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这一杯,敬自己”最近这句话成为网络热梗,引起无数人共鸣,在青春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是主角,敬那个在成长道路上熠熠生辉的自己。今天,和我们一起听河南高校学子那些闪闪发光的故事。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2024级学生彭诗童
敬自己,在学习路上从来没放弃自己。一路走来,让我最自豪的是我一步步踏实的脚印。我并不聪明,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总是慢半拍,好在我早早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我选择用勤奋缝补。数学不好,我就使劲做题;框架不懂,我就自己梳理,一本又一本手写笔记的诞生,从眼睛垂直掉落到练习册上的泪水,是我不放弃、踏实的灵魂。
我们不要太早的放弃自己,未来有无限可能。或许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很难,但比现状好一点一点都不难;或许我们都不够聪明,但请努力尝试,给自己一个向上的机会。
敬自己,感谢昨天的我为今天的我的付出,感谢没有在读书期间早早放弃自己的我。希望大家都能够怀揣勇气与决心去拥抱昨天与明天的自己。
笔记
河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022级学生张元博
每每回望青春成长路,大一暑假那场奔赴洛阳伊川的支教经历,总如星火般熠熠生辉。作为宣传队员,我的镜头始终聚焦在支教的核心——课堂。我曾静静伫立在教室后门,捕捉学生们凑在课桌前,目光紧紧追随着老师粉笔轨迹的专注神情,那些亮晶晶的眼眸里,盛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我也蹲在课桌旁,记录队友们弯腰辅导时的身影,他们指尖轻轻划过课本,耐心讲解每一个知识点,细碎的阳光落在他们认真的侧脸上,构成了最动人的画面。
这段经历让我真切感受到记录的意义,它让我得以深入观察并理解这片土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不仅是知识的光芒,更是对未来的憧憬;队友们的每一次俯身,都是对乡村教育最朴实的耕耘。这份沉甸甸的收获,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的方向,我将继续关注乡土中国的变迁,做一个不忘初心的见证者与记录者。敬那个在伊川教室里,用心捕捉希望与耕耘、为乡村未来留存真实印记的自己。
实践团成员为学生辅导
课堂上同学们举手回答问题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智慧林业2023级学生肖梵
当现代五项信物在2024年现代五项世界锦标赛闭幕式上郑重传递,望着各国运动员眼中的光,我忽然想敬自己,敬熟记52国国旗的自己,敬在赛场用英语从容答疑的自己,更敬在2024年现代五项世界锦标赛中突破舒适区的自己。
作为农林类高校学子,我曾以为成长只藏匿在试验田里,这一次的志愿经历却让我触摸到另一种璀璨的成长。
在这项国际赛事中,我的工作岗位是体展及颁奖组,主要负责颁奖典礼相关事宜。赛事期间,我用对讲机实时同步赛况,确保二十余场颁奖零差错。深知自己代表着中国青年开放自信的形象,所以我始终目光坚定、未曾退缩。当收到外国友人感谢信时,泪水终于决堤,原来敬自己,是敬每一次在压力中的坚持,敬每一刻勇于突破的胆识。
青年的舞台从无边界。未来,我将带着这份自信与担当回到专业领域,让志愿精神的种子在山川田野中生根发芽。
敬每一滴在农大奋斗的汗水,敬每一次跨越文化的握手,更敬那个敢于挑战、终于遇见更大世界的自己。
作为志愿者代表参与传递现代五项信物
现代五项信物
赛事结束后为选手去除号码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物流管理2024级学生王旭格
九月的风裹挟着陌生的气息撞进宿舍时,我正对着摊开的课表发呆。第一次独自选课的手忙脚乱,社团面试时卡壳的自我介绍,深夜对着高数题掉的眼泪,都成了大一最初的注脚。
是辅导员在办公室泡的那杯热茶,让我敢把“不知道未来在哪里”说出口;是室友悄悄放在桌角的糖,和那句“你讲PPT时眼睛在发光”;是图书馆里并肩刷题的身影,让孤单的夜晚有了温度。我如今再看,那些碰壁的时刻都长了翅膀,专业课笔记攒成厚厚的册,社团活动里开始独当一面,甚至能笑着给新生讲选课技巧。
站在大二的门槛回望,我最该敬的是那个没放弃的自己,敬你在迷茫里跌撞,却始终朝着光的方向;敬你把眼泪酿成糖,让每个脚印都成了勋章。
新的故事要开始了,带着满身星光,继续走吧。
班委竞选
向班级同学介绍自己
信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学2024级学生武佳艺
书桌玻璃板下仍压着高三的错题本,泛黄纸页上的红批注,是我青春最珍贵的注脚。二模数学成绩公布那天,我躲在操场角落掉泪,但晚自习时依然把错题一道道抄录解析。此后每个午休雷打不动地请教老师,每个周末与演算题为伴。那些在台灯下与公式较劲的夜晚,那些反复验算后豁然开朗的瞬间,让我明白:坚持不是口号,而是把每一步都走实的勇气。
如今回望,那些被习题填满的日夜早已超越考试本身——它们教会我与焦虑共处,在挫折中锻造韧性。未来求学路上,我愿带着这份错题本赋予的踏实: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在志愿服务中传递力量,永远敬那个不放弃的自己,敬所有不被辜负的晨昏,更敬始终向前的人生每一步。
商丘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学院动物科学专业2024级学生孙慧
两年前的夏天,高考成绩公布的那一刻,我与梦想的大学失之交臂。失落与迷茫像盛夏的暑气,裹得我喘不过气,我默默收起原打算准备卖掉的书本,推掉报过名的驾校,辞去暑假工,踏上了复读的旅程。
复读的日子里,我把错题本翻到卷边,每天迎着晨光背诵知识点,伴着星光整理错题。第二年盛夏,当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所有的汗水都有了归宿。我不仅考上了梦想的大学,还顺利进入了喜欢的专业。
如今在大学里,我不仅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还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锻炼了自己多方面能力。如今站在新的起点,我计划跟着老师参与相关课题研究,用专业能力助力农业发展,把这份不放弃的信念传递给更多人。
参加课外活动,雷锋月宣讲雷锋精神
复读时的笔记本
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蒋家琳
青春路上,我曾徘徊怯懦,直到那一次勇敢尝试,我才明白,青春的斑斓画卷,终究要以勇气为笔,亲手勾勒。犹记初入大学时,性格内向的我拿着辩论赛报名表犹豫不决,但我告诉自己,唯有尝试,才能打破边界。此后备赛的日子于我而言宛如一场自我博弈,大量查资料、写稿子、模拟辩论,甚至站在台上时,手心的汗珠、声音的颤抖,我都记忆犹新。当我最后一句话落音,台下掌声响起的那一刻,激动、喜悦、感慨交织在一起,我看到了突破自我后全新的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那场比赛我们虽未夺冠,却让我赢得了直面失败的从容和敢于在众人面前发声的底气。未来,我会带着这份尝试的勇气,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光。敬自己,敬那个有勇气一往无前的自己。
参加辩论赛
洛阳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024级学生魏熙瑶
十八岁之前,我不停地否定自我,直至我如同剥洋葱一般,开启了重新认识自我的历程。
大一的时候,我拿着融媒体中心的报名表,在报名桌前踌躇不定;在河洛义教组织的面试过程中,我还会因为当众讲话而发抖;我常常钻研专业课,一直到晚上十点才肯回寝室......冬日,天色转瞬便暗沉下来,这浓重的黑暗让我恍惚觉得,我的未来会被层层迷雾遮蔽,陷入无尽的晦暗之中,可是,我战胜了这些恐惧和挑战。
敬自己的坚定,自从加入融媒体中心,结识了优秀的同学,让我得以进步;敬自己的勇气,使自己顺利参与义教,还成为学校实践活动团队的负责人,并为下一年的义教增添新鲜血液;敬自己的拼搏,使我的专业课成绩名列前茅。
一重山有一重山的错落,我有我的平仄,我终于学会了欣赏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所有。
河洛义教下乡授课过程
融媒体中心工作图
郑州商学院会计学院2024级会本3班会计学学生陈佳惠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这一杯,敬自己。”这句热梗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尤其是身处青春赛道的我们。
大学时光,是一场盛大的成长冒险。课堂上,我们为了一个学术观点与老师同学激烈探讨,那些绞尽脑汁的思考,是知识沉淀的基石;社团里,从筹备活动时的焦头烂额,到活动成功举办后的欢呼雀跃,每一次挑战都让我们学会团队协作与责任担当;实习期间,初入职场的懵懂与碰壁,都化作了如今面对困难时的沉稳冷静。
青春的舞台上,我们是绝对的主角。也许曾在迷茫中徘徊,在挫折前落泪,但这些经历都是成长的勋章。那些熬过的夜、洒下的汗、咽下的委屈,共同勾勒出青春最独特的模样。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年纪,我们勇敢地尝试,大胆地犯错,坚定地前行。
敬那个在成长道路上一路拼搏、熠熠生辉的自己,敬每一步都算数的青春。
2025届毕业生晚会
2025年郑商校庆21周年线下活动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特殊教育2022级学生丁舒怡
2023年末,我踏上郑州市域高校毕业生就业求职技能大赛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河南省赛校内选拔赛的舞台。十月中旬,指导老师“邀请”我参赛。因学业与校内活动我不得不断断续续地备赛,甚至萌生退意,幸亏有老师的悉心引导,帮助我深入挖掘自身优势与赛事内核,重燃信心。
比赛日,我携报告着正装步入赛场,心情忐忑地登上舞台。面对满场观众与评委老师,我深吸一口气,便以口语结合手语自信开场,展现独特优势。然而最后几页的生涯规划阐述略显仓促,只剩下倒计时30秒,我强压紧张飞速掠过PPT结尾,那一刻心跳如鼓。所幸答辩环节,因对职业思考成熟、规划内容烂熟于心,我得以从容应对,悄悄松了口气。最终,我取得了二等奖的荣誉。
回望备赛点滴,“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的信念已深植心田,破土发芽。在师长和行业前辈的指引下,我的职业蓝图愈发清晰。
敬自己,那个守护热爱的赤诚灵魂,那个面对跌倒依然倔强爬起的自己,那个专注投入镌刻生命独特纹理的自己。
郑州市域高校毕业生就业求职技能大赛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河南省赛校内选拔赛个人比赛现场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023级学生郭田钰
初入大学时,我被校融媒体中心展位上的相机和无人机深深吸引,怀着憧憬递交了报名表,经历过面试、笔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我成功加入。
但是真正融入后才发现,工作远不止拍摄那么简单:独立联系采访、主动邀请校园人物配合拍摄……每一项任务都在推动内向的我走出舒适区。起初我屡屡却步,话到嘴边又咽下,后来由于“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加上搭档的鼓励,我开始慢慢尝试,从一句“同学,你好”开始,到后来能够流畅地沟通拍摄细节,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种走出舒适区的新奇感。
校融媒体中心的这段经历,让我对青春有了更为独特的感受——它不只是一段年华,更是一种始终突破自我的状态,从退缩到从容,每一次“向前一步”都在重塑着我。敬这场让自己破茧成蝶的蜕变,青春正好,愿我们一直步履不停。
参加校融媒体中心新学年见面会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院小学语文教育2405班学生刘子涵
今年夏天是个特别的夏天,我以助教老师的身份,走过了一段独特的旅程。
工作前几天,我的任务是学习资深教师的讲课方式和批改作文。过了三天,我上讲台讲课时还是特别紧张,但每当我想到孩子们对知识渴求的眼神,听到他们喊“助教老师好”时,所有的紧张都化作了动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我比其他人都更努力些。
接下来几天,在孩子们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我一个人在教室将备好的课反复讲,将这当成真正的课堂,在课下也对工作群里所有的课件都反复琢磨。到了第二天上午,我深吸一口气,刚开始讲时手心微汗,声音发紧。随着讲课的深入,我慢慢地适应了这种感觉,进入了状态,将自己备好的内容条理清晰地讲述了出来,讲完课后,我内心特别满足。这个夏天,我在他们身上学会了勇敢——原来站在讲台的另一边,能看见如此不一样的风景。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备考教资,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学为人师,行为师范。我们要向前看,努力向前走,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是花开的伏笔。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商贸物流学院2024跨境电商2班学生辛家琪
青春是带着青涩的探索,成长则是在挫败中慢慢打磨的过程。大一上学期,我怀着对新媒体的好奇,报名校融媒体中心运营部招新,顺利入选后却陷入困境:我既不懂推文排版技巧,文字表达也显稚嫩,连同步发布的微博都常因“话题不精准”“语言无吸引力”被退回,看着同组同学轻松完成推文,我既焦虑又不甘。但我没选择退缩,排版弱,就找学长要教程,熬夜对比不同模板的版式逻辑;文字差,就反复修改段落,拿着稿件请老师提建议;微博运营不会,就分析校园热门话题,学习如何用短句和表情符号调动互动感。从调整推文字体间距,到琢磨微博话题标签,每一个细节都慢慢打磨。
如今,我已能独立完成 “推文撰写+排版+微博同步发布” 全流程,甚至能策划校园活动的微博互动话题。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成长从无捷径。未来,我计划系统学习新媒体运营知识,尝试结合热点做微博话题策划,用更鲜活的形式传递校园声音,让每一份坚持都成为成长的勋章。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智能制造学院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学生聂灿林
我总记得第一次面对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时的无力感——线路像乱麻,程序报错红了一片。那个暑假,我选择留在闷热的实训室,每天对着设备反复调试。为什么坚持,因为我知道,技能短板只能用汗水来补。
无数个深夜,我在PLC程序里一点点抠逻辑,在机械臂的轨迹里找精度。失败过,急躁过,但从未想过放弃。正是那段日子,让我从省赛走向国赛,更让我明白:青春没有白走的路,所有笨拙的摸索都是成长的烙印。
未来,我将继续深耕智能制造领域,用技术打磨精度,用创新突破边界。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长征,我的战场在实训台、在赛场上、在车间里。敬那个不服输的自己——是你用螺丝刀和代码,拧紧了人生的无限可能。
国赛获奖
敬在炽热青春里野蛮生长的自己,亲爱的同学们,一重山有一重山的错落,你亦有你的平仄,无论何时做自己,铮铮青草,绝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