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各地落实校园安全长效机制及校车安全督导检查情况的通报
教督导〔2012〕922号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
关于对各地落实校园安全长效机制及校车安全督导检查情况的通报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政府教育督导室,厅直属实验学校:
按照《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关于对各地落实校园安全长效机制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的通知》和王艳玲厅长在2012年全省中小学幼儿园秋季开学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要求,9月17日至21日,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组织部分省督学和有关专家分成9个组,对全省18个省辖市、35个县(市、区)、22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和《校车管理条例》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并对省辖市及检查到的县(市、区)进行了量化督导评估。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做法及经验
(一)常抓不懈,全省基本建立校园安全长效机制
1、安全领导职责得到落实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定期研究解决学校安全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机制,形成了局长、校长负责制,分管副局长、副校长具体负责,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安全工作体系;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全体教职工逐级签订了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安全工作职责;建立了定期检查与经常检查相结合,综合检查与单项检查相结合,学校自查与教育行政部门督导检查相结合的学校安全检查机制;加强校园人防,完善物防和技防,认真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保证了全省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
9月开学以后,商丘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商丘市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集中整治促进会,要求各县市区有关领导,提高思想认识、着力抓好排查化解、着力抓好校园及周边综合整治。今年以来,信阳市政府专门下发学校安全工作的文件2份,召开政府职能部门学校安全工作协调会议3次。濮阳市政府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学校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分析当前学校安全工作形势,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漯河市实行了市、县(区)、学校、年级(科室)、班级、小组“六级安全网络”,级级明确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书,人人负有安全责任,处处安全责任到人,并实行重点部位安全责任人及自查整改情况挂牌公示制度。开封市下发了《2012年教育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安全创建工作意见》,对学校安全工作提出了全面具体的要求。安阳市教育局组成11个检查组,由市教育局领导带队,对各县(市、区)和学校开学及安全工作进行检查。郑州市教育局实行领导督查、学校互查和安全机构常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今年上半年共排查出各类安全问题数量1367个,目前已解决各类安全问题854个,其它问题正在整改之中。2012年以来,洛阳市教育局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进行了三轮次的普遍检查和多次重点抽查,总计排查出各项各类问题2393个,整改治理安全隐患2074项,整改率为87%。新乡市教育局选拔出了120名业务能力强、安全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学校安全专职检查队伍,由市教育局统一配发“新乡市教育系统校园安全工作督查证”,跨区域检查,定期向市教育局汇报督查情况。今年7月份以来,南阳市教育局共排查中小学校幼儿园各类安全隐患765处,整改749处,整改率达98%。周口市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检查以来,共排查出安全隐患2600余处,查出不合格校车30余辆,下达整改通知书17份。平顶山市教育局较早设立了安全保位科,其所辖的10个县(市、区)的教体局全部设立了专门负责学校安全工作的科室,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邓州市教体局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到位,整治到位,校园安全文化氛围浓郁。
2、安全设施得到进一步充实
各级政府和中小学幼儿园继续加大对安全工作的投入,积极购置和安装保卫、监控、消防、防雷等设施,使学校安全保障基础得以进一步巩固。目前,全省城市学校普遍配备了专职保安,农村部分学校配备了保安、部分学校聘请了专职或兼职门卫,绝大部分中学和大部分小学安装了监控设备,学校配备了必要的警械设备,校园安全设施建设得到显著改善。
郑州市教育局2011年投入1200余万元对市直学校的视频监控及报警设备进行了升级完善。开封市教育局为38所市属学校,聘用专职保安152人,安装监控104套,购置各类安防器材760套(件)。洛阳市、周口市从2010年起,市财政出资为每所市直学校、幼儿园配备了专职保安。信阳市有2721所中小学校、376所幼儿园配备了专职保安人员,772所中小学校和217所幼儿园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和报警设施,有270所中小学校和138所幼儿园的监控系统纳入了当地公安系统的监控平台。三门峡市455所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了专职保安人员,689所学校(幼儿园)安装了视频监控和红外报警系统。2010年以来,濮阳市各级政府、各级各类学校累计投入经费2000多万元用于安装视频监控、购买防暴器材等。济源市中小学、幼儿园共配备安保人员386名,安装监控摄像头827个,配备头盔、警棍、防刺背心、防割手套、钢钗等防暴器械824件(套)。新安县每年财政出资600多万元用于保安工资和安保器材费用。洛龙区每年在学校安保上的投入达300多万元。禹州市今年投入400多万元,为中小学安装了防雷设备。辉县市教育局成立了督察大队,配有摩托车、统一制服,在上、下学及晚上对校内进行督查及巡逻。
3、安全教育趋于常态化和规范化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警示活动,中小学幼儿园采取板报、手抄报、课堂教育、主题班会、心理咨询、安全演练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今年暑期放假前各地和中小学校普遍按要求开展了预防学生溺水集中教育活动,认真开展“安全教育日”、“消防宣传日”、“法制宣传日”、“平安建设宣传月”等主题活动,使安全教育常态化和规范化,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
郑州、洛阳、漯河、平顶山、鹤壁、许昌、濮阳、驻马店等市教育局举行了校园安全、消防、食品卫生等多方面的培训,邀请国内著名校园安全专家、消防官兵、卫生防疫专家授课,提高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洛阳市在2011年暑假前,由市教育局和安监局联合在《洛阳日报》刊登了《关于暑期学生安全致全市学生家长的公开信》,2012年在《洛阳晚报》连续登载防溺水提醒,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防溺水公益广告。许昌市各学校开展了“新三项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活动,同时坚持把紧急疏散演练作为人民满意学校评估验收的一项必检内容,促进了全市各中小学疏散演练工作的开展和规范。驻马店市安全教育做到了“四有”,即:有师资、有课时、有教材、有记录,目前全市安全教育开课率达100%,全市统一制定下发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应急预案,各学校按照要求定期开展各种演练活动。新乡市实施了安全教育进课堂工程,开展了“平安校园杯”知识竞赛、安全教育优质课评比、“安全在我心中”征文活动。襄城县修订完善了《学校安全应急指导程序》,指导全县各学校建立了13类应急预案。虞城县每学期期中和期末都要对师生安全知识考试,进一步普及了师生的安全知识,增强了安全意识。沁阳市各学校通过校会、主题班会、专题板报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通过与教师、学生及家长签订防溺水安全目标责任书,集中开展校园周边危险水域大排查,在市电视台、市教育电视台滚动播出防溺水宣传警示语,抽调责任心强的教师成立义务巡河队等措施,今年首次实现了学生溺水死亡零记录。
4、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基本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检查、学校保卫、安全教育、危房报告、饮食卫生、消防、宿舍管理、教师值日等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全省绝大多数中小学幼儿园能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和季节变化,认真开展安全教育、排查、整治活动。学校安全基本做到工作内容明确、责任主体明确、检查落实明确。
鹤壁市先后制定印发了《鹤壁市学校安全工作实施细则》等工作文件60余份。商丘市各中小学校,建立完善了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值班制度则等12项制度。濮阳市各学校建立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日志》、《中小学幼儿园班级安全工作日志》、《外来人员车辆出入登记簿》、《上课时间教师学生外出登记簿》4类工作台账。永城市教体局为全市中小学统一配发了学校安全记录、班级安全记录,全市中小学宿舍管理规范。中牟县教体局对全县学校食堂所需的大米、面粉、食用油、食盐等大宗商品实行定点采购制度,把好进货源头质量关,杜绝“三无”食品进入校园。罗山县教育局安全档案内容翔实,分类齐全,管理规范,罗山高中和罗山一中教育法规和安全制度上墙,安全档案细致规范。固始慈济高中食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程序化、公开化,形成良好安全卫生食堂运行机制。
5、综合治理得到加强
各地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校园及周边地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严格学校周边商业网点和摊点管理,清理整顿学校及周边非法经营的各种娱乐场所,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重点时段和重点部位治安巡逻,初步形成了教育、公安、工商、文化、社区、家长等多部门、多群体共同参与的学校综合治理体系。
南阳市2011年以来,全市共出动检查2300人次,检查网吧789家次,大力清除黑网吧,取缔违法网吧、游戏室76家,处罚学校周边流动摊点278个,没收不合格食品1880多公斤。焦作市形成了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整体合力,基本保证了学校及周边环境达到无非法或违规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无无证、占道经营摊点,无违章建筑和治安案件,无火灾、校舍倒塌、集体中毒等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校园内无杀人、抢劫、强奸、纵火、爆炸等重大、特大刑事案件和系列入室盗窃等恶性治安案件。信阳市中心校以上学校的治安室普遍达到了“七有”,即有治安室或警务室、有专兼职门卫保卫人员、有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有门卫管理制度、有法制副校长或联系学校民警、有固定电话、有来客登记台或登记簿。南阳市聘请了890多位法治副校长,2011年至今共进行法制安全教育500余场次,受教育11万人次。永城市90%以上的学校食堂引进了广东东江餐饮有限公司管理托管模式,食堂卫生状况大幅改观。鹿邑县政府拨专用经费招聘500名巡防队员,分布到各乡镇学校周边实行不间断巡查,50名特巡警分布到城区各学校周边值班巡逻。洛阳西工区芳林路小学地处闹市,为解决学生放学道路拥堵的难题,学校采取由教师、保安、家长志愿者护送,交警负责疏散车辆,学生排队到校外制定的地点迎接家长的办法,消除了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了学生的安全。
(二)及时部署,校车安全管理初见成效
今年以来,各省辖市召开了校车安全专题会议,对中小学及幼儿园接送学生、幼儿的车辆进行了全面摸排,对校车的车型、牌照、所有人、驾驶人、服务对象等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各地实行了校车标牌管理,严禁无校车标牌的车辆接送学生,绝大多数地区,学校、幼儿园与校车所有人和校车驾驶人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加强对接送学生专用车辆的安全监管,对违规运营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车督促整改,校车管理初步规范。
洛阳市政府常务会议2011年8月通过了《洛阳市校车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使校车安全管理得到了加强。焦作市教育局联合市公安局、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焦作市中小学、幼儿园校车管理若干规定》,就校车安全运行及管理作出较为明确、具体的规定。鹤壁市制定了《关于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要建立校车(含租用校车)使用审查审批制度、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和校车管理台帐,目前全市共有302所中小学及幼儿园采用自购与租用形式使用着658辆车辆接送中小学生与幼儿,逐车建立了车辆管理档案,在各县区教育局及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备案。安阳市教育局积极联系市公安局,制定了市校车登记管理办法,对全市校车实行标牌管理,学校、幼儿园与校车所有人和校车驾驶人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信阳市政府8月底组成5个检查组,由安监、公安、交通、农机、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带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重点是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开展情况、校车的选择和使用情况。一年来,三门峡市教育局先后联合公安局、安监局、交通运输局、文明办等单位,深入各县(市区),对学校、幼儿园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暨校车安全进行了3次联合大检查,摸清了全市校车底数,建立了校车安全管理台账。漯河市召陵区出台了《召陵区中小学幼儿园校车管理办法》,开展了校车违法行为集中整治活动,因校车违规处理校(园)长6人,处理司机3人。许昌市教育局从完善机制,强化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入手,强化措施,突出重点,认真抓好校车的安全监管工作。固始县严格审查校车准入条件,凡达不到安全标准的车辆,一律不予审批办理校车使用许可,严禁使用农用车、三轮车、拼装车或已到报废期限的车辆接送学生,认真建立校车管理档案,教体局专门印制了《固始县校车档案目录》,严格做到“一车一档”。永城市教体局与公安局联合建立了校车运行管理平台,由市政府出资200万元,为全市175辆校车加装了GPS系统。沁阳市17所幼儿园新购标准校车31辆,全部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中牟县政府出资40余万元为150辆学生接送车免费安装GPS定位系统、倒车雷达及乘车IC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食堂问隐患较多。存在购买原料不索取票据、饭菜不留样、卫生条件较差等问题。虞城县春来中学、实验幼儿园,永城市芒山镇雨亭中学,兰考县城关乡第一初中、城关镇第一小学、东街小学,杞县大同中学存在操作间杂物多、餐具消毒不严格、防蝇措施不健全等问题。永城市小龙人幼儿园、兰考县城关乡第一初中存在炊事人员饲养宠物现象。
(二)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严重。这次检查到的县城中小学普遍存在大班额问题,有的班达到100人以上,给学校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三)一些学校学生宿舍拥挤。一旦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不利于学生逃生疏散。虞城县春来初中、杞县大同中学存在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宿舍住16名学生现象,汝州市骑岭乡初中住了20个学生。卢氏县双龙镇中心小学低年级学生有睡上铺的不安全现象,卢氏县双龙镇初中有2个学生睡一张床现象。
(四)学校消防存在安全隐患。有些学校消防通道不畅,部分学生寝室及教室装有防盗网;不少学校灭火器的药粉已经过期,却得不到及时更换,一些学校的消防栓要么长期不用,已经锈死,要么没有接通水源、要么没有配套的水袋,发生火灾根本无法使用。部分农村学校存在用电安全隐患。虞城县春来中学、兰考县爪营乡凡砦小学教学用房存在电线私拉乱扯现象,固始县民办外国语小学消防栓缺损、灭火器过期,罗山县民办金城启明星双语幼儿园全园无消防器材,固始县民办外国语小学教学楼电器几处开关盖损坏未及时维修。
(五)学生安全教育需进一步深化。通过观察与访谈,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存在上下楼梯追逐打闹、推推搡搡现象。兰考县城关镇第一小学、东街小学校园面积小,学生人数多,无专用操场,下课期间,校园内学生过于拥挤。
(六)校车管理需进一步加强。一些学校仍然使用未经许可、没有校车标牌的车辆接送学生,一些接送幼儿的车辆仍然存在超员现象。永城市、虞城县、兰考县、杞县校车未取得校车使用许可,无校车标牌。
(七)绝大多数校外托管机构疏于管理。从检查到的各县(市、区)来看,普遍存在大量的校外学生托管机构,大部分地区没有对这些托管机构进行管理,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八)学校保卫人员和警防器械需进一步充实。虽然大部分学校配有保卫人员,但所配人员数量偏少、年龄偏大,警惕性也不够强,所配警械数量偏少,防范、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力量薄弱。农村学校尤为突出。个别学校安装的摄像头因老化导致图像不清,无法发挥技防功效。
(九)一些学校周边存在不安全因素。城区一些学校放学时,交通拥挤、堵塞,容易引起事故;校园周边的流动摊点管理不到位,食品卫生难以保障;个别职能部门配合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监管力度还不够大,社会育人环境仍存在着不利于师生安全的因素;河湖塘沟渠等危险地段特别是学校附近的,需增加社会管理,设防护带和警示标志。
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存在学生食堂、消防等多方面的安全隐患,校园内垃圾随处可见,作为省示范性高中没有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决定给予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全省通报批评,责成新蔡县教育局督促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限期整改。
三、工作要求
(一)各地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领导,积极做好协调工作,使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真正建立起协调统一的联动机制,扎实做好学校及周边的社会治安、道路交通、食品卫生、消防等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进一步做好学校的人防、物防、技防工作,进一步改善学生的饮食、住宿条件,为学校安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进一步加强校车管理。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教育厅等20厅局转发教育部等20部门关于贯彻落实〈校车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精神的通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
(三)安全管理要进一步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四)各地各单位各学校要对通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整改结果于10月底前报省教育厅、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
二○一二年九月二十七日
相关文章
-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2021-12-22 13:49:31
- 郑州市开展校车安全大检查2011-11-22 11:42:08
- 焦作市全面加强校车安全监管2014-12-05 09:37:53
- 安阳市:督查校车安全管理工作2013-06-20 15:25:41
- 焦作市全面加强校车安全监管2014-12-05 09: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