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高质量构建“校园餐”管理长效机制 全力呵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2024-12-26 15:15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全省教育系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三门峡市教育局以超常规的站位、担当和举措,加压奋进、系统治理,创新推广“五餐”监管机制,探索构建“三全六严一育两评议”长效工作模式,高标准抓深、抓实、抓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


  一、严格管理标准


  三门峡市按照学校食堂管理标准高于社会标准的要求,聚焦校园餐管理的关键环节,突出“六严”标准,实施从严管理。


  严格经营模式管理。明确要求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原则上采用自主经营模式,稳妥推行非寄宿制学校配餐服务。涉及委托经营、校外供餐企业选择、大宗食材采购和超市经营方面工作的,严格进行规范性的招投标工作。


  严格食材管理。全面实行大宗食材由县级教育部门统筹招标、签订框架协议;采购食材实行食材快速检测;按照新鲜、绿色、现场制作的要求,严格实行食材分级分类管理;向家长和学生公示带量食谱,主动接受监督。


  严格饮用水管理。坚持公益免费、安全健康、便捷取用、满足需求原则,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健康饮水需求。


  严格清洗消毒管理。印发食材分类清洗流程规范、餐厨具清洗消毒管理规范、环境消杀及配备规范,规范学校食堂洗消保洁操作行为,有效预防洗涤剂和细菌残留,保障卫生安全。


  严格财务收支管理。全面推行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统一建立食堂经费专用账户、智慧化管理平台,开设食堂资金专用账户,对经费进行结构化管理,既管总量、还管过程、管结构,强化对膳食经费的监管。


  严格从业人员管理。认真落实“一纪三证”和“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餐饮管理制度;实施从业人员执证上岗制度、严格落实“晨午检”、定期培训、个人卫生等制度,建立健全从业人员考核机制。


  二、突出“五餐”监管重点


  三门峡市教育局会同市纪委监委、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联合印发《三门峡市“校园餐”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在全市全面推广以“厨师试餐、校长陪餐、教师同餐、学生评餐、家长监餐”为主要内容的“五餐”监管模式。


  实行厨师试餐。每日每餐开餐前,由食堂厨师长或指定厨师先行试餐,确保饭菜无异物、无异味、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对试餐时间、菜品名称、试餐人员签名及结果等做好记录,存档备查;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供餐,并报告学校食品安全领导小组。


  实行校长陪餐。每天安排一名校级领导与学生共同用餐,并对食材采购、加工操作、菜品质量、服务态度、环境卫生等方面认真做好记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实行教师同餐。教师与学生同质同价同餐,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食堂管理和监督,积极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实行学生评餐。在学校餐厅设置食品安全意见箱,以不记名方式投放,鼓励学生对食堂菜品质量、服务态度、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评价,学校定时开箱梳理意见或建议,并合理采纳落实。


  实行家长监餐。学校利用“家长开放日”“膳食委员会”等平台,拓宽学生家长入校监餐渠道,全过程参与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建设、食品安全监管、早晚餐询价、改善学生餐食质量等工作。目前,三门峡全市556所供餐学校食堂落实了“五餐”监管模式,初步形成了可触摸、可量化、可记录、可展示、可追溯、可问责的管理成效。


  三、强化要素保障


  构建智慧化管理平台。三门峡市、县教育部门建立直达每个学校的远程智能监控平台,将管理触角深入到每所基层学校。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将监控画面接入学校安防系统及相关平台,实现智慧化管理。


  设立平抑资金。财政部门根据各学校在校生人数,按一定比例安排专项资金,根据价格上涨情况,平抑饭菜价格波动,确保学生吃得起、吃得好。


  建立“一校一室一院”机制。全市所有学校按照国家疾控局最新发布的《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规范》标准要求建立校医务室,按600:1的比例配备专兼职医护人员,建立“学校—医院”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聚焦局长、校长、总务主任、厨师长、班主任等关键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和演练,提升校园危机事件现场处置、思想工作和舆情把控能力。


  形成监管合力。加强监督检查,坚持教育部门常规检查、部门联合专项检查、学校日常自查,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年总结制度。


  四、层层压实责任


  实施一把手工程。研究制定落实一把手责任的《实施细则》,全面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工作台账,突出“四个直接抓”,坚决防止“一把手”变成“二传手”。


  严格落实陪餐制度。市、县教体局局长及驻教育部门纪检监察组组长每月至少到学校和校餐供餐机构检查并陪餐一次,与学生一起用餐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2025年起,每月采取明查暗访等形式,开展检查并陪餐一次。


  实行专项述职制度。全市各县教体局局长和局直供餐学校校长,直接向局党组作专项述职;各县属供餐学校向当地教育部门述职,并向市教育局备案。述职评价与个人年度考核、干部使用、评先表彰直接挂钩。


  强化专班推进。市县两级教育部门均成立工作专班,且设立专门办公室,突出专人、专责、专案。办公室建立智慧化大屏管理中心,并直达全市556家供餐学校。各供餐学校均成立食安办,配置专人并定岗、定责、定效。


  五、突出廉政护航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与校园餐管理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建立纪检、教育部门协同推进机制。采取情况通报、工作汇报、联合检查、约谈提醒、组组会商等形式,建立纪委监督、部门联动的常态整治工作一体推进机制。


  认真落实“一纪三证”培训。聚焦书记、校长和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与后勤财务人员等“关键群体”的法纪教育,全面加强招投标工作证、财务后勤人员工作证和安全检查工作证“三证”培训,实现持证上岗。


  持续开展好内部监督调研。特别是强化校园餐监管,引入第三方审计,让内部监督调研带上“锋芒”。


  加强“心防”教育。注重廉政提醒,选取校园食品安全领域典型案例,组织开展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深化以案促改促治,促使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受警醒、明底线、存戒惧、知敬畏,筑牢思想防线,构建亲清统一的政商关系。


  严格问责机制。市县教育部门对工作不力、效果不实的学校和个人,在系统内进行通报批评;对在校园餐管理过程中未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


(三门峡市教育局 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