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研修第五天!为一个人而驻足,为一件事而感动,为一种情而激昂
以文化人,让优秀文化融入思政课堂;以人化人,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滴灌心灵;以情暖人,让思政课成为人生大课。
今天是豫哈思政课建设工作交流暨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实践研修第五天,一起直击现场。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按照教育部办公厅《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工作方案》(教社科厅函﹝2020﹞2 号)要求,聚焦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组织思政课教师在国内考察研修,推动豫哈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帮扶工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于7月9日—14日举办豫哈思政课建设工作交流暨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实践研修,本次培训由洛阳理工学院、哈密市教育局承办,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教育融媒体运营中心协办。
现场教学
西域古牧国,汉韵巴里坤,学员们走进巴里坤文博园,通过参观清代粮仓、历史博物馆、群众书画院、杨忠贤纪念馆,看历史变迁的缩影,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走近杨忠贤生为牧民驱病痛,死为草原守平安,用生命书写壮丽人生的英雄事迹。
凝心聚力促发展,学员们走进巴里坤健坤牧业有限公司,感受经济发展成就,因地制宜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厚植发展新优势。
传承民族文化,增进民族感情,学员们来到巴里坤湖,感受魅力古城,观看哈萨克族舞蹈,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
现场教学话感悟,深入讨论促启发,围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如何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等内容,学员们结合当天实践研修内容,开展研讨交流,共同分享经验做法和心得体会。
主题研讨
豫哈思政课建设工作交流暨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实践研修第五个学习日圆满结束,来看看大家有哪些收获。
学员收获
第一组学员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闫文辉
夏日的巴里坤天蓝水碧、草原绿草如茵,跟随全省马院院长实践研修的步伐,我来到了人文历史自然风景交融下的美丽巴里坤,通过巴里坤县文旅局局长蒋晓亮幽默诙谐、融会贯通、生动鲜活的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我深刻感受到了少数民族灿烂的文化积淀,以及在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各民族同胞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巴里坤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要道,中原文化与西域地方文化长期以来在这里不断交融碰撞,形成了灿烂繁荣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各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更凸显出中华民族文化的连续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在这片文化遗产繁荣发展的土地上,更涌现出一批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先进人物。步入人民健康好卫士、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杨忠贤同志的纪念馆,他的事迹让人称叹、他的精神令人敬仰。扎根牧区37年,用自己的一生守护各民族农牧群众生命健康,为改善农牧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用自身的一言一行浇灌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团结之花。
身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要将此次研修活动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悟带回到学校、融入到思政课程中;要进一步激发学院教师对“两个结合”深入研究的热情,尤其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中注意汲取各地区的先进经验;要以广阔的视野、严谨的态度加深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对边疆地区风土人情的认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激励青年学生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勇担使命、融入大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再创佳绩。
第二组学员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贾涛
今天到巴里坤古城研学,一路走一路看,我收获满满,感动满满。
进一步坚定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今天一到巴里坤古代粮仓,随着导游一句诙谐幽默的开场白:巴里坤是新疆的粮仓,河南是中国的粮仓,河南安阳有中国的古文字博物馆,这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他说几千年前中央政府就给新疆派来了援疆干部,张骞、班超、裴岑、霍去病等,清朝左宗棠更是抬棺抱着必死的决心进疆驱逐外侵,收复失地,使新疆又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新疆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各族人民在这里和衷共济,团结一心,共同谱写中华民族发展的宏伟篇章。
援疆干部精神永流传。新疆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新疆各族人民的努力,也与一代又一代援疆干部的付出与贡献密不可分。他们的牺牲与奉献精神值得后人永远学习与发扬。今天参观了杨忠贤同志先进事迹展,不禁为他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作为来自内地的一位同志,他扎根草原,37年如一日,长年累月地巡诊,不分昼夜地看病,被草原人民称为具有顽强生命力和奉献精神的“韭菜大夫”,他为无数人驱除了病魔,可他自己却被病魔无情地夺去了生命,在他去世前的4个月里,他还带病为267名牧民看病。他去世的噩耗传遍了整了巴里坤草原,安葬他的那一天,4000多名哈萨克农牧民自发地从各地赶来为他送行。杨忠贤是无数援疆干部的典型代表,援疆干部和新疆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民族大团结的赞歌,也才有了新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第三组学员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思政部主任 孟晓乐
实践研修第五天的学习,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杨忠贤为牧民义诊的感人事迹。杨忠贤生前扎根牧区37年,一心一意为各族农牧民群众服务,踏遍巴里坤的山山水水,他深入牧区为牧民义诊,为改善农牧区的医疗卫生条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深受牧民爱戴,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
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积极把杨忠贤的感人事迹和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首先,创新课堂教学讲活思政课,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把杨忠贤为牧民服务件件鲜活故事讲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他热爱边疆、服务各族人民的赤诚情怀,进而达到情感上共鸣。其次,以故事讲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通过杨忠贤故事让学生明白,促进各民族大团结可以通过具体行动落实,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后,以道理讲价值。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使学生通过学习,树立科学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自身行动,站稳人民立场,以行动促进人民大团结,推进国家大发展,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
第四组学员
汝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负责人 张楠楠
从清代粮仓到杨忠贤纪念馆,从巴里坤企业到巴里坤湖,我们现场观摩、研讨、交流心得,既感受到了民族历史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边疆乡村振兴的巨大变化,这一路的实践研修让我感悟颇深。
巴里坤是新疆历史文化名城,民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发扬,谱写了一曲文化交流乐章。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基,是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明,流淌在五十六个民族的血液中。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育人的重任,我们要将各民族的文化底蕴转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中,培育学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把个人命运与民族、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教育梦”,我们更要学习杨忠贤“把一切都献给了草原”的精神,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为教育服务,正如他日记中写道:“只要我还活着,决不会放弃自己的追求和事业。”
第五组学员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汪青松
这是河南思政人行走于哈密的实践研修之旅。今天,大家在美丽的巴里坤交流学习:为一个人而驻足,为一件事而感动,为一种情而激昂。
记住一个人。有这样一个人,被当地哈萨克牧民亲切地称为自己孩子“割脐带的爸爸”,被广大牧区人民视为马背上呵护健康的“韭菜大夫”。这个人就是扎根牧区37年,为各族农牧民群众服务的乡村医生杨忠贤。在参观完杨忠贤纪念馆后,我有一种感觉更加明确而坚定: 作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他都值得、应该并必然为广大牧民、党和人民所深深铭记!
专心一件事。生为牧民去病痛,死为草原守平安。杨忠贤终其一生,专心一事,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草原,长年累月地巡诊,不分昼夜地看病,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鞠躬尽瘁,即使在逝世前的两个月还抱病出诊。他为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妇女接生2600余名婴儿且无一例死亡,靠精湛的医技挽救了数百濒危病人的生命,他培养出上百名弟子在草原上救死扶伤。杨忠贤在日记中写道:“只要我还活着,决不会放弃自己的追求和事业!”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杨忠贤的平凡而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一辈子坚守信仰,一辈子治病救人,把一生都献给了草原人民和他所钟爱的医学事业。
树牢一种情。杨忠贤的身上凝聚着情同手足的兄弟情,舍家为他的为民情,水融交融的民族情。为民、爱民、护民的他,为了给牧民治病,自己的小女儿却因未及时医治而落下后遗症。他把牧民当亲人,哈萨克民族视其为“牧民之子”。在其因病去世后,哈萨克牧民首次破例用自己的风俗接纳了这位祖籍河南镇平的汉族兄弟,将他安葬在哈萨克族部落墓群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杨忠贤热爱边疆、服务各族人民的赤诚情怀,是对中华民族一家亲、永远一条心的深刻阐释。
记住一个人,缘于一件事,重在树牢一种情。作为新时代的马院人,我们当从杨忠贤身上汲取踔厉奋发的无穷力量,终生坚定理想信念,争做经师和人师兼具的大先生,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国之大者不放松,提升践行使命担当的家国情怀、仁爱情怀和传道情怀。
第六组学员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张振华
大美新疆路,浓浓豫哈情。我们每天的研修都是一堂震撼心灵的思政大课。今天,我们在巴里坤海子沿乡亲身体验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观学习了清代粮仓、杨忠贤纪念馆,用脚步丈量美丽哈密,用初心体悟浓浓民族情、豫哈情。
以文化人,让优秀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巴里坤海子沿的非物质文化独具匠心,彰显了多彩多样的民族文化魅力。今后,我们要把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思政课中,用优秀文化涵育品德,提升素养。
以人化人,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滴灌心灵。在思政课程建设中,我们要弘扬正能量,激发学生青春梦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价值观,让青春在生活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以情暖人,让思政课成为人生大课。作为思政教师,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把这次研修的所得所获所感,用心用情凝聚成“中国故事”,把爱我中华、奉献祖国的种子埋入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一次哈密行,一生豫哈情。今后,我将心怀“国之大者”,始终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勇担历史使命,团结引领思政课教师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我省教育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讲好中国故事,创新课堂教学,讲活思政大课,激发学生青春梦想,让青春在生活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