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心向党,筑梦健康” 郑州健康学院解剖组胚党支部在健康中国建设中践行使命担当
一、背景介绍
郑州健康学院(原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组胚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4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是首批河南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人体解剖学》、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河南省核蛋白医学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病理学》的建设主体。2024年获批建设第二批河南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入选首批河南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解剖组胚党支部作为多个省级课程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主体,肩负着培养卫生健康服务人才的重任,在新时代党建与教育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医学教育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健康事业,成为党支部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医学教育专业性强、学生未来职业责任重大的特点,党支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结合办学特色,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模式,致力于打造医学类卫生健康特色教育品牌。
二、主要做法
(一)构建“1234”党建育人新模式
以立德树人为1个核心,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2者深度融合。打造3加平台,将学院资源充分融会贯通:“党建+教学团队”,组建协同育人队伍,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人才;“党建+学科建设”,革新教学理念,建设精品课程;“党建+社团”,开展健康科普和医疗慈善活动,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责任感。同时,以政治思想引领、课程思政、教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为4大着力点,构建“党支部书记+党员教师+教师+学生协会+学生党员+学生”六级联动体系,打通党建与教学、科研、学生成长通道。
图1党支部“1234”工作法
(二)拓展联建联学路径
积极构建五条联建联学路径,与政府、企业合作营造育人环境;与三甲医院、企业深化医教协同;联合行业协会谋划师生职业发展;与兄弟院校、社区共享优质医学资源;深入中小学、社区开展健康科普。通过多维度合作,实现党建与业务全方位、深层次融合。
图2党支部联建联学路径
三、工作成效
(一)人才培育摇篮,地方卫生健康服务人才的“孵化器”
党支部坚持“以德为首,以德为魂,德术双馨”的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为地方卫生健康事业持续输送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近三年来,党支部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技能比赛奖项3项、省级技能竞赛奖项8项,在中国解剖协会和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多次获得绘图和模型设计制作大赛及科普奖项。办学40年来,为社会培养了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乡村医生·最受关注乡村医生”“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国优秀共青团”等荣誉的扎根于基层的医疗卫生人才,为河南省基层卫生和健康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健康教育先锋,区域卫生健康文化传播的“先遣队”
为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及《健康中原行动(2020—2030年)》,将健康教育融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备扎实健康素养和传播能力的卫生健康服务人才队伍,师生们走进社区、中小学校等,举办“健康大讲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科普活动(图3),节假日联合附属医院开展义诊,为居民提供血压、血糖等检测服务,有效提升了公众健康意识及中小学生的健康素养。在世界卫生日、全国爱牙日等重要节日,党支部联动疾控中心等相关机构,通过分发宣传材料、举办健康主题文艺演出等途径,广泛传播健康知识。同时,党支部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国家智慧职教平台以及各类社交媒体,定期推送健康科普内容,并邀请专家在线互动答疑,构建起一个覆盖线上线下的健康教育网络。其中,线下每年精心策划并组织15余场医学健康小课堂及研学活动,惠及人群超过800人次,支部党员教师被聘为郑州市科普专家3名,党支部书记和党员教师被小学聘为“健康辅导员”和“健康教师”。目前党支部覆盖陇西小学先锋路校区、二七区培育小学等健康教育课程等授课指导,承办了50多所学校生命健康研学活动。党员教师还积极参与多项由学校承办的“国培计划(2024)”专题培训项目《校医》培训班、应急救护知识师资培训班和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师师资培训班等。这些举措有力提升了校园卫生教育的师资力量,为师生的健康福祉以及地方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3 党支部“大手拉小手”生命奥秘研学活动和康复医院雷锋月活动
(三)健康调研聚合力,地方卫生事业建设发展决策的“智囊团”
党支部开展20余项关于地方居民健康状况、医疗资源分配以及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调研课题,为健康行动提供了精准指导,为政府部门和健康产业企业等相关机构提供科学决策和咨询服务。还联合河南省老年科学协会,组织医疗专家前往焦作市修武县基层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健康行”义诊活动(图4),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帮扶和业务指导,有效提升其诊疗水平。
图4“助力乡村振兴健康行”义诊活动
(四)老龄应对做典范,区域卫生健康技术创新的“发动机”
率先响应人口老龄化战略,创建二七区老年健康学院,组建老年健康职教集团并举办年会,构建老龄化应对新格局。党支部依托医学分子中心、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调控国际联合实验室、老年疾病防治等科研机构与赛诺特公司和郑州赛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开展核蛋白医学基础研究、疾病诊断与防治新技术的研发,进行基于核蛋白的疾病诊断、治疗等技术攻关研究。近五年,团队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2个,承担省级科技项目6项,发表SCI论文11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5篇。2024年医学分子中心获批为“河南省核蛋白医学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区域卫生健康技术创新持续注入动力。
四、经验启示
(一)党建引领是关键
将党建工作贯穿医学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全过程,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各项工作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二)融合发展是核心
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实践育人、教育服务等深度融合,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实现协同发展。
(三)服务社会是目标
立足医学专业特色,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在服务中培养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同时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实现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郑州健康学院解剖组胚党支部的探索实践为医学类院校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在未来的工作中,支部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不断创新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