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已至,当河南大学遇上夏天便是一场浪漫的邂逅,汽水与西瓜的清爽碰撞,青春在阳光下热烈地绽放,你最喜欢多少度的河大校园,和我们一起来看。
0度的畅意
0度的冷饮是夏日校园的最佳拍档,瞬间驱散了酷暑的烦躁,那五彩斑斓的水果更是夏日的宝藏,无论是清甜的西瓜、酸甜的葡萄,每一口都饱含自然的甘甜与清爽都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礼物。
90度的转角
夏天总是与90度的转角不期而遇,在夏日的热烈与绚烂中毕业季悄然而至,为青涩的校园岁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让我们用勇气与决心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愿每一位毕业生都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180度的拥抱
我们尽情奔跑,挥洒汗水,张开双臂以180度的姿态拥抱世界,找到那份坚定的信念和无尽的勇气,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曲折我们都要张开双臂拥抱每一个挑战,迎接每一个机遇。
360的圆满
随着夏日的微风轻轻吹过,一学期的学习旅程也圆满结束,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挑战与机遇中不断成长,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自信,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让我们将所学所得化为动力,勇往直前,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金色的夏日余晖中我们即将告别一学期的辛勤耕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青春引路人”的夏日故事。
建筑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宿云龙
青年的热情总是像盛夏的骄阳一样热烈。每一个暑期都是青年学子用心感悟祖国山河,用脚步丈量神州大地,用双手帮助人民群众的时节。在河南洛阳栾川的山村,我们一起挨家挨户到老乡家中调研扶贫搬迁。在河南郑州中牟乡村,我们深入调研农村金融服务,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我们自驾到郑州航空港工程建设现场,见证中原的蓬勃发展。开封兰考、红旗渠、大别山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我们既上山、也下乡,进企业、入工厂,把每一个暑假都过得充实而多彩。疫情期间,我们虽身处五湖四海,但我们却都不约而同地参加了各地的志愿服务,坚定地冲锋在前,执着地践行初心,坚定地知行合一,这就是中国青年。青春像夏天的雨一样充满激情,来时雷声滚滚,大雨滂沱;青春像夏日的光一样耀眼夺目,尽情地发光发热,点燃梦想的彩虹。夏天有你们变得更加美好。
迈阿密学院2022级辅导员张如彦
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就是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和成长。
这个夏天,我和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党支部的同学们一起策划了“环保有我,绿色先行”六五环境日主题党日活动,在校园里开展了“赠书纸香,捐衣情深——以物换物活动”和“垃圾可变宝,分类更环保”环保知识宣讲活动,将主题教育和专业相结合,涵养学生们的专业兴趣的同时,强化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
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既在菁菁校园,也在广袤的乡村。临近暑期,我带领2022级学生组建了“河”你桐行、“社”我其谁、“闻香步鄢陵,振兴路正行”等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走向社会,走进乡村,开展科技支农、支教、社会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们将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到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在田间地头、城镇乡野的社会“大课堂”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读“国情书”“基层书”“群众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作为新时代的辅导员,我将努力“撒”好思政的“盐”,讲出真理的“味”,为推动构筑有体系、有灵魂、有实效的“大思政”格局,贡献自己的力量,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与同学们一起留“夏”属于我们的绝版青春记忆。
党委学生工作部思想教育科副科长张文良
日子滚烫,热烈明亮。如果你也即将度过大学期间的最后一个暑假,可能已经发现身边的许多小伙伴开始变得行色匆匆。我们如何能在这个盛夏更好地蓄能充电,让自己在明年的毕业季弯道超车呢?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明确的目标。同学们在面对“保研、考研、考公、出国、就业”等各项抉择时,要科学评估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学会取舍,在犹豫中勇于抉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明确目标后,就要开始科学谋划,提前做好准备。比如,立志保研的同学可以做好4-8月夏令营和8-9月预推免的工作,为9-10月正式推免打好前战。准备考研的同学要抓好7-8月这个复习提高期,有效搭好知识框架,提高记忆效率,为9-12月复习冲刺期奠定好基础。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调整好心态,默默地坚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水滴石穿,磨杵成针。炎炎夏日,有热度的不只是天气,还有我们心潮澎湃、热情洋溢的激情。一起向着更好的自己进发吧。
盛夏的故事很长很长,无论是扎根在河大校园中的一花一草一木,还是漫步其中的每一个学子,都是这个盛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属于我们的悠悠夏日。
河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河南大学黄鑫辅导员工作室
河南省高校辅导员黄鑫工作室聚焦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探索通过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致力于打造出成效显著、独具特色的工作模式并形成理论成果,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增强品牌效应,扩大受益面。工作室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开展积极的尝试,打造精品网络微课,开办网络直播,引导辅导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网文写作,监测研究网络舆情变化,帮助辅导员通过网络实现有效的管理、教育和引导,并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教育规律的总结,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工作室培育网络思政教育名师骨干和代表,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