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中原文脉!豫有引力推介官分享备课心得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2024年暑假期间开展“青春豫有引力”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青春豫有引力”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之“豫有引力推介官”第二期主题直播“中原文脉:博古通今”于7月27日晚播出,直播累计观看人数41.4万,点赞量192万。河南思政先锋团成员作为推介官,用精彩的讲述,带领广大青少年学子探秘甲骨文的“前世今生”,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挖掘文化背后的历史底蕴与精神内涵。

  在这次精彩的“行走的思政课”中推介官是如何备课的?有哪些感悟和收获?参与学生有哪些学习心得?一起来看。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张爱善工作室负责人

安阳师范学院新闻中心主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爱善

  有幸能够承担“青春豫有引力”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原文脉:博古通今”主题直播课的筹备录制工作,接到任务后,长达40分钟的主题思政课,时间紧、任务重,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围绕如何高质量地完成这次任务,如何展示“中原文脉”这一宏大的主题,如何以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直播课育人效果,如何兼顾直播后每个年龄段的认知特点等问题,团队成员认真谋划,多次召开研讨会,交流思路、梳理文本,立足安阳特色文化资源,聚焦学校甲骨文办学特色,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创新开展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教学,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化背后的历史底蕴与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守正创新,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更好地守护赓续弘扬传承中华文明贡献青春力量。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孔国庆工作室成员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廷强

  在得知自己被确定担任这次直播课的主讲教师后,首先,我从内心深处提升了自己对做好这项工作的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这是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

  其次,坚持自己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中原文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己一定要身体力行、先学深学。为此,围绕这次直播课的主题,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从思想深处接受了一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对教学内容真正学习、理解、相信,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有力的影响、感染、带动作用,才能让学生真懂真信、入脑入心。

  最后,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还有一点很深的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实是博大精深,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用的深厚内涵。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有责任在自己的工作中一以贯之地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增强青少年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古为今用,守正创新,赓续中华民族历史文脉、谱写新时代中华文化新篇章。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张爱善工作室成员

安阳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媒体管理科科长张平

  赓续中华文脉,传承甲骨绝学。我很荣幸能作为推介官参与这次“中原文脉:博古通今”直播课程。

  在课程的筹备和录制过程中,我和同学们一起到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和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地探访,深入了解甲骨文的历史演变,感悟河南文化的深厚底蕴。我们边走、边听、边看、边思索,边感悟,大家在青铜铸刻、甲骨卜辞中扣问历史、对话先人,在互联网、大数据中感受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的奇妙交融。每一处遗址、每一件文物、每一次研讨,都带来了内心满满的震撼、激动、自信和自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将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为甲骨文传承、保护、创新与活化,作出我们的努力和贡献。

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学生覃子芙

  非常感恩能够拥有这次参与“中原文脉:博古通今”主题直播课录制的机会。作为实践队的队长,这一路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到殷墟博物馆,从殷墟博物馆到中国文字博物馆,再到我们学校的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我和我们实践队成员像是经历了一场奇妙旅行。

  从视频的脚本制作,到拍摄和录制,每一步我们实践队成员都有参与其中,活动结束之后,大家都感受颇深,意犹未尽。通过这次活动,我才真正明白了“中原文脉”的根与魂。中原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我们拥有众多宝贵的文物,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地域魅力。通过这场直播,我们也更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到河南这片土地,感悟中原文化魅力。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我们也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学好专业,讲好殷墟故事,讲好中国文字故事,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安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学生周俊歧

  作为一名在安阳读书的大二学生,我很荣幸能够参与此次活动,在活动中,我参观了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和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走进殷墟宗庙遗址,我仿佛穿越到了商朝,甲骨、陶器承载厚重历史,使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殷墟博物馆里精美的青铜器、玉器和甲骨文,是商代先民智慧结晶与文明瑰宝。中国文字博物馆让我了解了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记录历史、传承文化。在实验室,刘永革教授团队的科研精神和实践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在此次参观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古都安阳的独特魅力,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热爱,为祖先的创造力和智慧折服。此次实践让我收获颇多,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更应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同时也希望更多人来安阳感受魅力,探寻中华文明底蕴。

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胡星茹

  为了呈现这堂精彩的直播课,我们和老师们积极配合,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从资料的收集整理到脚本的撰写,从镜头的选取到画面的呈现,每一个环节我们都用心策划,希望通过这次直播课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安阳的这些历史文化瑰宝。

  通过此次活动,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承的重要性。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殷墟博物馆让我看到了殷商文明的辉煌成就,中国文字博物馆让我领略到了文字的魅力和力量,而学校的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则让我感受到了科技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也我让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将继续为传承和弘扬中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直播活动中我们课前导入,课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讨论互动,课后跟随老师深入思考感悟,将中原文化的故事娓娓道来。相信通过此次直播活动,不仅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中原文化,增强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尊重,也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让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到文化传承的行列中来。

  品味厚重历史、了解红色故事,接触大国重器、感悟时代精神。在一堂假期思政大课中增强个人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青春豫有引力”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网络话题讨论正在进行中,快来微博、抖音平台带#青春豫有引力#话题参与互动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