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力青为 豫见未来 | 与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学子一起“豫”见家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2025年寒假期间开展“青力青为 豫见未来”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发现科技力量、感受时代变迁,畅想家乡未来、书写青春篇章。河南学子在寒假期间积极参与活动,围绕“了解掌握新技术”“推介家乡美食美景”“打卡家乡地标建筑”“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在新浪微博平台参与#青力青为豫见未来#话题讨论,书写自己的实践故事。

  下面,一起跟随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学子的脚步,谱写青春成长的新诗篇。

民俗雅韵,文化传承

赏民俗文化节目

青力青为 豫见未来 | 与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学子一起“豫”见家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民俗文化是家乡的根脉,承载着世代相传的记忆。我们深入乡村、社区,探寻那些珍贵的民俗文化节目。从热闹非凡的舞龙舞狮,到婉转悠扬的豫剧唱腔;从精致绝伦的剪纸艺术,到寓意吉祥的糖画制作,每一项民俗文化都让我们深深着迷。观看舞龙舞狮表演时,只见那巨龙在舞龙者的手中上下翻飞,活灵活现,狮子也憨态可掬,跳跃腾挪,引得观众阵阵喝彩。而豫剧演员们一开口,那独特的韵味便萦绕在耳畔,让我们领略到河南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欣赏这些民俗文化节目,我们不仅看到了家乡文化的丰富多彩,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我们将这些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河南的民俗文化,让这些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张梦雨

舌尖乡情,风味寻根

品尝小吃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家乡的小吃,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慰藉。我们穿梭于家乡的大街小巷,寻找那些藏在角落里的美食。胡辣汤,那浓郁的汤汁,配上鲜嫩的牛肉和爽滑的粉条,一口下去,辛辣的味道瞬间在舌尖散开,暖遍全身,让人精神一振;还有那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鲜艳的山楂裹着晶莹剔透的糖衣,咬下去 “嘎吱” 一声,甜蜜的滋味在口中蔓延,勾起童年的美好回忆;外酥里嫩的烧饼,麦香四溢,表面洒满芝麻,一口咬下,酥脆的口感令人陶醉;滋滋冒油的烤串,鲜嫩的肉串在炭火的烤制下香气扑鼻,撒上一把孜然和辣椒面,每一口都是对家乡味道的热烈向往。

  每一种小吃都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背后的故事,我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与摊主们交谈,了解这些小吃的历史和传承。这些家乡小吃,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味蕾,更成为我们连接家乡情感的纽带,让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想起家乡的味道。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闫世杰

灯火璀璨,新春盛景

看花灯看烟花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新春佳节,花灯和烟花是必不可少的美景。我们来到热闹的广场和街头,欣赏那美轮美奂的花灯和绚丽多彩的烟花。一盏盏花灯形态各异,有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有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还有展现现代科技和家乡发展的创意花灯,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吸引着人们驻足观赏。当夜幕降临,烟花在天空中绽放,如同一朵朵盛开的花朵,红的、绿的、紫的……五彩斑斓,将夜空装点得格外美丽。

  伴随着烟花的轰鸣声和人们的欢呼声,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和家乡的蓬勃生机。在这灯火璀璨的时刻,我们用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将家乡的新春盛景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河南的独特魅力。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王耔琪

  这次寒假实践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家乡,也让我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收获了成长。我们将带着这份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篇章,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晁瑶瑶

河南省高校辅导员袁春霞工作室

  河南省高校辅导员袁春霞工作室,是2023年河南省教育厅第二批成立的省级辅导员工作室之一。自成立以来,工作室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躬行三全育人理念,以辅导员生涯能力提升为己任,以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需求为目标导向,积极探索多维度育人机制,打造品牌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细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将生涯发展理念融入学生学业指导、成长指导和就业指导全过程。引导大学生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努力推进我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