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积极备战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校级指导团这样做(二)

  9月7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备战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部署会会议,会议传达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对活动单元、参赛资格、活动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工作部署,并宣读了参赛选手名单。

  会后,各参赛高校围绕参赛选手成立“校级指导团”,审核、指导参赛教师备赛。下面和思语一起看看他们指导备赛的过程记录。

河南大学

  1、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开展动员工作

  9月6日接到通知后,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东景第一时间带领教学副院长刘嘉尧、参赛选手吴永辉认真学习通知要求,制定备赛工作计划,并从“准”“精”“真”“细”四个方面提出工作要求。

任东景亲自指导

  一是对赛制规则和比赛要求的把握要准,吃透文件精神,严格对标比赛细则和评审标准选题材、备课程、建团队、细打磨。准确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完成备赛环节工作。

  二是各项参赛课程材料要精。精准反映教材和教育部PPT的编排目的,精确定位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点,要精打细磨,力争出精品。从内容和形式上做到有政治高度、有理论深度、有鲜活内容、有创新立意、有接地气话语。

  三是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把握要真。要做真调研,调研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真兴趣点和真困惑。针对学生普遍感兴趣和存疑惑的真问题设计参赛专题各项材料。

  四是各项备赛工作要细,要认真细致做好团队组建、内容打磨等各项工作。

  2、成立院校两级指导团队,稳步开展备赛工作

  9月7日,任东景召集“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全体教师进行备赛动员,组建以吴永辉为主导、教研室教师为主体的学院备赛选题论证和内容设计团队。

  9月8日,任东景、刘嘉尧和吴永辉经过认真商讨,拟定了由河南大学教育处处长、省内外“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专家、教育学专家、播音主持专家等10名成员的学校备赛指导团,议定了备赛日程表,稳步开展备赛工作。

  3、学院指导团队尽心尽力,备赛工作稳步推进

专家合议讨论

  现场召开了第一次论证和内容设计会,初步拟定了参赛主题和内容框架,并对教学设计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制定了解决方案。

  9月12日,学院备赛选题论证和内容设计团队召开第二次会议,围绕教学专题商定学情调研主题和问卷设计,开展基于“问卷星”调查问卷和个别学生面对面访谈形式的学情调研。9月14日,学院备赛选题论证和内容设计团队召开第三次会议,围绕学情调研结果分析研判教学主题的呈现方式和相关案例、问题的设计。

  9月24日,学院备赛选题论证和内容设计团队召开第四次会议,针对参赛材料初稿进行在线研讨,进一步完善。

  4、学校指导团队高屋建瓴,全方面把控参赛材料质量

召开网络会议

学院专家打磨参赛材料

  9月25日—28日,学校备赛指导团对吴永辉提交的参赛材料进行了线上线下的多次意见反馈和指导。指导团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专家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修改建议;针对学情分析的重点详略、教案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内容提出了优化方案建议,围绕案例、讨论等各项教学环节的素材、问题等提出修改方向和参考素材。教育学专家针对学情分析、教案的内容规范性、语言准确性、逻辑严密性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播音主持专家从说课稿的语言表达流畅性和节奏方面提出了修改建议。

  9月29日—10月3日,吴永辉在吸收备赛指导团提出的意见建议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并于10月3日向省“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指委专家提交了修改稿。

  10月9日,围绕省教指委专家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的基础上,校指导团队专家通过线上个别交流的方式对参赛材料的修改和完善提出意见建议。

  目前,各项备赛活动紧张有序开展,学校指导团队拟于近期召开第三次参赛材料的修改完善会议,确保10月25日圆满完成参赛材料的提交工作。

河南工业大学

  9月12日,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动员会,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的通知》要求,成立了教学展示指导团队,为参赛教师如何备战国赛把脉问诊。

  1、精心打磨教案、课件

集体磨课

  参赛选手根据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要求认真撰写学情分析报告、教案、制作课件。校级指导团成员发挥不同学科特色,进行全过程辅导,对照比赛规则,打磨出贴合实际、富有新意的教案和课件。

  2、精心进行课程磨课

集体磨课

  参赛选手选定说课内容,撰写说课讲稿,校级指导团进行把关审核。同时,参赛选手进行试讲,校级指导团进行集体磨课,分别从语言表达、逻辑关系、理论体系等方面进行指导。

  3、做好备赛后勤保障

集体研讨

  专家指导团队根据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安排制定指导计划,分阶段、抓重点指导参赛选手磨课备赛,开展集训指导,高质量完成教学资源准备。

  学校、学院高度重视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并大力支持教师参赛,希望在各方努力下取得优异成绩。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为确保备赛选手全身心投入,全精力备赛,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对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高度重视,全力支持,科学安排,积极推进。

  1、调动资源,协同联动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对第三届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高度重视,接到通知后,迅速启动工作,制订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关于组织全国第三届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的工作安排》,成立了由学校分管领导为组长,教务处、人事处、教师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文化传播学院等单位参与的指导工作组,形成了协同联动工作机制。9月2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训龙主持召开了《第三届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财大选手资料撰写推进会》。田训龙明确要求选手要高度重视此次展示活动,不能有半点懈怠,要求选手务必拿出全部精力投入其中。田训龙对指导专家提出了恳切期望,希望专家能够对选手提交的资料多提批评指导意见,多贡献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2、全程追踪,全力推进

  在省教育厅思政处的总体安排下,学校指导工作组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在选手的学情分析、教案、说课稿等文稿上,从思路建构到核心观点,从创新之处到逻辑推进,从初稿完成到提交材料,都进行了全链条跟踪和指导,从制度上确保选手能够随时随地向专家咨询,确保专家随时随地向选手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不断促使相关资料丰富和完善。

  3、细节把控,全面指导

  充分考虑到此次展示活动的一些特殊性,选取的专家成员既有教学比赛经验丰富的思政课教师,也有长期从事播音主持教育与实践的专业教师;既有课件制作技术娴熟的工作人员,也有教学创新方面的知名专家。各位专家对选手从文件解读、内容选取、比赛设计、行文规范、仪容仪表、音腔语调、课件制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指导,帮助选手进行全面提升。

  4、以点带面,整体提质

  学校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思政课教师培训工作,推进集体备课的切实成效。要求全体思政课教师全程参与,共同聆听和学习专家的指导意见和建议,深入讨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环节和细节问题,广泛研讨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方式方法,由点到面有效推动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取得实效。

洛阳师范学院

  1、积极行动,组建专家团队

  马克思主义学院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由学校教务处牵头组织,组建由跨学科、校内外专家组成的高水平指导团,团队成员主要是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获得者、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学院配合教务处,为专家指导团开展工作提供条件保障。

  2、精心准备,全方位跟进

  学院领导及专家团队全方位跟进备赛工作的每一环节,围绕竞赛课程专题精选三个教学专题,并紧扣所选教学专题,做好竞赛课程学情分析报告的准备工作。根据学情分析调研报告,帮助参赛选手梳理教学创新思考,挖掘学理深度,把握前沿动向,拓展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3、多次研讨,持续优化提升

磨课指导

  为确保课程设计每个环节都足够精彩、经得住推敲,团队成员先后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针对所选教学专题,专家学者们分工明确,全力配合参赛选手撰写创新教案,制作创新课件。其间,指导团队多次对参赛选手的现场授课进行指导,反复磨课,精益求精,持续对专题教案课件进行完善、优化、提升。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按照《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参加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的通知》精神,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在第一时间组建了由教务处牵头,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力量和有关院系专家共同组成的校内跨学科、校内外专家兼有的指导团队。总结如下:

  1、高度重视

  学校党委书记、主管校长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指示,要求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以优异成绩展示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水平,为河南省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贡献力量。

  2、领会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学习文件精神

  参赛选手和专家们认真学习文件,在吃透文件精神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3年下辑),围绕参赛教师陈孟博所选定的3个比较擅长的教学专题,开展分析研讨,最终选定其中一个专题参加本次教学展示活动。

  3、精心准备

召开学生座谈会开展主题调研

专家点对点指导参赛教师

  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程特色及展示活动的评审要求,陈孟博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倒排时间表,用心准备展示活动材料。校内专家对陈孟博提交的材料采用集体研讨、点对点指导等多种形式,分工协作、精益求精、反复打磨,帮助参赛选手整理、完善相关材料,并及时与以河南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梅为首的校外专家组沟通交流,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持续研磨,精雕细琢。

参赛选手陈孟博在查阅资料

  目前,此项工作仍在继续推进中,下一步学校将根据省教育厅的相关安排认真落实、完善,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展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9月7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备战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部署会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迅速成立了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肖珑为组长,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为组员的备赛领导小组,并邀请省内外知名思政课专家、全国思政课教学能力大赛获奖教师等成立专家指导团队,对参赛教师进行全方位磨课指导。

  1、学校高规格组建专家团队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行政对本次展示活动高度重视,制定备赛方案,高规格组建校级专家指导团队。邀请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朱金瑞、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校长王继东、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查广云、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苗国强、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河南农业大学)负责人陈娱、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获得者郑州大学周荣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思政课一等奖获得者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司慧积,以及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李小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梁杰,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全国思政课教学能手马金伟等。同时,还特邀了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专家杨志进行理论专题指导。

  2、专家高水平提供多方指导

9月26日上午,举行备赛磨课专家指导会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马克思主义学院创院院长、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专家杨志现场指导

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娱教授现场指导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查广云和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苗国强作线上指导

  一是会议集中备赛磨课。9月26日上午,学校举行了专家指导会。专家指导团成员陈娱、李小强、梁杰、马金伟和特邀专家杨志现场指导,查广云、苗国强通过线上远程点评。

张倩汇报备赛情况

  张倩从学情分析、创新教案、创新课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展示。与会专家在予以充分肯定的同时提出三点改进意见:一是注意选题要结合比赛要求,以小切口展示大视角对基础理论深入分析;二是注意教学目标合理性,用调研数据支撑目标设计;三是注意课程设计的特色亮点,突出教学逻辑。

李桂贞现场指导

  学校党委书记李桂贞全程参加了集中磨课活动并作总结讲话。她要求参赛教师及思政课教师认真听取专家们的指导意见,在备赛和教学过程中消化、吸收、转化,坚持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推动马院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是单独线下线上点评指导。其他因时间冲突未到场的专家分别通过线下线上交流的方式,针对赛手的教学设计整体构建、内容梳理、板书呈现,以及视频语言表述的准确性等方面给予了悉心指导。

  3、选手高强度整理备赛材料

  张倩是学校经过层层选拔、激烈竞争进入参赛团队的“新思想”课程选手,接到任务后丝毫不敢放松,夜以继日地进入备赛状态。办公室里,她向同事们虚心请教,研讨专题;家里,她挑灯夜战,凌晨三点还在为一个难题苦苦思索。书桌上堆积的厚厚的文稿、电脑里保存的一个个文档、精心设计一张张的PPT、一次次认真细致的修改,无不体现着她对比赛的重视、对上好一节课的执着……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根据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有关文件精神要求,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备赛工作,由教务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周密筹划制定选手备赛磨课实施方案,邀请省内知名专家为参赛选手徐帅“把脉调方”,与学院教学团队一起精心打磨教学设计,确保参赛选手拿出的展示成果能过硬出彩,为我省思政教育工作增光添彩。

  1、明确参赛目标,以备赛促课堂教学水平

  参加全国教学展示活动就是要拿奖,实现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高质量赛事的突破,这是全院形成的共识。为此,成立了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分管校领导领衔,全面筹划安排本次备赛与磨课提升工作。同时,成立专家指导团,邀请省内外跨学科知名思政教育专家助阵,向选手传达优质教学资源信息和先进教学方法,对选手的能力提升做宏观上的指导和具体教学设计内容进行指点,以更好地激发参赛选手的综合教学能力。

  学院还进一步确定了以赛促建的目标,希冀以此次选派选手备赛参赛为契机创造全员练兵、全体磨课、全面强化的氛围,带动全体思政课教师新一轮的苦练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水平的热潮,以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六个要”素养为原则,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从根本上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2、“三轮磨课、两次模拟”,扎实提升选手参赛能力

第一轮模拟说课展示

第二轮模拟说课展示

第二轮模拟说课后集体研讨

第三轮专家辅导集体磨课

  学院在第一阶段先后组织选手所在教学团队、学院思政课骨干教师、专家组集体研学讨论,从不同角度查找教学内容设计、学情分析报告、比赛课件和创新教案、报送微课制作等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诊改,形成多角度打磨比赛蓝本、专家指导反馈意见、选手重点突破的三轮磨课,确保了报送的展示内容精益求精。在随后的第二阶段,先后开展两次模拟展示说课,严格按照比赛技术要求进行论证,重点研究以“八个统一”为标准如何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增强教学效果,力求选手报送作品具有较高质量和较为完备的内容呈现。

  3、以点带面,全面强化各门思政课程资源建设

  学院结合本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的各项环节,同期启动了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等4门课程的优秀教学展示报送工作,通过教学展示作品的筹备集中开展各教学知识点的重构与创新建设,并以教育部、省教育厅各级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教学参考素材为鉴,多角度探索优化教学编排、充实教学元素,打造符合学校办学特点和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体系资源库集群,形成能输出较强课堂实效的教学资源平台。重在以点带面,推进思政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课堂教学生动性、吸引力的不断增强,实现各门思政课整体教学资源内涵提升。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参加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的通知》要求,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的备战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部署会的会议精神,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校领导亲自部署安排备课磨课工作,并邀请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校级专家指导团,为刘晓婉老师提供全程、全方位指导。

  1、定专题:精心准备确定专题

  9月14日—9月16日,根据比赛要求及个人授课经验与积累,选定参赛专题范围,由校级指导团专家进行指导,刘晓婉最终确定三个参赛教学专题。

  2、写材料:凝心聚力设计取舍

  9月17日—9月22日,根据确定的三个参赛教学专题,选择其中一个专题完成参赛材料初稿。撰写材料之前,专家针对参赛专题的逻辑架构、要点把握、案例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方向性指导,刘晓婉根据专家的建议进行材料撰写,并提交专家指导团队进行指导与修改。

  3、改材料:潜心深研诊断修改

  9月22日—9月26日,专家指导团对刘晓婉的材料初稿进行审阅,对参赛材料的学情分析报告的撰写格式、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对教案中的课程导入案例、重难点分析与把握、教学反思等方面给予中肯的建议,对说课视频中的语句凝练提出建设性意见。指导结束后,刘晓婉根据专家指导团队的指导修改意见,完成修改后再次提交专家指导团队修改。

  4、交材料:群策群力提升打磨

召开校级专家指导团“线下+线上”指导会

  学校于9月28日召开专家指导团“线上+线下”指导会。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娱、郑州大学副教授赵晓毅和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授赵扬进行线下指导,洛阳理工学院教授侯丙孬进行线上指导。会上,刘晓婉老师对比赛材料逐一进行详细介绍,各位专家对材料进行细致点评与打磨,指导会历时三个多小时。刘晓婉根据专家指导团的修改意见完成参赛材料定稿,9月30日提交给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指委联络员。

校级专家指导团进行线上指导

  在近一个月的备赛磨课时间里,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和主管教学副校长多次询问备赛情况,关心指导参赛选手的参赛材料撰写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全程做好参赛选手的材料撰写,校级专家指导团的专家邀请、沟通、协调和召开专家现场指导会等备赛保障工作,为参赛选手取得优异比赛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

  9月7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备战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部署会,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李红旭将参加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学校高度重视并认真部署,为选手提供最大的帮助和支持。

专家指导团召开研讨会

  根据要求,按照提交材料的时间节点,学校于9月11日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丁永强、教务处长孙惠超、思政部主任赵利,以及特聘专家河南城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卢华东、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少伟、平顶山学院教师叶延转等十人组成的教师辅导团队,针对思政课教师李红旭如何决战国赛把脉问诊。9月15日,召开备战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专题研讨会。

学校党委书记丁永强参加指导团并进行现场指导

  会上,丁永强表示希望各位专家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不吝赐教,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特点,发挥兄弟院校的专业优势,对照比赛规则,打磨出切合实际的创新作品。辅导团队成员与李红旭老师就思政课统编教材基本精神和要求,围绕如何撰写学情分析报告、设计创新教案、制作创新课件、说课视频等技术性问题进行广泛沟通。教务处长孙惠超、思政部主任赵利等就磨课备赛、开展集训指导、准备高质量教学资源与做好后勤保障等相关工作与特聘专家进行深入交流。

指导团审核材料

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少伟指导修改材料

  会后,按照分工,各个指导专家分重点、分阶段对李红旭备赛情况进行远程指导和监督审核。先后于9月16日、9月23日通过线上再次对此次比赛的选题、注意事项,以及初稿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初稿修订工作在9月27日前完成,录制说课视频,确保9月29日前提交省教育厅初次审核。指导团成员细分为三个小组:以卢华东为组长的小组主要负责指导教案的设计,以吴少伟为组长的小组主要负责学情分析报告和说课的指导,以叶延转为组长的小组主要负责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审核。各个小组除了参与宏观设计外还要对细节进行修订,包含字词、标点、编号等进行审核。

线上修改再指导

  10月6日,省教育厅专家指导意见给出后,参赛选手再次线上讨论认真对照修改建议,讨论修改再提交,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精益求精的“匠心”一遍遍打磨参赛作品,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提升思政课教师能力素质,推动全省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未来,我省将以赛促学,积极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建设思政课程精品库,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