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富芝:构建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
时间: 2008-04-07 15:09 来源: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重申“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质量评价制度改革。这为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教育改革与发展为主要任务,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探索,在推行地方各级政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和推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方面,特别是在推进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两基”攻坚任务的逐步完成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顺利实施,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加注重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今后一段时期,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推进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全面的监测和科学的评价。

一要充分认识建立质量监则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首先从国家发展战略上看,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需要。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人才素质。通过质量监测,准确把握基础教育发展的规律,加强和引导政府和学校按照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和价值观改革和发展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其次从教育发展上看,是促进教育公平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基础工程。通过质量监测,全面准确掌握学生的真实素质状况,探索人才培养的规律,为促进各地区、各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再次从教育督导工作上看,是提高教育督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好地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需要。通过质量监测,全面把握和了解基础教育发展状况,才能使教育督导工作监督有据、指导有方,更好地提高督导的服务水平。

二要准确把握质量监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开展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以此为指导,质量监测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依法监测,服务决策。质量监测工作以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准为依据,采用科学的监测方法,准确把握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为国家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科学评价,重在导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从监测内容的选择、标准的制订、工具的研发,到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整个过程都要保持高度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同时,要充分考虑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利于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准确诊断,探求规律。要科学诊断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帮助寻求解决方案,不断探索基础教育发展的规律、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教育管理的规律。

三要明确质量监测的主要内容。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要考查中小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状况,以及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监测的主要对象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在校学生。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状况和基本国情,借鉴国际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经验,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重点领域应包括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影响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

四要认真组织实施。对全国基础教育质量进行监测,是一项持续稳定、科学规范、具有较高技术性的系统工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严格、细致地规划与设计。加强统筹领导。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的是国家基础教育的状况、水平与特征,对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的跟踪监控将影响国家对基础教育管理的政策走向。因此,应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指导委员会,负责对监测工作的统筹和指导。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实施。尽快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制订教育质量监测标准,研发工具;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为各地开展教育质量监测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整合全国相关专业力量。要形成一支由课程、学科和教育评价、学业测量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专兼结合的专门化队伍,为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提供学术咨询和支持。创新监测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专业机构,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为了确保工作的高效、有序,必须以创新的模式来构建监测机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