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课第三次集体备课结束后,思政课教师谈学习感悟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4月18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三次集体备课活动。全省各高校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在线观看,大家深入学习,热烈讨论。

  一起来看思政课教师们的感悟和收获。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马兴华

  此次集体备课中,主讲教师的精彩讲授和专家们的精辟点评让我收获颇丰。备课活动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演进脉络清晰呈现,从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到改革开放后几代领导人立足国情、紧扣时代的持续创新,这一理论始终在实践中发展完善。这启示我在教学中需以历史逻辑为线索,帮助学生理解理论与中国实践发展的深层关联。邓小平理论相关章节,主讲教师通过优秀案例教学法的分享,使我学习到如何用鲜活实例阐释理论,让学生直观感受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发展的引领作用。

  此次集体备课为我的教学开启了新思路。以后,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上,我需要更加灵活和创新,要提前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案例,让理论的阐释更具象、更温暖,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

商丘学院讲师周娟

  4月18日上午,我认真观看了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三次集体备课,收获颇丰。此次集体备课,四位主讲教师的说课和讲课各有特色,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都让我深受启发。比如,在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通过结合时事热点和生活实例,将抽象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五位专家的点评更是直击要点,从课程性质、教学方法到如何讲深讲透讲活课程,都给出了专业建议。

  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回到日常教学,我会把这次集体备课的所学所思融入其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参与集体备课,与同事携手共进。我愿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投身思政教育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更多栋梁之材。

郑州财经学院助教郭淑君

  观看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三次集体备课后,我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等方面得到了新的启发。活动上,四位优秀的主讲教师围绕课程第五章、第六章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教学展示,他们在讲课过程中充分运用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等教学技巧和方法,挖掘真问题,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更是一个自我反思和成长的契机。它不仅加深了我对“概论”课程内容和知识点的理解,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更使我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同时也从优秀教师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技巧。今后,我将把这次备课的所学所悟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努力把握好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的平衡、融合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课程设计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严谨的态度投入教学工作中。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宏伟

  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三次集体备课活动上,四位优秀思政课教师围绕教材第五章、第六章核心内容展开授课,既有对理论脉络的清晰梳理,又有对历史事件的深入剖析,更有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五位专家学者点评把脉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精准深刻,让我深有感触,备受启发,对如何将“概论”课理论讲深、讲透、讲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进一步讲好思政课提供了有益指导和帮助。

  我将以此次集体备课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继续立足教材体系,深挖理论内核,用学理厚度支撑课堂说服力,用实践力度增强理论认同,用情感温度点亮学生的信仰之光,持续厚植立德树人情怀,筑牢培根铸魂主阵地。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焦远

  4月18日,我认真收看了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三次集体备课。四位主讲教师的展示和专家们的点评让我对如何开展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认识到,在讲解第六章内容时要注意构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避免碎片化讲解,深化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同时,也要注重实现从知识目标到价值目标的转变,帮助学生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此外,还要围绕教学重点,将理论与历史纵向视角、理论发展脉络相结合,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下一步,我将把此次集体备课的所学所得融入日常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我也将积极参与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们互相探讨教学难题、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推动思政课教学事业的发展。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助教韩思琦

  观看学习了此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次集体备课,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积淀与时代使命的共振。活动以“教师授课+专家点评”的立体化形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多维解构,让我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触摸到理论的深层脉络。主讲教师们以历史逻辑为经、理论逻辑为纬,将邓小平理论置于改革开放的宏大叙事中阐释,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命题出发,不仅让我看到该理论对计划经济桎梏的突破,更领悟到其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奠基性意义——它既是思想解放的号角,更是实践创新的方法论。在教学中,我需引导学生穿透理论文本,感知其背后鲜活的时代课题,比如:如何将“解放生产力”的经典论断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相贯通、怎样从“共同富裕”的初心展望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等。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犹如一把钥匙,为我开启了从理论认知到价值认同的转化通道。我将以此为起点,在课堂上架设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让学生在理论溯源中读懂中国道路的必然逻辑,在思想碰撞中坚定“四个自信”的价值内核。

永城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概论”教研室主任陈雯

  4月18日上午,我观看学习了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三次集体备课。此次集体备课犹如一场“及时雨”,让我收获颇丰。四位主讲教师通过引入生动鲜活的历史故事和现实案例,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善用线上资源、多媒体工具等,打造多元化的课堂,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我将把这些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我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为思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李晓闪

  观看学习了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三次集体备课,四位教师的备课展示和五位专家的精准点评让我对于讲准、讲深、讲透、讲活“概论”课有了新的认知。

  主讲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思政课特点,从精准定位学情出发,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打磨课堂,从身边人身边事出发贴合实际,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课堂教学示范。同时,专家的建议也让我受益匪浅、颇有心得。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一是要拓宽视野主动补习。要深度补习理论素养,要系统补习历史知识,要动态补习现实热点,要创新补习教学技能。二是要善于用“青言青语”讲活道理,讲出思政课的深度和温度。要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将“硬理论”变为“软道理”,把有意义的事情讲得有意思,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让思政课成为有深度、有温度、有力量的铸魂课堂。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威丽

  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三次集体备课上,专家学者对“概论”课程中邓小平理论部分的讲解思路与教学方法分享,让我受益匪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邓小平理论教学需要突破传统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将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深度融合。首先,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从“知识传递”到“价值引领”。邓小平理论教学不应局限于理论条目罗列,而应聚焦其核心价值与现实意义,并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理论与改革实践的互动关系,从而深化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髓的理解。其次,教学也需“解放思想”。我们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成就为支撑,增强理论说服力;通过数据可视化、对比分析等方式,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成果,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理论认同。最后,我们要了解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此次集体备课的学习,让我更加了解到自己在教学能力方面的提升空间,在教学方面更需兼具理论功底与教学智慧。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田晨

  4月18日,我认真学习了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三次集体备课,主讲教师们的精彩授课使我备受启发,专家教师们的针对性点评也令我受益匪浅,让我对“概论”课有了新的体会和认识,拓宽了我的备课思路,丰富了我的课堂素材。

  作为一名青年思政课教师,我将以此次集体备课为契机,深耕教学。在教学层面,我会以专业与创新提升课堂实效,夯实理论根基,关注时政热点与学术前沿,将抽象理论与现实问题结合,增强课堂吸引力;同时,强化问题导向,注重学生不同阶段的学情,因材施教。在育人层面,我将继续向榜样教师学习,做有温度的价值观引领者,注重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人格培养。既要做理论知识的“翻译者”,将宏大叙事转化为学生可理解的逻辑;也要做成长的“陪跑者”,在学生价值观形塑的关键阶段提供真诚而专业的陪伴,培养既有家国情怀又能独立思考的时代新人。

河南女子职业学院助教周正方

  学习了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三次集体备课后,我认识到,“概论”课第五章、第六章的教学应当遵循由小及大、由浅及深的原则,清晰透彻地向学生讲清一个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姜国峰院长提出的用时政问题“中美关税”引入课堂和丁亚仙院长提出的“用党的精髓讲好党的理论”,使我受益匪浅。思政课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知识基础,切实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在学术语言、教学框架、教学模式等方面突破固有思维的束缚,积极探索,实现教学多维度的创新发展。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持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最新理论,致力于让思政课常讲常新,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和当下时政热点,推动理论与教学的持续转化和深度融合,引领学生对“概论”课程内容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周口城市职业学院教师吴芳

  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三次集体备课,内容主要针对“概论”课程第五章、第六章,以教师“说课+讲课”、专家点评的方式展开,令我感触颇深。

  说课环节,教师们精准锚定课程目标,结合学情与时代背景,梳理理论发展脉络,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需求到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展现出清晰的逻辑框架。讲课环节,他们以鲜活案例为切入点,让抽象理论跃然于课堂;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从历史维度剖析理论形成的必然性,再联系现实问题,并结合当前的时政热点中美关税战,探讨理论对当下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与科学性。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政治认同,更培养了他们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借鉴,让我更加明确在思政课堂中如何讲深、讲透、讲活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