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和立德树人实效,切实发挥名师工作室引领示范作用,12月10日,郑州龙子湖片区首届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协作共建研讨会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召开。会议由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汪青松工作室)、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梁杰工作室)承办。
郑州龙子湖片区首届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协作共建研讨会现场
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陈凯出席会议,来自郑州龙子湖片区的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8所高校的11位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成员参加会议。研讨会由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河南农业大学)负责人、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娱主持。
会议指出,在河南省高校现有的33个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中,郑州龙子湖片区高校的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就有11个,且包含面广、覆盖层多,各工作室难题齐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共建,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就如何进一步建好建强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会议强调:一要找准定位,通过教学教研活动开展、集体备课等多种形式,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二要形成特色,结合学校特色、负责人擅长领域、团队优势等方式,形成具有紧密团队合作、持续专业发展、共享资源平台、开放教育创新的鲜明的工作室特色;三要高质发展,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深炼内功、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发挥工作室阵地和队伍优势,实现工作室由常到优、由优到强的持续发展。
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河南农业大学)负责人、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娱主持会议
研讨会上,各工作室负责人、成员就工作室前期开展工作情况和预期工作规划进行经验交流。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汪青松工作室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汪青松工作室负责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汪青松
汪青松从工作室定位、教师培养、平台建设、成果推广四个方面介绍了首批工作室成立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探讨了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的使命及其作用,明确了工作室的活动宗旨,强调要以点带面,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张梅工作室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张梅工作室负责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梅
张梅表示,工作室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五课联动、四域融合”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在学科建设、理论宣讲、团队培养方面成绩显著,切实起到专业引领、成长探索的示范效应。
河南中医药大学张会萍工作室
河南中医药大学张会萍工作室负责人、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会萍
张会萍介绍道,工作室结合学校特色,从实践教学改革、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示范方面着手,开展系列活动,使工作室成为优秀教师共同学习、互勉共助、集体成长的平台。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梁杰工作室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梁杰工作室负责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梁杰
梁杰表示,工作室聚焦职业院校引领示范作用,致力于形成职业院校教学资源的汇聚地、职业教育教学团队的交流场,着重提升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助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河南农业大学王晨工作室
河南农业大学王晨工作室负责人、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主任王晨
结合近期工作室开展的跨校、跨区域的“六室六课异课同构”的集体备课会,王晨表示,要注重工作室之间联动同行,融合团队力量助力河南省思政教育教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赵增彦工作室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赵增彦工作室骨干成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黄蕾
黄蕾对工作室建立以来的活动开展、取得成效,以及存在问题和未来规划等作了介绍和分享。
河南省高校第二批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结合团队特色、青年教师培养、参赛辅导、教学改革等方面,对实现工作室建设目标预期规划主要聚焦课程、学科“跨界”,结合思政工作的不同团队,关键是“引领”,核心是“发展”,内涵是“研究”,切实做好名师工作室机制建设、制度建设,推动省思政课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等进行了发言交流。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胡宪刚工作室负责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胡宪刚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侯丽羽工作室负责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教授侯丽羽
河南农业大学刘宁静工作室负责人、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刘宁静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张珺倩工作室负责人、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张珺倩
此次研讨会初步形成了郑州龙子湖片区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0+1”的共建协作格局,通过横向联合、纵向贯通推动河南省思政课建设迈向新台阶、实现新突破,以期实现“名师引领、团队合作、全员提高、资源共享、均衡互补”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