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践初心 医教融合谱新篇——郑州健康学院解剖组胚党支部“医心向党,护航少年”系列党日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 2025-08-04 17:51【浏览字号: 来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河南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郑州健康学院解剖组胚党支部在党支部书记李娜同志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医学专业优势,以“医心向党,护航少年”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与二七区先锋路小学党支部开展深度联建联学,构建“党建+科普+服务”新模式。2024年10月至2025年6月期间,将医学知识与小学自然科学课程深度融合,累计开展健康科普活动15场,开发标准化课程14课时,培训河南省校医20名,服务师生1000余人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科学防线,将高校资源转化为服务地方教育发展的强劲动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贡献了高校智慧与力量。

党建引领践初心 医教融合谱新篇——郑州健康学院解剖组胚党支部“医心向党,护航少年”系列党日活动纪实

  一、党建引领:双带头人擎旗,打造医教融合“红色引擎”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战斗堡垒。解剖组胚党支部是河南省第二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单位,首批河南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党支部书记李娜同志作为“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坚持“党建业务双融双促”理念,将党支部建设与医学教育、科普服务紧密结合。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深化党员教师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使命的认识,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党员先锋队。

  创新联建机制,凝聚共建合力。2024年10月,党支部与先锋路小学党支部启动共建联学活动,建立健康科普工作站,签订《联建联学合作协议》,构建“高校党支部+小学党支部+地方教育局”三方联动机制。二七区教育局王丽阳主任评价:“此次合作是党建引领下区域教育资源整合的创新实践。”党支部书记李娜受聘为“健康辅导员”,15名党员教师受聘为“健康指导教师”,推动科普服务常态化、制度化。

党建引领践初心 医教融合谱新篇——郑州健康学院解剖组胚党支部“医心向党,护航少年”系列党日活动纪实

  践行强国使命,彰显高校担当。解剖组胚党支部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医学教育资源向基层延伸。李娜书记带领团队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开发《青少年健康素养课程体系》,构建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三生教育”健康服务品牌,弥补了小学健康教育的不足。

党建引领践初心 医教融合谱新篇——郑州健康学院解剖组胚党支部“医心向党,护航少年”系列党日活动纪实

  二、专业赋能:党员教师先锋行,激活健康科普“神经末梢”

  科普课程“精准化”,对接成长需求。解剖组胚党支部围绕小学生“小眼镜”“小胖墩”“小焦虑”“小豆芽”等健康痛点,针对性设计“分层分类”课程:低年级开设以《我从哪里来?》《我的身体》等趣味课程启蒙生命教育;中高年级开设《脊柱侧弯防治》《怎样预防近视》《糖尿病预防》等专题,强化健康管理能力。形成个性化健康计划的健康小课堂,指导学生从饮食、运动、情绪三方面制定健康方案,获评“校级精品科普课程”。

  教学形式“立体化”,点燃科学兴趣。党支部创新健康科普教学法,崔晓希老师用VR技术模拟血液流动;陈绍锋老师组织学生拼装眼球模型,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参与率达100%;杨璞老师设计“听音辨乐器”互动游戏,深化护耳知识。

  服务范围“全域化”,辐射基层社区。党支部以小学为基点,拓展服务半径。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多项由学校承办的“国培计划(2024)”专题培训项目《校医》培训班、应急救护知识师资培训班和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师师资培训班等,提升校园卫生教育的师资力量;开展系列健康科普活动15场,发放《家庭健康手册》500余份,包含“膳食金字塔”“居家运动指南”等实用内容,带动500余个家庭改善高盐饮食习惯;开展“21天健康打卡”活动,家长与孩子共同记录睡眠、运动数据,活动参与家庭中,82%养成了早餐不缺席的习惯,推动“小手拉大手”健康行动;走进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口腔健康筛查,为留守儿童建立《牙齿健康档案》,龋齿干预率达75%;赴澍青医专康复医院康养中心等举办“慢性病防治讲堂”,节假日关爱老人等多项公益活动;开设红医向阳“健康科普微课堂”云端延伸,惠及偏远地区学生。

  三、育人实效:师生协同共进,书写服务地方“青春答卷”

  解剖组胚党支部以“强国行”专项行动为指引,将专业优势转化为育人实效。

  小学生:从“健康盲区”到“自主管理”。四年级学生王乐乐运用课堂所学,纠正了全家“高盐饮食”习惯;脊柱侧弯筛查中,95%的学生掌握了自检方法,早期干预率达100%。

  大学生:从“专业学习”到“社会担当”。党支部组织医学生成立“健康科普志愿队”,以“党建+专业+服务”模式推动医学人才培养。教师党员带领学生开展健康科普创作与实践,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能力,在奉献中强化使命担当。团队成果显著:学生党员马天聪的“糖尿病预防”科普课广受好评;学生在中国解剖学会赛事中获绘图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健康科普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志愿者累计服务超2000小时,教师党员李娜、侯小丽、李建华获评“郑州市科普专家”。该实践实现了党建育人与专业培养的深度融合,助力医学生成长为兼具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的健康传播者。

  地方发展:从“资源下沉”到“生态共建”。“医心向党,护航少年”的项目经验被二七区教育局推广至2所中小学,带动郑州健康学院与3家基层医院签订实习基地协议,促进人才本地就业。

  四、累累硕果:双带头人工作室的“三力模型”

  以党支部为纽带,形成了党建引领“向心力”,打通高校与地方资源壁垒,实现“1+1>2”效应;将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课程,实现了专业服务“战斗力”,用“小切口”解决“大民生”问题;通过“支部带党员、党员带学生、学生带社会”的链条式服务,形成了育人实践“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健康中国建设,需要从娃娃抓起。”解剖组胚党支部以省级“双带头人”工作室为平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高校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党支部书记李娜表示:“我们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化校地合作,让党旗在健康科普一线高高飘扬!”未来,党支部计划联合更多基层单位,构建“健康教育共同体”,为培养新时代健康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