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2025年寒假期间开展“青力青为 豫见未来”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发现科技力量、感受时代变迁,畅想家乡未来、书写青春篇章。河南学子在寒假期间积极参与活动,围绕“了解掌握新技术”“推介家乡美食美景”“打卡家乡地标建筑”“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在新浪微博平台参与#青力青为豫见未来#话题讨论,书写自己的实践故事。
下面,和信阳师范大学学子一起踏上实践旅程,于行走中识世情、望新颜。
地标记忆:瑰宝寻根,探索不停歇
河南博物院
踏入河南博物院,仿若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静静诉说着古老中国的传奇。从古朴的青铜器到精美的陶瓷,从细腻的书画到神秘的玉器,漫步其间,我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纹理,真切感受到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厚重深沉。打卡此地,不虚此行。
——信阳师范大学
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班杨清璐
唐河县博物馆
文物承载着历史,它们的形态各异,有些还有点儿小可爱。它们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带着岁月的厚重,让我真切感受到文明的传承与延续。在这一方天地,我见证了人类智慧的熠熠光辉,理解了历史的沧桑变迁。走出博物馆,我心中满是震撼与感慨,它不仅是文物的栖息地,更是我们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时刻提醒着我们铭记来路,坚定前行。
——信阳师范大学
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班李露
鹤壁市科技馆
1月18日,我走进了鹤壁市科技馆,这是我第一次进入科技馆,我发现科技馆的建筑十分宏伟壮观。当我走进去以后,我发现了科技馆中的乐趣。科技馆中有好多设施可以呈现物理现象,比如可以测试声音分贝的尖叫屋、“爱因斯坦的自行车”。还有一些小游戏,关于外来生物入侵,可以掌握一些生物知识。我们也进去看了一个4D小影片,沉浸式感受科技的发展。总之,这次科技馆之旅让我收获很多,我也很感谢这次科技馆之旅。
——信阳师范大学
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三班赵宇童
浚县古城
古韵浚县,一眼千年的中原瑰宝,这里历史韵味浓厚。踏入浚县古城,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如古老的竹简铺陈,每一步都踏响历史的跫音;街边的明清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木雕上花鸟鱼虫栩栩如生,仿若下一秒便会破壁而出……这里景色美丽。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古城被灯火勾勒出梦幻轮廓;护城河波光粼粼,倒映着古城的琼楼玉宇……
浚县古城,这般有灵且美,只待你来,赴一场跨越时空的邀约,镌刻独属于你的中原古韵记忆。
——信阳师范大学
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三班李晨昊
豫韵流长:生生不息,千年风华耀人间
打铁花
铁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
——信阳师范大学
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班陈晓洁
唐三彩
洛阳唐三彩是一种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陶瓷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型和釉色闻名于世。
——信阳师范大学
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班韩靓雅
味冠中原:难忘河南味道,满口醇香传天下
邓州窝子面
推荐家乡美食——邓州窝子面。
——信阳师范大学
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班李佳怡
濮阳清丰美食
清丰美食大赏,舌尖上的河南味道。来河南濮阳清丰,怎能错过这几样令人垂涎的美食?清丰凉皮、李记猪蹄,还有闻名遐迩的桃源建民食品,每一口都是地道的清丰风味,每一种都承载着这座小城的饮食文化。
清丰凉皮:爽滑筋道,一口难忘。清丰凉皮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当地的特色小吃,早已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清丰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凉皮店的身影,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天,来上一碗清丰凉皮,都能瞬间驱散身上的疲惫,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清丰李记猪蹄:百年传承,肉香四溢。清丰李记猪蹄系高堡王庄村李建立家祖传,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它主要分布在清丰县周边地区,凭借独特的风味和优质的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李记猪蹄最大的特点就是肉烂、脱骨、味香,轻轻一咬,肉骨分离,软糯的猪蹄肉入口即化,无论是作为餐桌上的主菜,还是闲暇时的零嘴,李记猪蹄都是绝佳的选择。啃上一口,那浓郁的香味在口中散开,让人回味无穷。
桃源建民:辣椒制品的佼佼者。河南省桃园建民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9月,是濮阳市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公司专注于辣椒制品和调味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在继承传统烹饪技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经验,发明了“耗”这种新型的辣椒加工工艺,开创了北方辣酱的先河。桃园建民旗下拥有众多产品,如经典的牛肉耗辣椒等。桃园建民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备受欢迎,还通过食品进出口渠道拓展了国际市场,获得了“河南名吃”“中华名小吃”“河南省名牌产品”等多项荣誉。
清丰凉皮、清丰李记猪蹄和桃源建民食品,各具特色,是清丰美食的代表。来清丰,一定要品尝这些美味,感受这座小城独特的饮食魅力。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能在这些美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味蕾记忆。
——信阳师范大学
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班葛芸田
洛阳牛肉汤
在洛阳,牛肉汤是当之无愧的美食名片。清晨,街巷弥漫着浓郁鲜香。一碗牛肉汤,醇厚的汤底由牛骨和牛肉经长时间熬制而成,色泽乳白,香气四溢。大片牛肉纹理清晰,软嫩有嚼劲。搭配着刚出炉的酥脆油旋,掰碎泡入汤中,吸满汤汁后口感绝佳。食客再依据个人口味,撒上翠绿的葱花、香菜,淋几滴辣椒油,瞬间激活味蕾。无论是本地居民开启活力一天的必备,还是游客体验洛阳风味的首选,牛肉汤都承载着这座古都的烟火与温情 。
——信阳师范大学
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班张子涵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源自河南信阳云雾缭绕的茶山。这里群山环抱,四季分明,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品信阳毛尖,赏豫南风光。
——信阳师范大学
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三班刘苏慧
青春在行动:志愿心连心,科技梦共圆
唐河县科技馆
在科技馆的志愿服务之旅,是一次深刻亲历科技伟力、感受科技力量的非凡经历。踏入这座知识与智慧的殿堂,我仿佛穿越到了一个充满未来感的世界,每一件展品都彰显着科技发展的雄厚与辉煌成就。
引导参观者穿梭于这些展品之间,我不仅要解答他们好奇的问题,还要传递展品背后科研人员不懈探索与创新的精神。每当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以及成年人因某项技术突破而露出的惊叹表情,我的内心便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感。
在志愿服务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些大国重器不是冰冷的钢铁构造,它们是无数科学家、工程师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象征。它们激发了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为培养下一代科技人才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信,科技的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而我,作为科技馆的一名小小志愿者,能够在这份伟大事业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何其荣幸。未来,我将继续以满腔热忱,传递科技之光,让更多人感受到大国重器的震撼与魅力。
——信阳师范大学
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班张甜甜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朱四倍工作室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朱四倍工作室由信阳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长、学生处处长、人民武装部部长兼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朱四倍牵头主持建设,团队成员包括谢艳丽、高小佳、黄煌、任婷、陈卓、张铁山、李蕊、李明。
工作室秉承“用户为首、内容为王、创意为上、影响为正、体验为先、上下互动”的理念,采取“依靠一批人,团结一批人,影响一批人”的运营方式,主动发挥引领作用,注重策划。基于网络育人新际遇,呼应时代需求,回应师生诉求,从国家大势、实践基础和现实需求出发,抓牢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构建“1-2-3-4”模式,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的要求,加强政治引领,厚植爱国情怀,强化价值引导,全力以赴围绕师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及时撰写高质量网络文章,深度阐释政策及理论,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网络宣传和阐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