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教育局:“三名”聚力 师德为魂 培育壮大教育领军人才队伍
近年来,新乡市教育局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充分发挥“新乡师德先进群体”示范作用,深入实施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三名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已培育省级名校长30名、省级名班主任24名、省级名师731名,累计获省级以上师德荣誉22项。
打通成长通道,构建人才攀升体系。坚持“多渠道引进、精准化储备”策略,三年累计招聘教师6355人,其中研究生学历占比9.5%,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占比42.1%,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在此基础上,聚焦“三名”人才培育需求,分类构建“科学、清晰、动态”的攀升体系,做到早期发现、重点培养、有效激励。针对名师队伍,出台《新乡市市级名师遴选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遴选—培育—认定—考核—辐射”五位一体培养模式,搭建“校级骨干—县级名师—市级名师—省级名师—中原名师”五级梯次通道,明确教学成果、承担课时等十大类考核指标,确保优者多得、能者上前。针对名班主任队伍,构建“省—市—县—片—校”五级联动体系,以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为引领、市级工作室为骨干、县级工作室为基础、辐射片区工作坊与校本研训,形成全域覆盖、梯次衔接的班主任成长共同体。针对名校长队伍,优化考核方案,将学校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作为校长评价、调整岗位的重要依据,创新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新机制,全市评选出一级校长50名,二级校长136名,三级校长618名。
搭建本土平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成立“三名工程”卫水联盟,打破区域壁垒和校际界限,打造本土化的交流平台、培训体系、竞赛机制,实现思想碰撞、实战练兵。完善多层次的研讨平台。搭建“千人校长大会”“名师研讨会”“名班主任研讨会”“名校长研讨会”“我向专家汇报”等系列优质平台,外邀高校教授、省部级专家讲解前沿教育理论,内请本土“三名”人才分享治学经验;同时针对“特殊学校如何做好家校共育”“如何做好初中阶段优秀生培养”等非共性但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月月有主题的“切块式”小研讨,破解教育难题、寻找办学方向。打造系统化的培训体系。统筹实施“国培”“省培”“市培”“县培”和“校本研修”,全市年度支出培训经费2000余万元,用于支持教师培训1.8万人次,其中省级以上培训达1.2万人次。市级层面常态化举办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主任素养提升培训、市级名师培养对象培训等系列培训,近5年已累计培训新校长近800名、市级以上名师及骨干教师近6000名。构建本土化的竞赛机制。完善以赛促教机制,连续8年举办新乡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依托赛事培育出一批顶尖人才。
推动资源下沉,实现群体共同提升。以工作室深度培育骨干、名师下沉基层、全域涵养师德师风为抓手,系统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基层流动,实现从“个体卓越”到“群体优秀”的跨越。工作室深度引领培育。实行“工作室带骨干、骨干带新人”的孵化模式,通过师徒结对、名校跟岗等方式,年均培育省、市级骨干教师1000余名,建成省级名校长工作室2个、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19个、中原名师工作室27个。名师下沉辐射基层。开展“百位名师进千校”专项行动,组织省市名师与薄弱校结对帮扶,年均开展送教下乡、示范教学200余场;开展“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年均开展10场,受益基层教师5000余人。筑牢师德根基。组建“新乡师德先进群体报告团”,开展巡回报告20余场,上万教师受益。出台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将师德规范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内容,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新乡市教育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