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医药大学:下好“三手棋” 助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河南医药大学求是精进、抢抓机遇,下好党建引领、改革驱动、文化赋能“三手棋”,将改革成果转换为立德树人的实效,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
党建引领,走出发展新路
党的领导是高校办学治校的最大政治优势。2022年,河南医药大学响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号召和要求,实施全面深化改革,以党建引领优势强力推进一揽子改革工程。
提纲挈领。聚焦服务群众、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大刀阔斧破体制、动“筋骨”,顶层设计深化改革“大棋盘”;立柱架梁、落子布局,抓铁有痕推进落实,开辟创新发展“新赛道”;把牢办学治校、人才培养政治方向,健全并加强党的领导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形成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举纲张目。学校党委示范带头、二级和三级党组织响应落实,锚定创新完善现代化医科大学体制机制,重点实施“六项措施”,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深化“院办校”改革、实施“三制三中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人才引育改革,并以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巡查督查等为抓手强化过程管理监督,推进各项改革落地。
改革驱动,厚植育人沃土
河南医药大学以改革驱动发展内生动力,推动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厚植育人沃土。
深化改革重教学强专业。学校“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师为主体”推动改革,创新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深化科研导师制和科研创新班建设,完善书院育人体制,开办菁英医师班,实施PBL等教学系列改革,构建与学校发展相适配的现代化大学治理体系。目前学校开设39个专业,拥有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
深化改革重学科强平台。学校推进学科间交叉融合、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结合,集中力量建设优势学科、打破壁垒共建科研平台。聚焦智能医学、生物制药等领域强化专业和学科建设,新建数理医学院、智能医学工程等一批学院和专业。
深化改革重引育强师资。河南医药大学在改革中实施人才强校规划,开展“3158”人才工程,加快形成配套的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等;优化人才评价体系,涵养良好人才生态。30余名高层次人才,一批海内外青年博士先后加入学校。目前学校本部专任教师博士占比达5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约45%。
深化改革重开放强创新。学校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开展以博士生联合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与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开展联合科研和师资培养等;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南洋理工学院等联合开展国际名校交流,组织本科生参加培训和短期研学;举办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修复国际高峰论坛、国际免疫学论坛等国际会议。学校还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合作建设国内首个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与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新乡市人民政府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常州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就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签署合作协议。
文化赋能,强化基础支撑
打造文化育人新高地。学校在全面改革中坚持贯彻文化育人理念,加强校史文化的建设,凝练出“求是 精进 求新 超越”的新时代学校发展精神,形成学校核心价值体系;设计校园标识系统,建设师生和校友荣誉体系等,讲好学校故事、赓续红色精神,全方位激活精神文化的育人效应。
文化育人启智润心,文化建设护航“安全”。该校面向师生两个层面实施6S精益管理,落实“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管理核心理念,构建覆盖理论学习和规范操作的文化育人体系,规范引导师生从根本上养成安全行为素养。
开展一揽子“环境优化工程”,不断提升校园环境育人综合能力。学校争取国家财政专项建设资金,新建了图书信息楼、教学实验楼,计划建设学生宿舍,建成校史馆、人体科学馆等育人文化场馆;实施校园景观提质改造工程;改造升级学生宿舍、餐厅、浴池,优化改造操场、室内外篮球场和网球场等场馆设施,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更加温馨便捷。
(河南医药大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