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淮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注重强化多方协同的心理危机处置举措,着力健全“全面排查、精准干预、家校医协同、跟踪回访”的四位一体干预体系,在护航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心理育人实效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强化常态预防,实施全面排查
一是定期开展全面普查,每年对全校2万余名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状况普查,科学分析结果,撰写《黄淮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分析报告》,准确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及变化规律,分类制定访谈、追踪、服务方案。二是强化日常预防监测,严格实行心理危机周报告、月报告、随时报告制度,动态追踪学生心理状况。三是实施重要时段排查,根据《黄淮学院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及三级分类标准》,在开学、放假、考试、季节交替等时段组织心理危机排查。四是加强重点群体排查,针对存在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业困难、感情受挫、家庭突发变故等情况的学生,切实做好教育引导、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工作。五是定期进行心理工作研判,各二级学院党委每学期召开心理工作专题会议,实施辅导员下课堂、下宿舍、下餐厅“三下”制度,谈心谈话制度,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预判性。
强化精准干预,提高处置能力
夯实“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一是加强心理危机识别和处理能力,对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心’技能”专业素质提升系列活动,强化队伍的心理危机研判力、处置力。对存在危机风险的学生,实行重点个案即时报告反馈制度,实现对危机事件的及时防控和联动处理。二是实施定期动态追踪管理,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库,严格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的动态跟踪。三是坚持“询心问道”学生心理问题联合评估会诊,由驻马店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医生、校内心理咨询师联合组成心理问题评估小组,对重点个案进行危机等级评估,精准制定干预方案。四是建立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聘请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每周到校坐诊,畅通从学校到医院的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入院就诊提供便利。
强化家校医协同,形成育人合力
一是家校协同。制定《黄淮学院心理健康服务家校协同实施细则》,在教育、预警、干预等方面实现家校协同。将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与经历等作为心理建档的重要内容,实施联系家长制度,通过线上“家长心理云课堂”,持续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存在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及时通知其家长做好告知、监护、干预工作。二是医校联动。强化校医协同干预工作机制,与豫南地区唯一精神专科三甲医院——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签订医校合作协议,共建“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站”,在学生心理评估、诊疗转介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强化善后机制,定期回访跟踪
一是加强善后心理支持和总结,在危机事件发生后48小时内对危机事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提供支持性心理辅导,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和次生危机的发生,同时加强心理危机事前事中事后的规律研究,增强预防预警能力。二是建立愈后鉴定及跟踪干预制度,修订《黄淮学院心理问题学生休学与复学实施办法》,给予因心理问题休复学学生有效的支持性服务,重点开展危机解除和因心理问题复学学生的定期回访和跟踪。
2024年,黄淮学院申报的心理危机干预案例成功入选教育部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精品建设项目典型案例。下一步,黄淮学院将持续完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危机处置干预能力,继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