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等学校:
按照《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具体要求,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启动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实验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安排,经学校申报、会议评审、实地考察并公示无异议后,“数字经济与产业创新实验室”等10家实验室入选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实验室建设试点,现将名单予以公布,并就有关建设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建立联合机制。牵头高校要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高效联动的联合机制,明确实验室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完善运行管理制度。协同单位要深度参与实验室规划、研究任务实施及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创新合力。
二、突出特色方向。各实验室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注重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深度合作及与理工农医学科的交叉融合,开展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研究,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科研方向,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转型,建成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教学科研咨政并重的高质量创新平台。
三、注重人才培养。实验室要重视科学普及,有条件的要面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学生开放,引导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水平,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更好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四、加强保障支持。对获批立项试点建设的实验室,省教育厅将给予每个牵头高校20万元的联合启动经费。各牵头高校应根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每年支持不少于100万元的建设经费,并提供必要的政策及保障,积极营造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强化跟踪管理。各高校要紧贴自身实际,强化实验室日常管理和运行成效跟踪,确保实验室建设与实际需求相结合,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省教育厅将定期组织专家对实验室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实验室健康有序发展。
2025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