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教师在教学中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讲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理论阐释,有理有据地进行学理性分析,做到论从史出,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理解历史的同时,掌握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纲要”分教指委委员、
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鑫宏
王鑫宏认为,“纲要”课不能只讲历史不讲理论,也不能只讲理论不讲历史。“纲要”课要用历史说明理论,使理论浅显易懂,也要用理论剖析历史,使历史透出本质;“纲要”课讲故事要有感染力,讲理论要有说服力。要运用鲜活的历史素材将“四个选择”、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历史决议等中蕴含的“道理”讲清楚。同时,需加强科研与教研,实现素材积累、思维训练及理念的更新。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纲要”分教指委委员、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欢
张欢从青年教师角度分享了三点内容:一是“纲要”课是一门以历史教育为基础的思政课,决不能讲成历史课;二是必须要用唯物史观解读历史知识,课堂不能陷入史学的碎片化和细枝末节的史实讲解中;三是要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立场来分析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帮助他们要从历史中获得启迪和定力。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纲要”分教指委委员、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武
王武提出,“纲要”课可以通过讲述历史史实得出结论,通过理论分析使结论上升为“思想”并形成政治认同。讲历史要向下讲出“烟火味”,展示出历史的丰富性和趣味性,通过“讲活”历史来悟出“理”;讲理论要向内讲出“真理的味道”,要以理服人、以理化人,通过“讲深讲透”使“理”上升为“思想”;讲思想要向上讲出“情感”,凸显政治高度、发挥政治引领。
点评专家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纲要”分教指委委员、
信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程晋富
程晋富在点评中强调,处理好历史与理论之间的关系是讲好“纲要”课的重要前提。“纲要”课教师既要善用历史、会讲故事,让课堂更有意思,还要成熟稳重、会讲道理,让课堂理直气壮。在授课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娓娓道来,在史论结合中把历史讲活、把道理讲透。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纲要”分教指委委员、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光泉主持
研讨交流
7月11日晚上,“纲要”教研室主任们分为四组,聚焦教研室主任履职能力提升,《教学要点及参考资料》的使用与优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主题结合学校实际和个人经历,深入交流,畅所欲言。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结班仪式
7月12日下午,2025年度全省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结班仪式举行。
结班仪式现场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纲要”分教指委委员、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书伟作总结讲话
于书伟首先对此次培训班的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表示感谢。结合此次培训内容,他强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教研室主任们要带领“纲要”课教师守正创新,积极适应AI教学生态,用“思政课+人工智能”的教学方式应对“纲要”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共同推进全省“纲要”课进步式、内涵式发展。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纲要”分教指委委员、
信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程晋富主持
结班仪式上,各小组代表作总结发言。
第一小组代表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主任田向勇
田向勇从三个方面汇报讨论情况:在教研室主任履职能力提升方面,要注重团队建设,注重教研工作的规划与组织、教研工作的评估和反馈等;在《教学要点及参考资料》方面,教师需认真学习并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面,针对一些教师不能正确把握教学重点、不能合理安排教学进程等问题,需落实集体备课会制度,深化交流学习,促进教学相长。
第二小组代表
河南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教师马海杰
马海杰汇报了本组讨论的三个主要问题:第一,怎样提升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科研支撑教学、教学反哺科研的理念,优秀案例的活学活用,富有逻辑性的教学设计,经典原著的熟读与领会,价值引领力的重视与实践。第二,如何履行好教研室主任的职责。教研室主任要科学分配常规任务与重点任务;要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引领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要重视青年教师培养,通过“传帮带”机制助力其专业成长,真正成为团队发展的托举者和引路人。第三,当前教学中的困惑。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考试评价、课堂管理和教学获得感、幸福感衰退问题。
第三小组代表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主任刘瑞红
刘瑞红针对“纲要”课教学问题汇报了第三组讨论情况。大家在提出部分学生学习“纲要”课困难的同时,强调了思政课重要性,要引导学生树立目标;要优化课程设计、丰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积极性;要创新教学,挖掘细节、引入新方法,避免课程重复。在考试方式方面,教研室主任们权衡传统与线上考试利弊。此外,还交流了实践教学开展、学情分析方法等。
第四小组代表
周口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主任王丽歌
王丽歌围绕三个核心议题进行汇报:一是聚焦履职能力提升,教研室主任应强化政治引领、深化教研创新,通过团队建设提升专业领导力;二是针对《教学要点及参考资料》使用,建议结合地方特色增补案例,开发数字化配套资源;三是针对课堂教学问题,提出以“问题链”设计破解重难点,融合信息技术增强互动性,建立“督导-反馈-改进”闭环机制。
合影
培训结束后,教研室主任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一起看看他们有哪些心得体会。
参加了为期三天的2025年度全省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后,我收获颇多。专家们既立足“纲要”课,又超越“纲要”课,为各位教研室主任传经送宝,答疑解惑。与此同时,培训班开展了AI赋能教学培训,使教师们认识到既要善于用新技术突破传统教育桎梏,更要坚守教育本真。
通过参加此次培训,我认为,作为“纲要”课教师,要研究三对关系:第一,历史与理论的关系。无论是形式的变革还是内容的更新,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更好地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深刻理解“四个选择”的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该关注时代意识与现实关怀、世界眼光与中国立场、历史叙述与理论阐释等问题。第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即教师如何充分实现科研反哺教学。第三,整体与细节的关系,即处理好案例选择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适配选择的问题。
——河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主任郭武轲
此次培训大咖云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切实贴合了“纲要”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对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手段新方法赋能思政课进行了展示,是一场使人酣畅淋漓、收获满满的培训。特别是曲洪波教授围绕“如何看待西方侵略给中国带来了‘文明’的错误观点”等重难点进行了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的讲解,不仅使大家获得了新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还重新审视了原有的讲课思路,进一步推进了教学创新和课程提质。
专家学者们对“纲要”课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深深触及到了我内心深处。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建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环境为支撑的高效、和谐、富有感染力的微环境贡献力量,努力培养更多的时代新人。
——南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主任胡爽
此次培训是一场精心准备的“教学盛宴”,形式上构建了立体化的学习矩阵:专家讲座打牢理论桩基,主题论坛碰撞思想火花,分组研讨拆解实操难题,结班汇报凝聚集体智慧,环环相扣的设计让教研室主任们充分感觉到学习既有深度又接地气;培训内容干货与新意并存:曲洪波教授解析教学重难点,像拆解精密钟表般剖析“西方侵略与近代化”等的辩证关系,让模糊知识点变得清晰可触;蔡文成教授关于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分享,为“纲要”课筑牢了理论根基,让大家明白讲台背后须有扎实的学科支撑;卜彩丽教授生成式AI进课堂的演示,仿佛给传统课堂装上了“智能引擎”;王树荫教授阐释的学理化体系化,像给思政课授课时的教学思路配上了“导航图”。
三天的培训结束后,我最深的感悟是,上好“纲要”课得做“巧匠”:既要让历史细节如珍珠般鲜活,又要让理论逻辑似丝线般贯通——就像论坛里热议的“历史与理论要同频共振”。下一步,我打算在教学实践中把AI互动问答搬进课堂,串联起本地的老厂房、博物馆、革命旧址当“活教材”,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历史不是故纸堆里的文字,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故事。
——豫北医学院
“纲要”教研室主任周慧
2025年度全省高校思政课教研室主任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是我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政课教研室主任专业化成长,切实发挥好思政课的关键作用,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坚实保障,不断开创我省思政教育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