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按照“政府主导、以县为主,统筹城乡、区域推进,分类指导、逐步实施”的工作思路,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为契机,致力于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县区与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的差距,以硬件建设为基础优化资源配置,以软件建设为重点实施内涵发展,不断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快速发展。2014年,我市临颍县、舞阳县、郾城区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通过比率为60%,今年源汇区又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一、经验和做法
(一)坚持规划引领,优化中小学校布局。2011年我市委托漯河市规划设计院、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对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科学规划,编制出《漯河市城区中小学布局
规划》,2014年3月,市政府正式批复实施。随后,市政府又通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意见》,为进一步优化城区中小学校布局提供了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市根据现有学校分布情况,科学合理规划新建学校,已新建了许慎小学、格瑞特小学、郾城第三实验中学、召陵实验中学、北大附中河南分校漯河校区等8所学校,新增学位一万余个。同时,加快城区学校改扩建步伐,深挖潜力,扩大规模,已相继对郾城区实验中学、市五中、市实验中学、市二中东校区(原七中)等学校实施改造,增扩学位3000多个,保障学校布局规划与适龄儿童入学需求相适应。
(二)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各项义务教育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加大对城市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拨款力度,确保城市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参照农村执行,目前,城市中小学公用经费提高到小学每生每年630元,初中每生每年830元。大力实施城镇学校“百所校园网工程”,加快计算机教室建设和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配备,实现中小学班班通,促进基础设施、软件资源有效整合,满足师生学习和教育教学需要。近两年累计投入5亿元,相继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对全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进行了升级改造,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距进一步缩小。同时多方协调,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注入,加大春蕾计划、希望工程、社会捐助等项目和资金的争取力度,全市建春蕾女童班18个;舞阳县新建希望小学7所,开源集团、澳嘉集团、宏泰集团等企业捐资397万元支持我市教育事业。
(三)深化管理改革,提高学校办学水平。2013年,市教育局印发了《市直中小学试行教育均衡化改革的通知》,在市实验中学与市八中、市三中与市十中、市五中与市十一中等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实行结对帮扶试点,实行师资队伍结对,提高了薄弱学校老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2014年5月,市教育局出台《漯河市化解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方案》,对创新管理体制、深化校长教师交流机制进行部署,建立中小学校级干部合理流动机制,开展市直初中校级干部、教师对口组团交流工作;组织开展了中小学“管理规范年”活动,引领全市中小学进一步增强现代教育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办学行为,实施内涵发展,逐步走上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四)实施三年攻坚,加快均衡发展步伐。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3年,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清家底、查不足、找出路、达标准”调研活动的基础上,市政府制订出台了《漯河市关于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年攻坚计划的意见》,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同时,设立了2000万元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奖励资金,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先进县区进行专项奖励;并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体系,对攻坚计划实行台帐式管理和月报制度。两年来,我市已累计达标学校516所,全市达标比例为87%。根据《攻坚计划》,到今年底,我市义务教育将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均衡目标,达到教育机会、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四个基本均衡和办学行为一个基本规范,个别县区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优质均衡。
(五)关爱特殊群体,保障学生就学权利。我市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动态化学生资助体系,2014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7700余万元,用于学前教育资助、义务教育寄宿生补助、普通高中助学金发放、中职教育免学费、大学新生资助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益学生近10万人次,确保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坚持“以流入地政府、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2014年秋季,共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6815人的就学问题;目前,全市共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生21379人,做到了“应入尽入”。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原则,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帮扶体系和关爱服务阵地,以社区、村镇为依托,建立了192所“四老家长学校”;以农村寄宿式学校为依托,建成农村留守儿童之家125个,有效解决了在校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思想、心理发展等问题。积极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保证有学习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六)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师资力量均衡。根据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及各学校教学需要,对教师实施动态管理,合理调整,实现资源互补,解决结构性缺编问题。2014年,根据需要,我市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218名,特岗教师75名,大部分分配到边远农村学校。不断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实施教师教育网络系统联盟。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小学名师培育工程”等,培育形成了由千名教学名师、万名骨干教师构成的多层次中小学优秀教师队伍,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合作,连续七年对700名英语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实施区域内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区域内教师定期流动、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等制度,逐步使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支教常态化,进一步提升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教学水平。近年来,全市累计选派和组织3000多名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和薄弱学校支教,区域内和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日趋均衡。
二 、几点体会
(一)政府高度重视是前提
2013年以来,漯河市政府先后召开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会”3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座谈会”2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1次,制订出台了《漯河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例文件,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在推进工作中,市领导多次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两年来,市领导数十次深入县区、深入学校调研指导,统筹谋划,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扎实推进。
2014年市领导分工调整时,为了更好地协调财政、人社、编办、土地等有关部门,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强力保障,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决定,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分管教育。政府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切实构建起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机制,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
(二)真金白银投入是基础
近两年我市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资金投入,一是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相继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按国家二类标准配置教学实验仪器、图书和体育、音乐、美术、卫生等器材,农村中小学基础、配套设施更加完善。二是累计投入近2亿元,升级改造城区薄弱学校20多所,扩容改造城区优质学校10所。三是全面启动“班班通”(即班班多媒体)工程,工程投资7000多万元,装备多媒体3000多套。四是投资近10亿元,实施义务教育“百校建设工程”,在市区新建学校20所,扩容改建学校80所,市区中小学校总量规划达到100所,进一步扩大城区优质教育资源。
(三)建立奖惩机制是关键
为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年攻坚计划”有效实施,市政府设立了2000万元的专项奖励资金,每年市政府督查室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对县区进行督查。对完成年度计划,推进工作成效显著的县区奖励80万元,对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验收和国家认定的县区再奖励100万元。目前市政府对县区进行奖励的资金累计达到1260万元。对未完成年度学校达标计划,市政府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达标。另外市政府为了破解择校热,化解城区大班额,满足不断扩大的城区学生的入学需求,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鼓励县区新建学校,每新建一所小学,奖励500万元,新建一所初中,奖励1000万元。
通过以上奖惩机制的建立,初步估算,带动县区投入教育的资金达6亿元,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资金保障。
(四)强化督导权威是保障
我市坚持将教育督导工作特别是督政工作把握在政府层面,由市政府全面统筹督导工作规划,全程调度督导工作开展。2013年以来,我市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督县”重点,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市政府督查室,先后开展督导检查10多次,基本上每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走到、看到。检查结束后,我们都要将县区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及督查组所提建议,及时形成书面反馈材料。对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不留面子,如实地反映给县区主要领导。然后将反馈意见形成正式通报,下发至县区政府,并报送市主要领导。
通过一系例督导检查工作的扎实开展,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加大了对农村、边远和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用地面积不足、功能室不全,仪器缺乏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如今,全市中小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校园文化已经成为学校的美丽风景线。办学特色进一步明显,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好学的梦想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国家和省里的要求相比.与全市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建立起城乡统筹、规划合理的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体系,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