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根据《关于设立河南省高校思政课集体备课中心的工作方案》,9月13日下午,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河南省)以“线上直播+线下研讨”的形式举办2024年秋季学期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由河南省高校思政课集体备课中心“原理”课分中心、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原理”分教指委、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汪青松工作室、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侯丽羽工作室协办。
2024年秋季学期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第一次集体备课现场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立政,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原理”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闻英,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原理”分教指委委员、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汪青松,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原理”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寇鸿顺出席活动。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胜锋、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家涛,龙子湖片区高校“原理”课教师代表,以及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江丽主持。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原理”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闻英讲话
闻英代表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原理”分教指委作相关安排部署。她表示,此次备课的目的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加强高校思政课“手拉手”备课中心的服务保障作用,全面压实各高校规范开展思政课集体备课的责任。对于此次集体备课活动,她提出三点希望:一是高度重视;二是精心组织;三是务实求效。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原理”分教指委委员、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汪青松致辞
汪青松首先代表承办方向各位领导、专家、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的发展成就。他表示,此次举办2024年秋季学期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第一次集体备课重在交流,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思政课要常教常新,集体备课这种方式是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一大法宝。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助力此次集体备课活动圆满举行。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江丽主持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聚焦“原理”课程导论和第一章内容,以教师说课、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集体备课研讨。
教师说课
导论
说课教师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2024年度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比武”“原理”课特等奖获得者张艳丽
张艳丽表示,导论部分是“原理”课的第一次课,要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本专题的讲授中,她遵循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就导论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进行说明,接着分别就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努力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两大块内容展开说课。在讲解中,她聚焦“马克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样的理论”“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核心问题,采用经典诵读、案例分析、分组讨论、问题启发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教学方法逐一讲解。
点评专家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彦森
郭彦森在点评中指出,导论部分其实并不好讲,但张艳丽做到了循序渐进,所用案例充实丰富,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他表示,“原理”课的讲授应该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关注现实问题,关注学生所学专业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的交集点。就如何讲好具体内容,他认为一是讲清楚基本理论核心,二是讲清楚具体应用,三是如何应对个别错误观点。教师要想讲好这门课,需要有深厚的知识,需要有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还要有大量的创造,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要讲准确,坚持有理有据的基本原则。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说课教师
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2024年度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比武”“原理”课特等奖获得者葛益嘉
葛益嘉在教学设计上基于课程教学目标与学情分析,以问题为导向,对学生进行理论武装、解疑释惑、价值引导。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这两讲的课程内容和逻辑结构,她把课程内容分为多个部分逐一进行讲解,且每一部分聚焦一个核心问题,将知识点同党的创新理论、学术焦点问题等联系起来,运用理论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带领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点评专家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原理”分教指委委员、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家涛
王家涛表示,葛益嘉展示了一次非常精彩的说课:一是体系完善,结构完整;二是选取案例新鲜,与现实结合紧密;三是注重学情分析,授课能回应学生困惑。听完葛益嘉的说课,他最大的体会就是思政课的教学,特别是“原理”课的教学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专题是教材正文部分的第一个专题,对学生来讲是最为困难、最为抽象的一个专题。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回应学生的困惑,讲清楚“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为何没有过时”“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意识”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讲深、讲透、讲活的目标,为后续专题的讲授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辩证思维方法
说课教师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2024年度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比武”“原理”课特等奖获得者吕培杰
吕培杰认为,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是整个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组成部分。从现实上讲,能否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育人效果。因此,她围绕矛盾这一主线,采用案例展示、专题讲解、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厘清线索、解疑释惑、澄清误区,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清楚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学会用对立统一矛盾的观点去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以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统一。
点评专家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侯丽羽
侯丽羽对吕培杰的说课表示肯定,认为说课要素完整、学情分析科学、重难点突出、解决思路可行,体现出理论贯通性和价值引领性的统一。尤其可贵的是,吕培杰特别注重将“中国式现代化”“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等党的重要创新理论成果融入“原理”课教学,用学术的框架和学理的逻辑来讲政治,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阐释力。
整体点评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立政
马立政表示,此次集体备课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的教师齐聚一堂,受益颇多。张艳丽、葛益嘉、吕培杰三位老师分别围绕本课程的导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以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辩证思维方法等进行了说课。各位老师围绕相应内容,通过对学生学情的全面把握,注意以学生关心的问题入手,有效导入课程,多元化运用了经典诵读、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重点突出、逻辑紧密,不仅突出了价值观的引领,而且深入阐析了相应知识的理论特征,有效实现了“人师”与“经师”的有机统一。此次集体备课还注重老中青结合,为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影留念
近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河南省)依托部分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分课程联合设立了河南高校思政课集体备课中心。此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既是集体备课中心“月月备”集体备课活动的正式启动,也是促进我省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一次新启航。
接下来,其余五个分课程中心将依次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学情调研、说课展示、教学示范、经验分享、研讨交流、专家点评等形式,帮助思政课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入脑入心育人效果,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