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职业学院是2011年4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普通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由南阳科创职业教育集团创办。2017年9月,西峡县人民政府把南阳职业学院改制为“民办公助”的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以此为契机,学校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
学校总规划占地面积1265亩,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总投资17.7亿元。建成后可容纳全日制在校生2万名,办学条件达到本科设置标准。目前学校现有教职工430余人,另有社会兼职教师300余人,在校生7575人。共设立12个教学系院,开设有电梯工程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药制药、学前教育、会计与审计、旅游管理等29个专业及方向。2013年4月15日成立了党委、纪委。目前,共有13个直属党支部,115名党员。
近年来,学校党委紧紧围绕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南阳市委的决策部署,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参与学校决策,重点是在保证政治方向、凝聚师生员工、推进学校发展、引领校园文化、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参与人事干部选拔和服务、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发挥政治核心保障作用,全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立足民办学校办学体制和具体实际,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学校党委着力于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维护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力支持学校董事会依法依章行使职权。学校有条件的中层单位实行党政交叉任职的办法,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及时传达贯彻上级党组织的有关规定,做到抓党建与抓业务相促进,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全面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建立了校领导联系系院、党员联系学生、学生管理干部、辅导员深入班级、学生谈心及调查研究制度和报告制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利用重要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开展了“牵手夕阳红,走进敬老院”主题实践活动,“雷锋在我心中、奉献伴我前行”的主题班会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学生观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写心得体会,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主导权,打造党员教育阵地。我校积极适应创新发展的新趋势,逐级创建“党建工作群”等微信群,及时传递党建动态、政策法规、理论学习等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强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通过搭建校园网、贴吧、QQ群、微博、微信等网络载体,全面加强舆情监控和应急管控,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机制,及时删除不良信息。建立信息员队伍,不断加强二级网站和系院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的审核与管理,筑牢多道防线,严格监控意识形态阵地。此外,2018年8月,为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学校党委在办公用房紧张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精心打造了党员教育馆,于2019年1月中旬完工,为下一步充分发挥党建阵地的示范引领、教育激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党委班子建设,调整优化直属党支部的设置。2018年9月,我校召开中共南阳职业学院委员会第三次党员大会,补选党委委员,党委书记、校长一肩挑,是我校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三长”全部进党委。结合我校党员分布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学生教育管理的要求,调整优化直属党支部设置,确保有学生的系(院)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并按照选拔政治素质高、党性原则强、业务能力过硬的原则,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核选齐配强了党支部书记。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干部素质。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做好干部储备,我校于2018年11月开展了全校科级干部公开选拔,通过笔试、面试、分组考核、党政联席会议研究等环节,共选拔99名科级干部,22名后备干部,这是我校人才选拔制度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一个新的突破,为实现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充分发挥工会、团委作为学校联系师生员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按时对学校团委进行换届,健全了系(院)团总支和班级团支部,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共青团系统的组织建设。我校于2018年11月16日举行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授牌及第一期培养班开班典礼,通过培养,为我校培育一批具有坚定信仰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结合教职工队伍的扩大,不断完善工会组织架构。校工会组织举办了教职工运动会、健康体检等活动。此外,建立和完善“双代会”制度,大力推进民主管理工作。我校定于4月上旬召开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充分发挥“双代会”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培养考察教育,确保发展党员质量。利用党校、青马学院对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上好党课,学好精神,当好表率。加强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更好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拓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针对民办高职学生特点,我校制定了“四个学会”和“四个健康”教育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多种举措要求学生做到:“学会做人”以加强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学会做事”以加强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会学习”以加强学术科技与创业创新,“学会一技之长”以加强专业能力与技能培训;注重文化艺术与身心健康的培养,做到“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注重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的培养和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做到“日常行为健康与生活习惯健康”。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入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借鉴军队严格的管理模式,坚持以德为重,从严管理,重细化促养成,切实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收到了良好效果。
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我校始终立足地方,在服务地方中寻求发展、开拓未来。实施校企协同,坚持与行业接轨,在办学模式上,通过校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校企合作,实施产教融合和订单培养。尤其是在国家推行“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西峡县政府与沈阳机床、南阳职业学院携手,建设沈阳机床·西峡5D智造谷,逐步实现“工厂办在学校,课堂设在车间”,将教育部提出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