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铸魂,麦秆织梦——郑州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 2025-08-05 10:16【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
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以党建引领激活非遗传承的时代生命力,近日,工商管理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走进濮阳市单拐村聂氏麦秆画工作室,开展沉浸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活动。此次活动以党建为舵、非遗为舟,在传统技艺与红色初心的碰撞中,构建起党建引领下“文化传承接力赛”的育人新场景。
活动伊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聂远征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聂氏麦秆画的历史渊源与制作工艺。作为起源于明宣德年间、历经十六代传承的文化瑰宝,聂氏麦秆画不仅承载着五百余年的民间智慧,其独创的“毛毛刺”粘贴工艺(将麦秆劈至发丝般纤细逐根粘贴)与获国家发明专利的圆雕麦秆工艺,更彰显着中华工匠“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精神内核。
麦秆画制作
实践环节,师生党员以象征中华精神图腾的“龙”为创作主题,在聂老师指导下完成麦秆画作品。党员师生们手持麦秆,在“劈、烫、贴、粘”的精细工序中,体悟着“一根麦秆映初心”的坚守——作品中龙的昂扬姿态,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新时代党员“勇担传承使命”的精神写照。最后,聂老师挥毫题写“中华第一龙”,寄托着非遗传承人对党员青年“以匠心守初心、以传承践使命”的殷切期望。
“中华第一龙”
“青春铸魂,麦秆织梦”活动合影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到校园党建的育人实践,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始终以“党建红”引领“文化兴”。此次活动既是一次“行走的党课”,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课”,通过“听红色非遗故事、做匠心传承使者”的沉浸式体验,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文化传承优势,让师生党员在触摸非遗温度中筑牢信仰之基,为培养“懂文化、有担当、能传承”的新时代党员队伍写下了深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