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一目标二主体三渠道四平台”实践育人模式
发布时间:
2019-04-28 13:57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来源:
河南工学院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构建了“一目标二主体三渠道四平台”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提升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感、亲和力和针对性,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瞄准“一个目标”
校党委始终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目标,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为青年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三观”,不断坚定“四个自信”。
二、突出“两个主体”
发挥学校和社会两个实践育人主体作用,合力思政课教师、学生工作者、专业课教师、管理和服务人员,借力社会资源(企业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校联合办学董事会成员、知名校友、新乡先进群体代表等),通过强化学校教学育人、企业合作育人、社会实践育人,同心同向同行,形成理想信念教育的协同效应,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现了“两个转变”,即:教育主体由“单一学校主体”向“学校、社会双主体”转变,教育形式由“单一课堂理论教学”向“多样化实践活动”转变;做到了“三个结合”,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增强了理想信念教育的亲和力、实效性和感染力,达到了入脑入心的目的。
三、用好“三个渠道”
1.突出思政课的关键课程作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整合5门思政课中的教育资源,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安排一定的学分和课时,精心设计实践教学活动主题,认真组织开展好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教学。建成了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心。
2.注重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能。以培育职业理想、职业精神为核心,鼓励专业课教师挖掘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尤其是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注重利用专业实训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实现理想信念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叠加教学,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3.发掘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制定了学校第二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形式、新途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入企业、走向社会,争做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
四、打造“四个平台”
1.建成了理想信念教育体验馆。该馆通过历史画卷、影视点播、创意互动、沉浸式体验等方式,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进行的不懈探索、取得的辉煌成就、培育的革命精神、涌现的英模人物,让学生理解中国人民追求科学理想的艰难和坚定、践行科学理想的顽强与务实,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将个人人生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创造自己的出彩人生。
2.举办理想信念主题大赛。重点推出了三个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品牌大赛,即大学生“理想与信念”主题演讲比赛、百人红歌大赛和大学生社会调研汇报比赛,教育引导学生在理性思考和激扬文字中谈人生、话理想、辩是非、明真理;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情省情,坚定“四个自信”。
3.组织系列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活动。开展 “红色经典咏传诵”、时政一刻钟、升旗仪式、周末影院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军史馆、博物馆、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到河南省“三学院三基地”特别是新乡市先进群体教育基地,涵养学生爱国热情,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
4.开发运用理想信念教育微信公众号。创建了“河工思修课”、“青春梦正当年”、“来自家乡的红色基因”、“学子湖畔”、“学之道、德之源”等多个微信公众号,精心设计内容,借助图文、音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传播手段,快速、准确推送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相关内容,拓展教学内容,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感、亲和力和感染力。
理想信念教育“一目标二主体三渠道四平台”实践育人模式,让抽象的理想信念教育变得丰满立体,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思考和探究马克思主义真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动把个人的青春梦融入到中国梦中。近年来,学生申请入党的比例逐年提升,应征入伍的热情持续高涨,王镇江同学被选拔到辽宁舰服役,学校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见义勇为姚文龙同学荣登2014年中国好人榜;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各种技能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奖励120多项和省部级奖项430多项,就业率位列全省高校前列;打造了一系列思政工作创新品牌,“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育人体系构建”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扬理想之帆,让信念永恒”被评为全省高校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大学生“理想与信念”主题演讲比赛被评为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优秀品牌;“河工思修课”和“青春梦正当年”两个微信公众号被评为省高校思政工作网络教学优秀案例和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工作案例。《河南日报》等媒体对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做法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