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4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结束后,全省学生这样说(六)

  9月14日晚,“筑力量根基 兴文化中原”河南省2024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开讲,全省246.1万师生“云端”齐聚,共上这堂思政大课。

  这堂精彩的开学思政第一课在全省大中小学引发热烈反响。今天,和我们一起看全省学生们的学习感悟。

心得感悟

中原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会计213班学生刘书涵

  9月14日晚,我观看了“筑力量根基 兴文化中原”河南省2024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深感“筑力量根基,兴文化中原”这一主题的深远意义,它不仅是对过往辉煌的致敬,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

  本次授课从三个篇章展开:“历史之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红色基因——革命文化篇”“活力源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篇”。聆听了三位老师生动的讲述和三位特邀嘉宾的故事分享,我被深深震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它教会我如何做人、如何处世;革命文化则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它让我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它激励着我不断追求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这三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我涌起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要努力学习,传承和弘扬好这些优秀的文化,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阳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学生聂小雅

  9月14日晚,在观看“筑力量根基 兴文化中原”河南省2024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后,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仿佛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洗礼。这堂课以文化为核心,不仅展现了其悠久的历史脉络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深刻地向我们阐述了文化根基对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不可或缺性。

  无论是经典的河南豫剧,还是何毓灵教授为我们分享和讲授的殷墟遗址和甲骨文,都体现了中原大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积累沉淀下来的精华。王勇老师在十几年的时间用摄像记录了淮海战役支前民工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革命往事。丁亚仙老师向我们更深入地讲解了红色革命、红色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用革命文化筑牢精神之基,也正是我们当代青年的担当和责任。

  总之,这堂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它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当自豪于自己的文化根脉,积极投身于文化传承与创新之中,为“兴文化中原”,乃至“兴文化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2022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胡璟

  9月14日晚,我认真观看学习了“筑力量根基 兴文化中原”河南省2024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这节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所散发出的强大力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始终坚守着文化的根基,始终以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断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更应该承担起文化创新与传承的重任。在观看过程中,我被那些革命先辈的事迹所感动,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看完这次的课程,我备受鼓舞,在其中有这样一话让我记忆深刻——我们“买”不来一个现代化,“求”不出一条复兴路,“躺”不来一个强国梦。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更加明白自强不息的重要性,我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努力为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乡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师范)学生杨博

  溯源殷墟文化深埋泥土里的书简,上面镌刻着的甲骨文是中华汉字的起点;颙望陈官庄战役里踊跃支前人们的容颜,时间冲刷带不走的是红色革命信念;躬耕深秋一望无迹金色的麦田,创新的火种在新时代土壤里跃动丰收的火焰。观看了“筑力量根基 兴文化中原”河南省2024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一幕幕精彩的节目画面和老师们的谆谆教言,带给我们新时代青年前进的方向与坚定的信念。我们应当在文化中汲取力量,开创未来,真正去理解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与时代同呼吸,同国家共命运。河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更有新发展,我们应脚踏实地去传承、弘扬、发展好这一宝贵财富。于传统文化里徜徉,在红色精神中坚强,为社会主义开创,我们青年应当秉持成才报国的初心,在锐意开拓的春风里,让时代在文化中激昂,让强国之音在世界奏响。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学院网络营销2302班学生陈澜

  9月14日晚,我通过线上观看了“筑力量根基 兴文化中原”河南省2024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享受了一场融合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思想文化盛宴。直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引导大学生追寻中原文化,不忘来时路。沿着时代脉络,跨越时间长河,一个个精美文物的展现、一件件感人至深故事的讲述,展现的不仅仅是中原文化的发展,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在刚刚过去的暑假,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积极参与学校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行走中原大地,追寻文化血脉。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优秀文化,筑牢力量根基,兴文化中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王敬博

  “筑力量根基 兴文化中原”河南省2024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展开,对我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次对未来道路的指引。

  这堂课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历史与未来、文化与科技,让我深刻理解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历史文脉的追寻,让我更加珍惜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激发了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心。红色基因的传承,则让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与牺牲,坚定了我的爱国情怀和奋斗信念。而科技兴国的实例,更是激励我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学习与实践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23级医学影像技术4班学生郑好

  在全程观看了以“筑力量根基,兴中原文化”为主题的河南省2024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后,我感触很深。

  作为一名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的河南人,在老师们将殷墟的历史娓娓道来的时候,我无比惊叹甲骨文文化的鲜活悠久。何毓灵的讲述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的精华,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正是这些文化精华,使得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通过学习,我深刻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论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还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披荆斩棘、乘风破浪,让中华文化实现创造性发展。

洛阳市第十高级中学

高一六班学生王若兮

  “爱国”“创新是了新时代奋斗者的理想名词。我观看了“筑力量根基 兴文化中原”河南省2024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对此深受感触。

  在这节课上,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从古老的甲骨文到现代科技文明,从传统的道德观念到新时代的价值追求,每一个知识点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脉络。正是反映了那句话:“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我也在这堂课上感受到了榜样引领的力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茹振钢老师所讲的故事,他毕业后受导师的指引,来到了研究所研究小麦生长,他不言放弃、不畏辛苦,在田间辛勤探索,终有了成就。初到时,他还是一名懵懂学子,现如今,他有了自己的团队,成为国家作出众多贡献的榜样人物,给了我很大的精神鼓舞。

  让我们一起传承优秀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共筑美好明天;让我们紧跟时代脚步,路过山水万程,与梦想重逢。

巩义市第一初级中学

九(12)班学生张璟岳

  观看“筑力量根基 兴文化中原”河南省2024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我认真聆听各位老师的讲述,深深地被感动着。河南,这片古老而悠久的土地上,孕育着华夏的文明。殷墟文化让我明白,甲骨文是文化的传承与记录,是汉字的源头,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而青铜“亚长牛尊”让我遐想与工艺精湛的先祖对话。在这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深厚的基础上,我们继往开来,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红色基因的传承正是这华夏大地千百年来的积淀与传承,淮海战役时支前民工的全心全意支援正是最好的体现。我为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康和平时代而感到幸运,为无比灿烂的华夏文明续写新篇章而无比荣耀,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驻马店市第十小学

六年级一班学生赵芷汐

  “筑力量根基 兴文化中原”河南省2024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围绕着“历史之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红色基因——革命文化篇”“活力源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篇”三个篇章展开。

  何毓灵讲到,殷墟悠久历史文化中甲骨文始终承载着我们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我们现在使用的“活文字”。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也因互鉴而丰富,很多不为人知的未知之谜,还等待着我们持续去探索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树根深深扎根在我们脚下的中华沃土之上,不断地汲取养分,使我们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的激荡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象征着红色基因的红旗渠精神、二七精神、焦裕禄精神、革命老区的“红情绿意”,都深深地触动着我们,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茹振钢教授扎根土地,守望田野,把科研做在田间地头上,把论文写在中原大地上,书写了中原粮食的新篇章。他把希望寄予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们,鼓励着我们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

  作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要积极向上,怀揣对未来、对祖国的美好向往,积极努力做好新时代下的好少年,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负韶华,不负新时代。

  畅游文化中原、感知文化中国,在这堂开学思政第一课的指引下,河南学子必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河南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