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三阶四融”育匠才 技能大赛结硕果
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代表团勇夺4金7银5铜,彰显了学校的实力。奖牌的荣光,并非偶然之功,而是学校多年来系统性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坚持“战略融汇、路径融通、产教融合、德技融铸”,构建现代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所结出的硕果。
战略融汇:顶层设计引领育人新格局
学校党委精准把握职业教育战略定位,强化顶层设计,将技能大赛定位为驱动教学改革与内涵发展的核心引擎。学校建立常态化研究机制,将大赛所映射出的技术前沿、标准变迁与产业需求,系统性地转化为“教学改革攻坚清单”。该清单成为全校教学改革的路线图与时间表,形成了“大赛出题、教学答题”的闭环联动。在资源配置、经费投入与政策激励上,所有举措均优先服务于改革清单的落地与成果转化,切实将赛事的“偶然”胜利,转化为学校整体教学实力的“必然”提升,为高水平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路径融通:打造三阶递进育才新路径
学校以赛为引,对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等核心要素进行系统性重构,创新构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水平技能人才育训“三阶路径”。
基石阶段:青蓝相继,铸牢技艺根基。学校全面深化中国特色学徒制“师带徒”模式,将企业专家、行业大师请进课堂,将技能大赛的考核标准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学生以“学徒”身份,在“双导师”手把手地指导下,锤炼岗位核心技能。无论是精密操作,还是服务流程,都在高强度、标准化的实操训练中,将“零失误”的极致精度内化为职业习惯,为大赛胜利筑牢了坚实的根基。
淬炼阶段:赛场砺能,锻造硬核实力。通过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行业复杂案例,再造教学场景,让学生直面生产一线或服务现场的“真实战场”。无论是解决产线上的突发故障,还是应对服务中的复杂投诉,学生都以系统性思维进行团队协作与综合决策,实现其从单一技能执行者向能够独立担当的“现场工程师”的关键跃升。
卓越阶段:研创驱动,成就拔尖匠才。学校鼓励组建跨专业、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团队”,其核心任务是直接承接来自合作企业的真实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课题。这些源于产业一线的“真问题”,经过教学转化,既成为探究式教学项目,又构成了备战技能大赛的“秘密武器”与“准赛题”。学生与校内外专家并肩作战,在解决无标准答案的复杂挑战中,深度激发创新潜能,完成了从“技术应用者”到“价值创造者”的关键蜕变。
产教融合:激活服务区域发展动能
学校秉持“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人才链服务创新链”的理念,与百余家行业龙头企业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共生体。学校将大赛作为技术攻关的“练兵场”,并将企业的真实技改项目作为备赛训练的“准赛题”,形成了“以赛促研、以研助产、以产哺赛”的良性闭环。这一模式,不仅将育人成果高效转化为服务区域经济的现实生产力,更探索出一条“教育、产业、人才、创新”四链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
德技融铸:文化浸润培育时代新人
学校将技能大赛的备赛参赛过程作为立德树人的“大思政课”,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与“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时代风尚融入育人全过程。通过强化对选手的心理引导与人文关怀,培育其不畏困难、沉着应变的意志品格。获奖选手不仅是技能领域的标杆,更是学校“德技并修”育人成果的鲜活体现,其成长历程极大鼓舞了全校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信心与决心。
学校高度重视大赛成果的辐射效应与系统转化。大赛涌现出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被迅速沉淀为可更新、可迭代的优质教学资源库,使“崇尚技能、学习技能、享受技能”成为校园新风尚。由此,形成了“大赛引领—成果反哺—文化蔚然”的良性生态循环。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