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程认证为引领 努力建设一流专业
发布时间:
2019-04-28 14:53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来源: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作为以工科立校的河南工业大学,始终高度重视工程教育质量,较早引入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制。2012年以来,我校已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等 8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另有 5个专业进入新一轮认证程序。截至目前,全校共有18个专业在国家工程认证范围之内,被认证和被受理的专业已经达到13个,占符合认证范围专业总数的72%,走在了全国同类别、同层次高校的前列。
一、坚持专业认证导向,大力实施“优培工程”
2008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次。为了进一步巩固评建成果,于2010年正式提出以“进入全国专业排名前10%和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行业评估”为目标,启动实施“优培工程”,通过5-8年的建设,打造15-20个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群。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学校为了扎实做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先后投入经费1.2亿元,分3批建设了26个“优培工程”专业。学校还专门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实施“一年一计划、一年一落实”动态执行机制,在投入上向认证专业倾斜,认证完成情况和学院年度目标考核挂钩,在政策上对认证专业进行激励。
二、树立OBE育人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OBE理念就是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Outcomes-based Education,缩写为OBE)。2016年,全校所有专业,包括数学、物理等理科专业和经管、法学等文科专业,均按照OBE理念修订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国家质量标准”,面向经济社会需求定位培养目标,分解毕业要求,精细化、显性化和可度量“教”与“学”能力培养要素,形成了基于OBE理念的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为了使OBE理念深入人心,还组织开展了系、学院、学校层层递进的“论专业说课程”教学竞赛,在学校形成了以成果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的良好氛围。在201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河南省专业评估中,均得到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确保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标准要求,全方位服务于学生职业发展。2018年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学校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在工程认证的基础上,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启动了“改革教学范式,提升课程质量”教学研讨活动,将工程认证的理念进一步落实到每一门课程中。先后组织5次学校层面的教学研讨“工作坊”、立项79项教改项目、建设32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引导教师围绕课程目标设计教学策略和课程考核方法,推动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教学范式转变。2018年投入1200万元,建成智慧教室和录播室,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努力打造“金课”,追求卓越教学。
四、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优化质量评价体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建立专业持续改进的机制和文化,以保证教育质量和教育活力。为了完善保证培养目标达成的持续改进机制,学校将传统“评教”“评学”“督导”“阶段教学检查”等碎片化监控手段,优化到基于OBE的以课程评估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上来,启动了首批67门课程的评估工作,针对教学目标与学习成果、教学内容与策略、课堂教学行为与效果、成绩评定与反馈等进行系统性评价。建立了基于学习成果导向的评教指标体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为重点,构建一体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通过近十年的探索实践,学校深刻的体会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抓手。一是有效提升学生学业满意度;清华大学CCSS学情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对学习挑战度、课程认知目标、课程要求严格程度和学习行为等方面认可度较高。二是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我校土木工程等专业通过认证后,毕业生到中建、中铁、中储粮等龙头企业就业的比例大幅提升。三是有力促进了专业建设水平,6个专业进入全国前10%,4个专业进入前5%,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绩。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开展,不但大幅提升了工程专业建设水平,也为我校落实先进教育理念、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加快建设“一流专业”奠定了基础。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高教40条”,紧紧围绕国家、行业和区域重大需求,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引领,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精心打造特色鲜明的“一流专业”,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写好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奋进之笔,绘就中原更加出彩的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