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科技学院:推进“2+1+1”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系统化新生生涯教育体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1248”发展战略,推进教育教学与学生工作的融合创新,黄河科技学院坚持将新生入学教育作为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起点,依托“2+1+1”人才培养模式,聚焦职业发展导向,构建系统化、阶段化、专业化的新生生涯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理想、明确发展方向、增强综合素养,为终身成长奠定基础。
学校从专业认知、榜样引领、艺术熏陶、心理支持等维度着手,通过条线协同、项目带动、平台支撑,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推动生涯教育深入人心、贯穿全过程。
强化专业认知引导,夯实发展基础
学校坚持“以专业为支点、以认知为起点”,从新生入学之初即加强专业教育,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明确学业目标和职业方向。各教学单位结合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趋势,系统介绍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路径,推动学生实现从“被动了解”到“主动规划”的转变。
同时,学校注重构建“师生共育”的良性生态。各教学单位组织教师团队与新生见面交流,围绕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成长路径等进行深入讲解。辅导员主动融入迎新环节,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和适应状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深度互动,有效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为其后续成长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注重榜样示范引领,激发内生动力
学校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与先进典型的育人作用,打造“看得见、学得到”的榜样引领体系,帮助新生在入学初期明确方向、树立信念。学校邀请优秀校友返校开展专题讲座或经验分享,围绕传媒发展、职业转型、海外学习等话题,引导学生结合专业背景思考个人成长路径。
军训期间,刚刚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的国际学院学生董泽峰,走进新生军训营,分享个人备训经历,鼓励新生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融入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新生通过身边榜样直观感受到理想与担当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家国情怀与奋斗意识。
拓展融合育人路径,丰富发展体验
学校将“以美育人”作为生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艺术实践的育人功能,通过多元平台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音乐科教中心举办迎新音乐会《音梦启航》,集结师生联袂演出,展现青春风采;声乐教研室推出专场音乐会,将专业介绍与艺术展示相结合;流行音乐方向组织学生沉浸式体验舞台表演;教师代表与新生面对面交流,用艺术感悟传递成长力量,引导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涵养品格、坚定理想。
学校积极拓展教育边界,推动产教融合与家校协同深度联动。设计艺术科教中心组织新生走访服装、视觉传达、环境设计等相关企业,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与岗位需求,增强专业认知的现实感。体育与健康科教中心邀请国际太极拳专家团队进校授课,通过讲座与实操结合的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组织开展游泳专项入学教育,强化体能训练,提升运动素质。部分专业辅导员还通过座谈交流,向家长介绍“2+1+1”人才培养体系与成长支持路径,增强家校协同育人的合力。
完善支持保障机制,护航身心成长
学校高度重视新生入学适应期的心理建设和支持服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生涯教育整体体系,强化全过程保障。播音艺术科教中心将心理测试、道德教育与专业认知有机融合,打造兼具深度与温度的入学课堂,提升学生的心理敏感度与情绪调节能力。设计艺术科教中心开展“启航·赋能·成长”心理疗愈活动,通过“大树绘画”等艺术形式释放情绪、表达期待,并借助音乐、互动、表达等方式营造轻松氛围,增强新生心理韧性与同伴归属感。通过心理关怀、适应指导与情感支持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学校帮助新生在积极健康中迈好大学第一步,为后续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黄河科技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