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郑州大学承办的“与爱同行,青春如歌”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采用线上直播形式,带领全省高校师生解锁“爱”的密码,线上观看终端数量达17.4万,点赞量达24.9万,线下全省高校师生分别集中、自行观看学习。
今天,和我们一起来看我省高校师生的收看情况和教师们的学习感悟。
收看情况
河南医药大学组织师生收看学习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组织师生收看学习
洛阳师范学院组织师生收看学习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组织师生收看学习
郑州美术学院组织师生收看学习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师生收看学习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组织师生收看学习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组织师生收看学习
河南物流职业学院组织师生收看学习
南阳科技职业学院组织师生收看学习
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组织师生收看学习
信阳科技职业学院组织师生收看学习
周口智慧能源职业学院组织师生收看学习
学习感悟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石昊星
此次“与爱同行,青春如歌”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如同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引导工作有了更深入的感悟与全新的启发。
公开课中关于爱情的探讨,关于校园恋爱中常见的发生矛盾如何处理、选择伴侣容貌和心灵哪个更重要、如何看待异地恋、恋人如何相处、怎么看待发朋友圈、消费AA制六个困扰话题背后心理机制的解读,让我意识到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的重要性。爱情是青春中美好的一部分,但很多学生在面对爱情时,往往缺乏正确的认知和处理方式。作为辅导员,我应以朋友的身份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用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帮助他们分辨爱情中的问题,学会理解、包容与尊重,树立健康的爱情观,让爱情成为他们成长的助力,而非阻碍。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持关爱学生的理念,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业,更关注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用爱陪伴学生成长,为他们的青春之路点亮明灯,助力他们在大学时光里收获知识、实现梦想,谱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心理辅导员师瑞丹
观看“与爱同行,青春如歌”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后,我深受启发。公开课聚焦大学生情感成长的核心需求,通过科学理论与互动实践结合的形式,将抽象的恋爱心理学转化为具象的生活指南。针对学生常见的情感困惑问题,公开课深入剖析其心理机制,引导学生跳出表象思考本质,尤其强调“爱是依恋的根基、需求的动力、青春的赞歌”这一核心理念,为青年树立了积极健康的恋爱观。
公开课对“暗恋”“网恋”“失恋”等典型情感状态的解读极具现实意义:既鼓励学生勇敢追求情感联结,也理性分析网络情感的特点与风险;在应对失恋问题时,更从情绪接纳、自我认同到行动重建提出阶梯式建议,赋予学生切实的情感修复能力。这些内容不仅切中学生情感教育的盲区,更传递了“爱需要学习与实践”的成长型思维。
在之后的工作中,我将结合公开课内容引导学生建立平等、尊重、理性的情感交往模式,助力他们在亲密关系中实现自我成长与人格完善。
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部辅导员平一凡
此次公开课通过校园版“非诚勿扰”创新课堂,以沉浸式互动探讨大学生恋爱心理,通过矛盾处理、择偶标准判断、异地恋选择等场景,生动呈现依恋类型差异,并将斯滕伯格“爱情三元理论”融入行为解析,直击情感教育盲区。同时,揭示网恋滤镜风险与失恋心理重建路径,为破解现实情感困境提供科学框架。
通过观看学习此次公开课,我认识到引导学生建立成熟爱情观至关重要,可从辅导员角度展开以下三项工作:一是结合直播案例解析依恋理论,帮助学生识别自身情感模式;二是借鉴斯滕伯格“爱情三元理论”,组织“爱情要素”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理解亲密、激情与承诺的平衡;三是针对异地恋、消费分歧等共性问题,设计情景沟通工作坊,提升学生矛盾解决能力,助力他们在爱中学会成长。
周口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郝小芳
本期“与爱同行,青春如歌”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旨在加强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价值观,培养健康的情感交往能力。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爱情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是一堂解锁“爱”密码、赋能青春的关键课。
公开课围绕大学生常见的恋爱观问题,采用真心问答的形式,通过男女嘉宾的提问和回答,对同学们的人格类型进行分类描述。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对爱情进行了详细阐述,带领同学们去认识爱、大胆爱、爱上爱。
此次公开课,不仅为学生心灵注入爱的能量,也使我对今后教育教学深受启发。我将结合公开课所学所感所思,持续深耕“爱”的教育,护佑青春繁花绽放,助力学生拥有健康、美好的爱情。
新乡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工办副主任谢德地
通过“与爱同行,青春如歌” 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的学习,我收获颇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爱情观方面的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与感悟。
公开课中,主讲教师指出大学生在恋爱中常常会出现理想化对方的情况,将对方过度美化,而一旦现实与想象产生落差,便容易引发矛盾与困惑。公开课传递出一个重要观点:好的恋爱关系应是双方共同成长、相互成就的。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让他们明白恋爱固然美好,但不能以牺牲自我为代价。
此次公开课,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把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开展更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洛阳理工学院电力电气工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副主任于冲冲
本次“与爱同行,青春如歌”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深刻点明,大学生恋爱关系不仅是情感体验,更是人格塑造与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关键环节。公开课精准聚焦大学生在恋爱中普遍存在的情感焦虑、沟通不畅、边界模糊等痛点,科学回应了青年情感发展的迫切需求。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此次公开课,充分体现了对青年学子心理健康与全面成长的深切关怀,为我们一线辅导员提供了权威而宝贵的育人资源。
此次公开课的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引导学生建立正确恋爱观须聚焦核心能力建设:一要破除情感焦虑,强化自我认同,帮助学生理解“爱人先爱己”的真谛,减少因盲目依赖带来的情绪波动;二要锤炼沟通技巧,鼓励学生以真诚与尊重表达情感、倾听彼此,化解误解;三要明晰情感边界,教导学生懂得在亲密中保有独立人格与适度空间,特别是要清晰识别并勇于拒绝不当要求,学会保护自我权益。这些能力是抵御情感风险、构建幸福关系的基石。
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积极转化公开课精华,在常规谈心谈话、主题班会中融入科学婚恋观引导,以真实案例和情境模拟提升教育的感染力;重点加强预防性教育,对潜在风险早识别、早干预;强化朋辈互助力量,支持心理委员、优秀学生骨干发挥“身边榜样”作用。我们将以更专业、更温暖的陪伴,助力青年学子在爱情与学业的交响曲中谱写昂扬向上的青春乐章。
郑州经贸学院心理健康教研室专任教师吴双双
通过观看“与爱同行,青春如歌”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我对大学生恋爱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公开课以校园版“非诚勿扰”等新颖形式,结合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生动解析了恋爱中的情感焦虑、沟通障碍等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我认识到,健康的恋爱观不仅是情感发展的基础,更是人格完善和社会适应的关键,爱不仅是依恋与需求,更是成长与幸福的源泉。面对恋爱困惑,我们要让学生懂得有效沟通、管理情绪,平衡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同时,公开课对暗恋、网恋、失恋等问题的科学分析,也帮助学生了解如何理性对待情感问题,勇敢追求爱,也要学会在挫折中成长。
今后,我将引导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恋爱关系,培养健康的情感交往能力,让青春在爱与成长中绽放光彩。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水利工程学院辅导员王辉阳
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在7月14日晚与学生共同收看了“与爱同行,青春如歌”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公开课以校园版“非诚勿扰”情景模拟展开,主讲教师即时拆解男女嘉宾的问答,把“沟通—边界—情绪”三条线讲得既生动又透彻。我深刻体会到,学生恋爱焦虑背后往往是自我认同与关系技能的缺位。只有把爱情教育与价值引领、学业指导同频共振,才能真正助力学生“人格成人”。
下一步,我将把公开课中的经典片段以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在班会、主题班团日中组织讨论,并联合心理健康中心开设“恋爱沟通实验室”,用角色扮演、同伴辅导等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表达需求、尊重差异、守护底线,让青春的歌声因理性与温柔而更加动听。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职心理教师孙维
“与爱同行,青春如歌”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以校园版“非诚勿扰” 的互动形式拉开序幕。角色扮演里藏着相处的智慧,观点交锋中显露出认知的差异,即兴问答间碰撞出理解的火花——这里没有枯燥的理论,只有对爱的科学解读与温情探索。
从矛盾处理到消费观念,从异地相处到社交分享,那些缠绕青春的恋爱困惑,都在公开课上被细细拆解。同时,此次公开课还让我们意识到:数字化时代的爱恋,藏着情感投射与自我敞开的密码,指引着从线上走向现实的路径。面对失恋,同学们不妨先接纳悲伤,给情绪一个出口;别因一次错过否定自我,多看见自身的光芒;更要行动起来,重掌生活的节奏。
这堂课教会我们:爱是依恋的港湾,是成长的动力,更是青春里最动人的旋律。它让年轻的心懂得,爱不仅是两情相悦,更是懂得尊重与理解,学会情绪的安放,筑牢幸福的根基。在这里,每个人都在解锁“爱”的密码:爱不是终点,而是让生命向上生长的力量。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文心书院学生发展科科长王祥蕰
“与爱同行,青春如歌”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以校园版“非诚勿扰”的新颖形式展开,让我眼前一亮。公开课中,主讲教师探讨“能否接受异地恋”的问题,展现出学生在情感维系与现实距离间的思考,这提醒我在工作中要引导学生增强沟通与信任,提升应对情感挫折的能力;“恋爱中的AA制”话题,涉及学生价值观与相处模式,我意识到要帮助学生树立理性恋爱消费观,避免因金钱问题产生矛盾;“容貌与心灵孰重”直击恋爱观核心,我深知引导学生重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此次公开课为我提供了更贴合实际的育人视角与方法,我会将所学运用到学生恋爱观引导中,通过主题班会、个别谈话等方式,助力学生树立健康恋爱观,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梁川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本次“与爱同行,青春如歌” 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让我受益匪浅。公开课紧扣大学生恋爱心理痛点,对情感焦虑、沟通障碍等问题的剖析既专业又贴合实际,为日常教学提供了鲜活案例与科学方法。
课后,我深刻意识到,恋爱观教育需融入人格培养与社会适应指导。未来,我将结合公开课理念,在教学中强化边界感建立、情绪管理等实用内容,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形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此次公开课也为集体备课提供了新思路,后续的工作中,我会联合同事梳理教学重点,让健康恋爱观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成长动力,助力他们平衡爱情与学业,收获充实的青春时光。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马彦锋
爱情,是大学生群体高度关注的话题,年轻的心灵对爱情充满好奇与向往,渴望了解爱情、探索爱情、体验爱情。作为辅导员特别是负责心理健康的专职教师,如何加强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价值观,培养健康的情感交往能力也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
刘慧瀛老师在公开课上生动的案例和科学的教学方式为我今后的心理工作打开了思路。特别是在学生爱情受挫后,情绪波动大容易出现危机事件时的解决办法,有效且实用。如首先,允许自己悲伤,给情绪找一个出口;其次,不要因为一次恋爱否定自己的价值,多去寻找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最后,行动起来,重新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与爱同行,帮助学生掌握应对恋爱困惑的技巧和方法,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在爱里找到向上生长的力量。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王梦柯
“与爱同行,青春如歌”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以校园版“非诚勿扰”的形式开展,开篇即以“发生矛盾后你们会如何处理?”“你认为外貌重要还是心灵重要?”“你是否可以接受异地恋?”等直击心灵的现实问题切入,瞬间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这些看似简单的提问,实则精准锚定了大学生恋爱中最典型的困惑点。通过恋爱关系中常见的问题,自然过渡到专业的心理学理论阐释,深入剖析了不同的依恋类型,以及对学生恋爱关系的影响。这让我深刻感受到,对“爱”的教育绝不仅仅是技巧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基础。
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本次公开课将抽象的心理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学生情感痛点的工具,为我未来的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丰富的素材。它让我更加意识到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进行科学、温暖、接地气的恋爱观引导是何等重要。我将把这次学习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在校园里播撒更多关于“健康之爱”的种子,陪伴和引导青年学子们在青春的旋律中,学会爱、懂得爱、收获爱,最终实现学业与情感的和谐发展,为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而幸福的情感基础。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专职辅导员杨苹
本次公开课以“发生矛盾你们会如何处理矛盾”“你认为容貌重要还是心灵重要”“你们可以接受异地恋吗”等问题,以问答的方式展开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这些困惑和迷茫,增强应对恋爱困惑的技巧和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相处方式,建立稳定的感情。
此次公开课帮助我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在今后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升情绪管理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积极应对恋爱中存在的情感焦虑、沟通障碍等问题,也为我们辅导员老师明晰了育人工作的新方向。通过学习,我对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健康恋爱关系、怎样更好地管理情绪及如何平衡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有了更深感悟。未来,我将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一对一谈心谈话、倾听“树洞”、心理沙龙等形式,持续关注同学们在恋爱与情感方面的需求。
河南推拿职业学院教师倪燕鹏
观看“与爱同行,青春如歌”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后,我对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有了更深的实践思考。公开课中校园版“非诚勿扰”式情景模拟环节尤为亮眼:三位男生对“发朋友圈频率”“相处模式”“AA制”的不同选择,与女生最终的“不选择”形成强烈对比,直观展现了恋爱中价值观差异的普遍性。
作为心理教师,我特别认同主讲教师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升华——恋爱本质是归属与爱的需求,但其前提是自我认知与尊重需求的满足。这个情景模拟环节确实巧妙,把抽象的恋爱观和需求理论变得生动易懂。
公开课后,我已整理该环节案例,计划在团体辅导中复刻情景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情感选择背后的自我需求”。未来,我会更注重用生活化场景解析理论,让学生明白:健康的爱情,始于认清自我,终于共同成长。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掌握应对恋爱困惑的技巧和方法,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建立健康幸福的亲密关系,愿每个学生都能在爱里找到向上生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