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筑梦!一封来自河南高校辅导员的信

  秋风初起、美好将至,24级的萌新们怀着憧憬踏入校园开启新的征程。在这里会遇到自己的“引路人”,描绘出独一无二的青春画卷。接下来和我们一起看河南省高校辅导员黄鑫工作室主持人黄鑫给新生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大朋友黄鑫——河南大学在职教师的一员,也是一名从业近20年的思政工作者。24年前,我和你们一样考入大学,开启了自己崭新的人生篇章。步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我和现在的你们一样懵懂、慌乱、好奇,对自己在大学的未来充满期待但毫无规划,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未知的、新鲜的,一切对我来说也都生机勃勃、充满希望。那时的我根本想不到,几年之后,我会选择考研,继续学业;八年之后,我能留下来成为一名教师;我更想不到,我会在母校一待就是几十年。我的青春、热情、拼搏、努力都在这方天地挥洒,我的收获、喜悦、成长、进步都在这里取得。

  从今以后,你们都是各校大学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学校会因为你的成绩而骄傲,但绝不会因为你的失败而嘲笑你,只会默默地守护你、耐心地包容你、悉心地教导你。走出这个校门,你就代表了自己的学校,你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学校的学风、校风。比如,我的母校——河南大学,112年前,先贤们在这片土地上革故鼎新、建立新学,成为当时中国前瞻开放、面向世界的窗口;112年来,河大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文脉不断,谱写了一段又一段爱国爱校、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的不朽华章,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作为新时代河南高等教育的“双航母”之一,河南大学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机遇和挑战,河大师生都在为河大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都希望学校能够越来越好。

  金秋九月,是自然界收获的季节,也是大学一年一度的开学季。每到这时,在各高校举办的开学典礼上,学校领导和教师代表都会用最热情的语言表达对新生的希望,谆谆教诲,殷殷嘱托,以期大家在今后的四年里顺利成长,少走弯路,在人生的道路上步伐坚定有力。确实,从过来人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得到科学的指点,会让人受益终身。时至今日,我还记得我刚入大学时,我的老师对我们讲过的一句话:“社会是本‘无字书’,要多读。”我不断地用老师的话鞭策自己,努力让自己尽量成为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有责任对新入校的你们说些什么;作为一名一直跟学生打交道的大朋友,我有资格说些什么。即使我知道,我说了你们可能不会听,听了可能还会忘,那我也要说。因为,即使只有一名同学听进去哪怕其中的一句话,我也觉得值得。就像讲台下哪怕只有一名学生听课,老师们都会在讲台上坚持把课上完一样,这就是老师的使命、价值和意义。

  我反思了一下,给大一新生讲话的初衷是什么,为了只是自顾自的说些正确的官话、套话,硬上价值,自我感动,还是要让同学们真正的理解、认同、接受并付诸实践?当然是后者。00后、05后的同学们不需要我们讲太多大道理(其实我们也不喜欢听别人给我们讲太多大道理),同学们要的是真实、生动、接地气,是真话、实话、有用的话。

  在这个时候讲话,似乎也总是要说些祝福,比如说学业有成、前程似锦之类的,可是我也清醒地知道,在座的各位,将来会有人出人头地、功成名就,学校的某条道路可能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会有人日进斗金、财源滚滚,校园里某处建筑可能是他的捐赠;会有些人两袖清风、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会有些人碌碌无为、寂寂无名。不是所有的同学在学校里都能考试及格,也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顺利毕业,补考者有之,重修者有之,延毕者有之,肄业者有之,关键在于你自己的规划和努力。作为老师,我总是希望每一名同学都能成才,但不会奢望每一名同学都能成为祖国的栋梁,底线是不能成为“废材”和对社会有害的“毒材”。

  所以,我想对大家说的第一点就是:做个好人。为学先做人,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也不论你之后是成名成家还是平平凡凡,你都要选择做一个好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品行端正、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人。这样,你的才能才不会危害他人和社会,才能造福家国。一个好人应该是对他人和社会充满善意的,应该是自洽与平和的,就像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所推崇的那样——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温柔敦厚。

  第二就是转变角色。从你们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你们就已经与学校发生了实质性的链接,从你们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你们的身份和角色就已经开始发生转变,你们不再是一名困身于书山题海的高中生,而是名义上的大学生了。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还要各位从思想和行动上不断地改变自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学生就要有大学生的样子,要有大的视野和理想,大的胸怀和格局。要积极地把自身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服务社会和国家,在实践中检验所学,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思考学习的内容、方向、价值和意义,确立自己未来发展的目标和路径,而不是单纯地死读书,读死书。有些同学到了大学之后,没有了高中时老师们的规划和监督,突然就感到迷茫,不会学习了,也不知道该学些什么,还有些同学觉得好不容易上了大学,想着先玩一段时间再去学习,殊不知在你“躺平休息”的这一段时间里,很多努力的同学已经学了很多。还有些同学选择作“45°青年”,既不盲目激进,也不失望沮丧,而是在当下和未来之间合理分配精力,寻找生活的乐趣。老师觉得,这体现着你们理性、平衡和包容的生活态度,也值得点赞。所以,尽快调整心态,不断认识自己,学会自主学习和生活,懂得自我规划,这才是一名大学生应该做的。

  学会学习。要搞清楚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也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更不是为了升学和就业而学习,是为了不断地认识世界、适应社会,改造自我。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而学,不断地自我提升,实现知行合一。要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不等于读书,实践也是一种学习,知识不等于能力,要到实践中检验知识、检验真理,锻炼能力。没苦不用硬吃,但有些苦、有些亏确实得你们自己吃,有些罪得你们自己受,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磨砺也是很好的课堂。要学会向身边的人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身边能够有人一起学习、探讨,不仅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还能够互相帮助,彼此促进。在大学里,你尽可以向身边的人学习,大学里的朋友往往会成为你一生的朋友。

  学会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除了学习和工作,你还应该在大学时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儿,最喜欢的爱好,自己的情感依托,还可以找到自己的爱人。去谈一场真正的恋爱吧。中学时,父母甚至你本人都对恋爱避之唯恐不及,即使谈了,很可能也是朦朦胧胧,“偷感”很重;但到了大学,你尽可以去找寻属于你自己的爱情。青春就是恋爱的季节,在恋爱的季节恋爱不仅符合自然规律,还符合我们人类的心理规律。男性和女性在生理结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因此在恋爱中,我们必须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包容才能达到和谐。不是谁一开始就懂得如何与异性相处,恋爱其实是一门不在选课系统里的人生“必修课”。

  第三,端正认识。正确认识大学的意义,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知识可以积累,技能可以锻炼,思想可以改造,大学不仅仅帮助你获取知识,熟练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你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有独立思想和健全人格的人,一个有健硕体魄和健康心智的人。大学不仅在意“术”,更重视的是“道”。

  面对社会的选择和就业的需要,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确实更容易考虑实用性和功利性。比如,某些人就认为某些专业没有前途、没有出路,不建议报考,理由无外乎是学了没用、不好就业。这一方面暴露出他们对专业认知的片面,一方面也反映出对大学教育本质理解的偏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能力特长不同,适合的专业也不同,专业招生的人数会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会有多有少,但不代表招生少的专业就差,招生多的专业就好,每一个专业都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每一个专业都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每一个专业的学生也都有出路和前途。

  此外,我们的毕业生到底有多少人毕业之后始终从事的都是和自己专业对口或者相关的工作,又有多少做了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大家统计过吗?以我们2000级编辑出版专业为例,15个男生,目前还在从事和自己本科专业相关工作的同学只有5个,只占三分之一。那么,我们的专业都白学了吗?肯定不是。我们现在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受益于在大学期间打下的基础,这些基础或许和我们现在的工作没有一丁点儿关系,但重要的是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培养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我们养成了探索的精神、求真的态度和科研的习惯,最重要的是终身学习的习惯。这些都是我们在大学里学到的。

  第四,我想对大家说,学会爱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会爱的人是不可能会爱别人的,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爱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爱自己就是要知道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也了解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并且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自洽、自信、自立、自尊、自强。爱他人是一种选择,爱自己是一种能力,需要大家不断地摸索、练习、加强,在你的拼搏努力中,在你收获的成绩中,在你失败后对自己的安慰和鼓励中,在你的拒绝内耗中都可以获得。

  第五,我想对大家说:追逐梦想,拼搏努力,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别怕失败。有句广告语说过,年轻没有失败。你们还在求学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不要由于担心失败而固步自封,放弃了努力,放弃了尝试。用最近爆火的3A游戏《黑神话:悟空》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这个世界上总有勇敢的生命,再次踏上取经之途。人生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失败在所难免,碰到挫折就对自己多说几遍“没事哒没事哒”,因为年轻就意味着你们有更大的容错空间,你们都有无限的可能。在巴黎奥运会上获得网球女子单打金牌的郑钦文也是失败了很多次之后才取得这样的成绩。

  想说的话总是太多,言不尽意,行文至此,再说几句发自肺腑的祝福:

  祝大家在大学的岁月里身心健康、平安、快乐,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学校对大家的善意和助力、学校发展给大家的福利和动力、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幸福和活力。

  最后,还是借用《黑神话:悟空》里的话作为结束: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取经人。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

黄鑫

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