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四个聚焦”打造“铁军” 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忠诚不倦、挚爱学生、率先垂范”辅导员队伍建设理念,在统筹谋划、平台赋能、发展支持、担当作为上下功夫,着力打造政治坚定、本领过硬、奋进有为的铸魂育人“铁军”。
聚焦统筹谋划,建好育人队伍“支撑柱”。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等工作全局谋划,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专题研究部署工作。成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党委领导、宣传、学工部门统筹、相关部门协同、学院具体实施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体系;成立学生工作委员会,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建立健全学生工作联系机制,推进思政教育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把辅导员作为管理干部队伍的“后备军”,明确专任教师职称评定、管理干部职务晋升中学生工作经历要求,有计划做好辅导员队伍储备培养,按照1:200的师生比例选优配强辅导员队伍,不断优化调整辅导员队伍结构,确保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层次、有梯队、不断流。以实施《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办法》为总牵引,围绕岗位设置、人员选聘、培养发展、评价考核、条件保障等,出台《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辅导员岗位职级管理办法》《辅导员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办法》《兼职辅导员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文件,不断加大政策供给,构建辅导员队伍建设“1+N”制度体系。
聚焦发展支持,打造队伍建设“强引擎”。树立重视、关心、支持辅导员工作的鲜明导向,完善专职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设立辅导员专项培训经费,建立健全辅导员岗前培训、专题培训、骨干培训、全员培训“四维四进”培训体系,不断完善“新上岗—成长型—专家型”的进阶式、全周期培养模式。落实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要求,开展专职辅导员职级聘任工作,已聘任12名二级(副处级)辅导员、30名三级(正科级)辅导员、44名四级(副科级)辅导员;持续完善辅导员职称评价机制,实行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畅通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注重全面考察辅导员的工作实绩、思想表现、育人实效等方面情况,引导辅导员全身心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设立辅导员岗位津贴,根据辅导员相关工作考核情况进行发放。出台《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双重管理”机制,突出政治坚定、工作实绩、育人实效、作风优良的工作标准,在职务职级晋升、岗位调整、选派挂职等评价考核中,突出学生评价、日常工作业绩导向。支持辅导员在职攻读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积极选聘优秀辅导员到党政机关、高校、基层挂职锻炼,学校3名辅导员被选派为省派驻村书记、工作队员,鼓励辅导员干事创业、拓宽工作视野,确保“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聚焦平台赋能,厚植职业发展“新沃土”。坚持个体发展与团队发展相结合原则,围绕辅导员“年度人物培育”“素质能力大赛竞技”“科研素养提升”三项团队建设,成立辅导员职业发展训练营,面向辅导员开展进阶式专项能力培育,通过组建分类发展团队,强化系统化培育、提供个性化支持。坚持“理论+实践”并重并行,鼓励支持辅导员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及学术研究活动、申报省部级思政课题,持续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辅导员工作优秀论文、辅导员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学生工作优秀品牌、资助工作研究课题等“五品牌”和“321读写”工程、素质能力大赛、辅导员培训等素质提升“三训练”建设。探索辅导员名师成长成才之路,开展“卓越计划”辅导员工作室培育,创建21个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发挥辅导员工作室专业人才“孵化器”作用,打造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工作团队。大力选树培育优秀辅导员典型,近年来,1名辅导员荣获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获批1项国家级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2人荣获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获批省级辅导员名师、心理健康教育名师、青年宣讲名师工作室各1项;3人荣获河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获评河南省高校优秀辅导员、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专家各2人;4人荣获河南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特等奖,2人荣获中国教育电视台高校辅导员联盟辅导员素质能力训练营“突出表现奖”。
聚焦担当作为,筑牢学生成长“安全线”。抓实抓细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辅导员“月例会”、副书记“双周例会”、辅导员“工作沙龙”等机制,不断完善辅导员走访宿舍、听课看课、谈心谈话、下沉社区、值班值守等日常工作制度,新入职辅导员全部入住学生社区,专职辅导员常态化夜间驻楼值班,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完善辅导员队伍流动机制,从制度上明确专职辅导员工作服务年限,保证辅导员任期内至少带满一届学生,全程陪伴成长。针对学生日常管理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先后出台《四级零报告制度》《晚签到制度》《假期学生安全管理规定》《宿舍安全检查管理办法》《宿舍长访谈制度》《主题班会制度》《家校联系制度》《特殊学生“一生一档”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组合拳”,助力辅导员成长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行家里手。创新开展“千名干部”联系学生工作,制定《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实施办法》《班主任“四年一贯制”聘任管理办法》等一线工作制度,书记、校长带头深入一线联系学生班级,校领导、处级、科级干部共计654人联系学生班级;遴选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覆盖全校658 个班级,多措并举构建领导、思政、管理、专业力量等多元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