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鲲鹏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
教高〔2020〕191号
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8〕47号)要求,全面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打造产教融合品牌,推动鲲鹏产业生态系统在河南落地生根,现就推进我省高校鲲鹏产业学院(以下简称鲲鹏产业学院)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鲲鹏产业发展战略,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办学模式,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构建产教全方位全过程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促进教育和鲲鹏产业有机联动、创新发展,推动河南数字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为中原更加出彩提供人才与智力的有力支撑。
二、建设原则
(一)面向产业,育人为本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鲲鹏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紧密对接鲲鹏产业链和创新链,不断创新办学机制,打造开放共享的协同育人体系,促进信息技术领域新型人才培养共同体的形成,持续向本土鲲鹏产业培养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多元融合,协同创新
构建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开放办学格局,推动鲲鹏产业学院“产、学、研、转、创”多主体、多功能深度融合,积极探索产教资源要素互相转化、互相支撑,不断提高省内高校相关学科专业与鲲鹏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形成高等教育与鲲鹏生态深度融合、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三)分类发展,突出特色
围绕鲲鹏产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依照我省高校分类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省内高水平综合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领域的特色和专长,通过产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技成果和专业人才,引领和支撑河南数字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
三、建设目标
2020-2022年,面向全省高校,校企共建20所左右的鲲鹏产业学院;其中,以开展鲲鹏架构基础理论研究,培养鲲鹏产业拔尖人才为目标,在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中建设1-2所鲲鹏产业学院;以面向鲲鹏生态产出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培养鲲鹏产业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特色骨干大学中建设3-5所鲲鹏产业学院;以推动应用成果转化,培养服务鲲鹏计算平台软件适配、迁移和开发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中建设5-8所鲲鹏产业学院;以培养满足鲲鹏生态企业技术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建设5-7所鲲鹏产业学院。通过三年左右的建设期,在省内建成一批不同层次、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服务能力强的鲲鹏产业学院,有效提升我省高等教育对鲲鹏产业快速发展的贡献度。
四、建设基础
(一)合作目标明确,优势互补。鲲鹏产业学院建设坚持高校主导,由高校根据自身发展申请举办。参与建设的学校要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认真分析明确鲲鹏产业学院发展定位。参与建设的华为创新中心及合作企业要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双赢。鼓励其他领域行业企业参与合作,共同培育基于鲲鹏的应用场景人才。
(二)合作模式明确,可操作性强。参与建设的学校与企业参与各方要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有一定的合作基础,有具体的合作领域;应根据鲲鹏产业特点,坚持结果导向,明确双方合作的科学模式。
(三)建设方案合理,特色鲜明。建设方案要聚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应通过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明确基于双方合作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就业方向;要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特色和优势,创新管理体制,优化专业结构,构建合作平台,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合作各方应确保参与学生的知情权,并在学生创新和就业方面给予充分指导和靶向支持,推动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
五、建设任务
(一)创新鲲鹏产业学院体制机制
以鲲鹏产业学院建设为契机,推动省内高校产业学院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鲲鹏产业学院内,逐步构建与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相匹配的高校内部管理体系和治理结构,通过明确多元办学主体的责权利,激发办学活力,引导产业体系中的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向高等教育有机融合。
(二)优化鲲鹏产业学院学科专业结构
完善我省信息技术类学科专业群建设管理体制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紧密对接鲲鹏产业链、创新链,持续优化鲲鹏产业学院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根据鲲鹏产业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需要,通过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发展新兴专业、培育交叉专业等方式,加快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升级。
(三)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突出产业导向和应用导向,持续优化鲲鹏生态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模式。不断为鲲鹏产业学院引入最新设备、前沿技术、真实项目和行业人才,校企双方业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发行业课程和教材,联合实施教学和考核,联合开展实习实训,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联合组织学科竞赛,推动我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纵深发展。
(四)构建产学研转创一体化产教融合平台
以鲲鹏产业学院为平台,积极与鲲鹏生态企业共建教学科研生产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把企业的先进设备技术资源和高校的人才智力资源进行整合,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构,开展企业项目联合攻关、产品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将鲲鹏产业学院建设成为“产、学、研、转、创”多主体参与、多功能集成的产教融合平台,改善高校科研设备,增强高校教学科研能力。
(五)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双能师资队伍
鼓励鲲鹏产业学院根据情况设立教学专岗、科研专岗和管理专岗,聘用鲲鹏生态企业业务骨干、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有计划地派遣专任教师到鲲鹏生态企业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积极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联合科研,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双能教学团队。设置鲲鹏产业学院教师工作室(坊),承担师资交流、研讨、培训等业务,将鲲鹏产业学院建设成“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六)提升相关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支持鲲鹏产业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与鲲鹏生态企业联合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共同实施基于鲲鹏计算平台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与鲲鹏生态企业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或基地,积极拓展行业就业渠道,促进相关专业就业数量和质量有效提升。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省教育厅高度重视鲲鹏产业学院建设,成立鲲鹏软件人才培养领导小组领导统筹推动有关工作。建设鲲鹏产业学院的高校要高度重视产业学院的内涵建设,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制定鲲鹏产业学院建设方案,务实推进各项建设改革任务落地,保证在建设期内圆满实现建设任务。
(二)强化政策支持
建设鲲鹏产业学院的高校应制定相关措施,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协调各方资源,扩大鲲鹏产业学院人权、事权、财权,激发鲲鹏产业学院主体办学活力。设立专项资金保障鲲鹏产业学院正常运行。
(三)强化督查考核
对申请成立鲲鹏产业学院的高校,省教育厅会同有关单位根据申报条件进行遴选;在建设期内,持续组织开展跟踪监督指导;建设期满,省教育厅将委托省高校鲲鹏软件类专业教指委组织专家进行考核评估。对建设期满、成果显著者,将给予通报表扬,并优先纳入省级产业学院政策支持范围。
2020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