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邵景干:跋涉1万多公里,他的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这项空白……

发布时间: 2022-09-30 16:11 【浏览字号: 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展示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成就。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最美职教技术能手”“最美未来工匠”等系列宣传活动暨“技能成才·强国有我”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今天,我们聚焦“最美职教技术能手”——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邵景干。


“最美职教技术能手⑧”——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邵景干



  邵景干,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办产业处处长、河南交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绿色高性能材料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主任、交通运输部综合评标专家库成员。


  邵景干一直从业于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行业,长期致力于玄武岩纤维等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以及检测装备、检测技术的研究。曾被授予交通运输部“2020年度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研平台创新人物”“河南交通大工匠”称号,累计参与完成10余项重大工程项目,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项2项。



  作为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属企业——河南交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我深知,产教融合和服务社会是自己肩上担着的重要使命。


  接过交院技术集团产教融合的“接力棒”以来,我首先做的就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人才孵化机制,开发了“四段式”人才培养及孵化模式,使教学与生产充分融合、技能与岗位有效衔接、育人与用人高度统一,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与此同时,我以企业为主要阵地,推动专业紧密对接产业,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根据现有的数据统计,交院技术集团每年提供公路专业学生实训千余人,为公路建设提供监理、试验岗位百余人,高效助推了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一直主张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在生产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通过科研攻关有效解决问题。


  今年2月份,我们牵头研发的“80MN超大力值力学试验系统”,被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组长的专家团队认定为“项目技术复杂、研制难度大、创新性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单作动器超大力值大位移精准加载控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也填补了我国试验检测机构无超大力值试验机的空白。



  压在我心头3年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自从这个科研项目立项以来,作为课题组组长,我一直承受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一方面,此前并无该系统的相关研究,摆在面前的难题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我和团队不断收到来自外界的质疑:你们专业做试验检测的机构,要开展创新性研究,还是这么大的设备,前无古人,大概会无疾而终。


  但一个现实情况却是,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高速发展,大跨径桥梁越来越多,桥梁支座的承受荷载也越来越大,如果依靠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桥梁支座检测压剪试验机对大型桥梁支座进行检测,就不能进行足尺试验,通常会采用缩尺等效法(也就是把原来的支座进行等比例缩小)进行检验,这种非直接试验会给桥梁安全带来不确定性。所以说,研发超大力值压剪试验机意义重大。


  因此,我更加坚定了研发超大力值压剪试验机的决心。我以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及科研平台智库为依托,充分发挥学校和交院技术集团的产教融合和专业技术优势,建立了以博士后领衔、以教授级高工牵头、以工匠大师为首的科研团队,为课题开展和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最初的时候,我一度非常迷茫,尤其是在进行初步考察和调研之后。2019年项目刚立项,为深入了解国内压剪试验机现状,我和团队先后去往北京、上海、吉林、陕西、江苏、广东等全国10多个省份,对20多家生产企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检测机构等进行深入走访调研,行程达1万多公里。


  调研过程中,我看到了国内最大力值的压剪试验机,包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以及中国建筑科学院的100MN压剪试验机,足足有八层楼高;也看到了国内试验检测行业当时最大的压剪试验机,也就是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的70MN压剪试验机。调研结束后,在深受震撼的同时,难免感到沮丧。研发工作环环相扣,而我们在该系统的研发方面经验有限,前路未知,但凡有一个环节出现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项目就只能终止,要完成这项研究实属不易。


  其中一个关键技术难题就是80MN超大力值力学试验系统的高精度关键构件——液压缸的设计问题。在举办了20多次论证会和研讨会之后,我们就加载方式拟定了单作动器、双作动器、4作动器、5作动器等4种比对方案,最终确定采用大液压缸径单作动器加载方案。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为保证液压缸活塞杆构件的耐久性,研发团队创新生产工艺,决定将激光熔覆技术应用到活塞杆的研发生产,但是由于大液压缸径单作动器外观设计直径2米多,体积大、质量大,原先的生产车间无法满足要求,团队经过连续一个月的日夜奋战,对生产车间完成改造升级,确保了研发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攻克数项超大力值试验机关键技术难题后,我和团队成功研发出“80MN超大力值力学试验系统”。今年3月,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吸引了光明日报等20多家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引发了一定反响。


  作为河南省交通运输科技计划重点项目,“80MN超大力值力学试验系统”是我和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为我国大吨位桥梁支座、建筑减隔震支座及高强构件等工程结构和材料试验不能满足大力值足尺检测的技术难题提供了重要解决途径。



  坦白说,20余年的职业生涯,从技术员到工程师再到科研人员,我一直在“求变”,不断地跨越门槛、超越自我。但始终不曾发生改变的是我的初心和使命。


  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交通运输也进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下一个十年,我将紧握《新职业教育法》发布实施的政策机遇,深度开展产教融合,服务职业教育发展全局;狠抓绿色交通发展的时代机遇,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智慧和绿色发展,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