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丨一起去探寻藏在河南大学校园里的“数字密码”

  一组数字能代表什么?可能是一串登录密码,可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期,或者是打卡校园美好瞬间的密码。接下来,一起以一组数字“一二三四”去探寻藏在河南大学校园里的“数字密码”。

“一”堂课

  这是全体河大师生、校友和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人士共同参与打造的一堂课,9月25日晚,河南大学建校111周年教学成果展示汇演在明伦校区大礼堂隆重举行,校领导、各院系师生、校友以及各界嘉宾到场观看,同时,展示汇演同步进行现场直播,海内外河大人共度这一欢乐而又温情的时刻,继往开来扬辉光,猗欤吾校永无疆。111周年,这是历史的驻足点,也将是河大发展的新起点,面向未来,河大人将会栉风沐雨,坚守河大精神,扛起中原大地起高峰的时代重任,为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贡献河大力量。

  这是开拓广大师生国际视野的一堂课,10月13日上午,河南大学林伯襄大讲堂2023年第一期在明伦校区大礼堂正式开讲,“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受邀作首场报告,全体在校校领导、中层领导干部、相关院系领导以及骨干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和中学生代表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校长张锁江院士主持,“林伯襄大讲堂”以河南大学首任校长林伯襄先生的名字命名,是学校最高水平、最具影响力、受众最广泛的讲座报告,邀请世界级大科学家、著名人文学者、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长、著名高新技术企业家等来校讲学,旨在为学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提供战略指导,开拓广大师生的国际视野,助推学校“双一流”“双航母”建设。

  这是呈现大学生体育风采的一堂课,9月17日至23日,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的第3届中国大学生长短兵锦标赛在江西省婺源体育中心举行,学校格斗队获得20金、9银、3铜,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佳绩,位列金牌榜与奖牌榜第一。

  这是延续体育辉煌战绩的一堂课,9月28日,第19届亚洲夏季运动会武术散打决赛在杭州市萧山瓜沥文体中心体育馆举行,河南大学研究生李玥瑶蝉联武术散打女子52公斤级冠军,成功延续辉煌战绩。

  这是充满志愿服务大爱的一堂课,9月26日,河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研究生李卓成功在郑州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重生的希望,24岁的李卓是河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一名研一学生,其在本科期间,就热心公益,在过去五年间,曾先后6次进行无偿献血,帮助救治病患,对挽救生命有着重要贡献。

  思政课堂意义重,真理之光照人心,思想启迪智慧启,人生导向方向明,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嘉尧老师的一堂课,它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思政课的美妙,对思政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热爱。

  这是物理与电子学院教师李卓的一堂课,他课堂上严谨的逻辑、周密的计算让学生感受到学术的高深,因此对学术产生敬畏和热爱之情。

  这是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林佳佳听的一堂课,她说,行政案例分析课是她最喜欢的课,在课上随着老师的引导,结合自己学习过的理论,思考现实中的案例,发现思考角度的多元化。

  这是文学院学生杨凯瑞听的一堂课,“教师语言”涵盖了关于普通话的一系列知识,活泼有趣的课堂风格,让学生对这门课更加期待。

  这是物理与电子学院学生张娉婷听的一堂课,黑板上的字满满当当、清晰明了,好似多束真挚的目光,带领学生进入大学数学的殿堂。

“二”个人

  这是材料学院学生闫丽君的故事,有这样一句话“这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恰巧我们成为了朋友,这不是缘分,是我们本应该成为朋友”这一路的风景,共同欣赏;这一路的美食,共同分享。这一路有记录不完的照片,朋友,感谢这一路的陪伴。

  这是材料学院学生包金风和赵宇威,他们在河大相识相知,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是彼此科研道路上的左膀右臂,也是生活中的精神伴侣,他们也将会在这里继续共同成长,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这是法学院王梓琰和外语学院朱怡霖的某天,这天是军训最后一天,也是朱怡霖的二十岁生日,同时还是朱怡霖今年在学校的最后一天,因为军训结束后朱怡霖就要去莫斯科开启为期一年的公派留学,两人一起庆祝二十岁生日。

  这是文化旅游学院学生产安琪的故事,古人万里,归来对影,这晚是河南大学111周年的庆典晚会,她们互相鼓励,一起加油打气,和优秀的学长学姐合影留念,自信开朗,无所畏惧,迸发出青年的活力。

一日“三”餐

  这是物理与电子学院学生栗亚柔的三餐,早餐,红枣桂圆八宝粥和鸡蛋搭配,让健康和活力满分。中饭至关重要,来一份美味烧腊饭,腊肉的醇厚口感、米饭的软糯,与青菜的清新交织。晚餐中的饺子,皮薄馅饱,热气腾腾,包着鲜美的猪肉与韭菜,轻咬一口,馅料的美味瞬间在口中释放,一天的疲惫早已无影无踪。

早餐

午餐

晚餐

  这是迈阿密学院黄橙紫的三餐,她看到一段话觉得很有道理“生命中最美妙的风景,不过是一饭一蔬的烟火气,一朝一夕的温暖人情”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这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刘宜可的三餐,一天三顿饭每一餐都很重要,河大学子们在几个食堂中寻找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这是药学院学生李乐的三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早上吃什么饭?玉米鸡蛋煮疙瘩。午饭,一口羊蝎子让人回味无穷,一杯咖啡让人提神醒脑。晚饭,则选择用醋拌面吃。

  这是文化旅游学院学生许民艺的三餐,早晨,来碗冒着热气的福鼎肉片。中午,劲爆的摇滚炒鸡令人心情愉悦。晚上,一碗拉面,十分美味。

  这是材料学院学生邓纪琳的三餐,粗菜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在河大的每一顿都是幸福的。

一年“四”季

  这是材料学院学生郭倩眼中河南大学的四季,河南大学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被誉为“花园式”校园,它有着绿意盎然的春,草丰林茂的夏,枫林尽染的秋,瑞雪纷飞的冬。

  这是法学院学生王怡晨眼中河南大学的四季,金秋九月,与河大重逢,在金黄落叶铺就的书香小道上,凛冬至,纷雪落后春暖花开,邂逅缤纷多彩的河大。

  这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靳子旭眼中河南大学的四季,春来夏往,秋收冬藏。随着四季轮回,日月流转,进入河大第一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在河大的教育和老师同学的帮助下不断向着更加优秀的自己靠拢,不断褪去自己稚嫩的外壳一步步茁壮成长起来。

  这是商学院学生郑思佳眼中河南大学的四季,春走夏转,昼夜相惜,秋去冬来,冷暖交替,四季流转,不变的是当下,专注内心丰盈,把握每次机会,向前看,人生之路光明灿烂。

  这是物理与电子学院学生张娉婷眼中河南大学的四季,它们各有独属于自己的调色盘,一季花香,浸润着河大,一份美好,轮回着四季。

  一堂课,二人,三餐,四季,是前进的动力,是情感的交织,是生活的态度,是四季轮回时光变迁。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记录瞬间,定格美好;保持热爱,继续奔赴。未来,你们终将闪耀。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 ——河南大学赵晓芳工作室

  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河南大学赵晓芳工作室,2022年7月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审批成立,是隶属于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的网络工作统筹引领与服务阵地,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落实好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有关工作安排。工作室当前主持人为赵晓芳,含骨干成员杨萌芽、王明钦、王立群、王文科等共25人,有河大官方新媒阵地、河大文明“河风细语”工作室、“静音沉璧”融媒体工作室、晓华工作室、倪娜动漫工作室、“河贺师生说”工作室、“为奉献者奉献”志愿服务队、“啄木鸟”网络宣传评论队、黄鑫辅导员工作室等9支工作团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各方力量参与清朗网络,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