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落实《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25-2027年)》等文件要求,全面提高全省高校思政课教研室主任的政治素质、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2025年度全省高校思政课教研室主任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7月10日至12日,2025年全省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研室主任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举办。此次会议由洛阳理工学院、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习概论”分教指委承办,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刘吕红工作室、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侯丙孬工作室协办。
160余位“习概论”教研室主任们围绕这门课建设的重难点、创新路径,深入研讨、畅所欲言,凝聚力量、共同进步,接下来,和我们一起直击现场。
开班仪式
7月11日,2025年全省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研室主任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仪式举行。
开班仪式现场
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教材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陈凯,洛阳理工学院校长丁梧秀,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习概论”分教指委主任委员、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出席会议。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习概论”分教指委委员、各高校“习概论”教研室主任、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会议。开班仪式由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继军主持。
陈凯强调,要深刻认识“习概论”课在高校思政课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着力构建科学完备的教材与教学体系,让“习概论”课切实成为铸魂育人的关键依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习概论”课在各门思政课中的核心作用,以课程建设引领思政教育改革创新。他表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同样不容忽视,要以第四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为契机,扎实做好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工作,大力实施教学能力提升行动,打造高素质师资梯队。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程中,要致力于形成学段紧密衔接、协同发力的育人良好格局,全方位提升“习概论”课程育人成效,为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筑牢坚实思想根基。
洛阳理工学院校长丁梧秀致辞
丁梧秀简要介绍了洛阳理工学院的基本情况,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持续推动学校“1+20+X”课程思政建设模式走深走实。她表示,洛阳理工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加强与其他院校的学习交流,同时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培训保障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习概论”分教指委主任委员,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讲话
刘吕红表示,此次培训班的主题筛选、方案设计等一系列内容,经过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习概论”分教指委委员反复讨论,最终确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展开,探讨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思政课。她强调,此次培训的目的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思政课教师,进而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更好地为学生解疑答惑。
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继军主持
专题讲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树荫
王树荫从科学内涵、体系构成和历史定位三个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体系化学理化阐释。他表示,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把握其发展性;要用联系的观点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把握其整体性;要用辩证的思维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定位,把握其创新性。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习概论”分教指委主任委员,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主持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重要论述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郑会霞
郑会霞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擘画了河南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强调了河南在全国中重要战略地位,明确了河南现代化发展的重点任务。她详细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重要论述的目标要求、价值立场和实现途径,介绍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侯丙孬工作室负责人、洛阳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侯丙孬主持
“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习概论”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志友
林志友系统阐述了一堂好课的五个标准: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根本前提,必须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逻辑性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要求教师构建严密的论证体系;学理性是课程内容的核心支撑,需要体现深厚的理论功底;生动性是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要善于运用鲜活案例和多样形式;育人性是最终目的,要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习概论”分教指委委员、黄淮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继伟主持
主题研讨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如何有效融入思政课
主题研讨现场
研讨嘉宾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路娟
王路娟通过介绍六个注重,即注重文化自信的理论阐释、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注重课堂教学的实践延伸、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注重学生正确文化观的养成践行、注重教师文化素养的锻造提升,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讲话精神有机融入到课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概论”教研室主任刘刚
刘刚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到的“现代制造业”“自主创新”“高质量发展”等关键词与“习概论”课程重要章节内容紧密对应和高度契合。他分享了河南理工大学“习概论”课程组的做法,即紧扣“培根铸魂”的育人使命,结合大学生学科专业实际,课前准备阶段,做到真讲、讲真;课中实施环节,做到真教、真学;课后拓展时期,做到真做、真信,构建“(课前)理论研讨—(课中)模块教学—(课后)实践转化”的全过程育人体系。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概论”教研室主任张涛
张涛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有关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传承的重要讲话精神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习概论”课教学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第一时间将其准确无误、深入浅出地融入“习概论”课。一是要深研细悟讲话精髓,明确融入理论根基和目标指向;二是要精准对标教材内容,找准理论契合点与教学落脚点;三是要创新多元融入路径,确保教学形象生动与具体可感。
黄淮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习概论”教研室主任魏永强
魏永强围绕2025年5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洛阳龙门石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从两个方面分享将其有效融入“习概论”课的教学实践:一是找准融入点。鼓励青少年从小树立文化自信、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找准教材对应章节,这是有效融入的前提。二是用好融入的方式方法。以龙门石窟考察案例贯穿教学,结合重要讲话精神深化讲解教材内容,设计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这是有效融入的关键。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习概论”教研室主任耿丽敏
耿丽敏通过“一主三辅四提升”的方式,系统地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教学,即以思政课课堂教学为主,以校园、社会、网络为辅,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她强调,在抓好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结合思政课理论教学内容,分专题开展实践教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与认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专家点评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习概论”分教指委委员、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常素芳工作室负责人、开封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常素芳
5位教研室主任从多层次、多维度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的理念思路、路径方法,或宏观审视、或微观聚焦,在“及时融入”“精准融入”“恰当融入”“立体融入”“多元融入”“特色融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开展了务实而独特的探索,为广大思政课教师探索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思政课开拓了思路,提供了范例。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习概论”分教指委委员、河南省高校青年宣讲名师刘培培工作室主持人、商丘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培培主持
示范观摩课
示范观摩课环节,思政课教师们立足课堂,紧扣“习概论”课课程目标,展示扎实的教学功底,点评专家进行细致指导。
教师代表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宋宁
宋宁聚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根据“是什么-何以必要-何以可能”的逻辑,用苏联解体的前车之鉴为引,从理论根基、历史镜鉴和现实观照三个维度重点论证其必要性,让学生深刻理解“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真经”、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北斗”,引导学生明白坚持这一制度的战略意义。
擎旗奋进新时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同之道
郑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琼
王琼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青年现实关切(就业、AI挑战等),聚焦三大核心内容:第一,战略布局演进。第二,内在协同逻辑。第三,变与不变的辩证。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的寄语激励学生,并创新布置AI辅助绘制“四个全面”思维导图作业,鼓励学生将青年思考与国家战略深度链接。
专家点评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习概论”分教指委委员、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余保刚
余保刚从三方面进行点评:第一,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宋宁、王琼两位教师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教学内容条理清晰、逻辑连贯。第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互动性和创新性。两位教师采取了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层层递进、抽丝剥茧,语言准确、逻辑清晰。第三,教学设计的合理性。课程的整体结构合理,各部分内容的安排较为科学,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理论纵深。二是深入关注学情。三是优化教学设计。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习概论”分教指委委员、郑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范会平主持
教师代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信”从何来?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振豫
刘振豫围绕“为什么能够做到文化自信”这一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展开讲述。通过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洛阳龙门石窟时的重要讲话,引导学生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充分认识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通过近代史回顾、红旗渠精神和北斗精神的阐释,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党领导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通过案例分析和新时代发展成就的介绍,引导学生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王雨
王雨从党和人民关系的角度出发,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纪实,剖析两代共产党人对“江山”的理解,点明“打江山、守江山”的含义。她重点论述“为什么守的是人民的心”:一是人民在一个国家的地位是由这个国家的政权性质决定的;二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其中贯穿从“兰考之问”到“兰考之变”的案例。最后,王雨结合学生参加的思政课展演活动,以时代楷模为榜样引导学生明确为人民服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专家点评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习概论”分教指委委员、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彤
孙彤认为,刘振豫老师紧扣文化自信,以“泡泡玛特”作为切入点,极具时代感和吸引力,精准捕捉了青年学子的兴趣点,拉近了理论讲授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进而围绕三个方面对三大文化资源进行阐释,内容扎实,逻辑清晰。王雨老师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维度进行层层解读,将理论深度、地域实践与青年使命有机融合,结合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提升了吸引力和课堂温度。孙彤建议,两位教师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凝练授课语言,精准教学案例,以增强理论阐述的彻底性和说服力。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习概论”分教指委委员、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炜烨主持
会场内氛围浓厚,学员们认真听讲。
学员认真学习
分组研讨
7月11日晚,“习概论”教研室主任们分组进行深入研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结班仪式
7月12日下午,2025年全省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研室主任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结班仪式举行。
结班仪式现场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习概论”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志友作总结讲话
林志友表示,2025年全省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研室主任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宗旨,达到了预期目的。他从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一是感谢。感谢主办、承办、协办各方对本次培训班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二是相信。相信每一位学员在本次培训中都收获满满和显著提升。三是希望。希望各位教研室主任能够将所学成果分享给其他教师,让学习的成果践行于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中。
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习概论”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苗国强主持
结业仪式上,各小组代表作总结发言。
第一组发言代表
郑州西亚斯学院“习概论”教研室主任赵园园
赵园园认为,此次培训内容充实、针对性强,为“习概论”课教学提供助力。培训中,王树荫、郑会霞、林志友等专家的讲座,分别在思想体系化、河南工作相关论述解读、“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等方面带来启发;五位教研室主任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三进”展开研讨;分组讨论汇聚一线经验;示范观摩课提供了教学样板。她表示,将与同仁深化成果转化,将所学融入教学实践;深耕河南实践,开发特色教学案例;强化协同联动,提升区域课程水平,共同讲好新时代思政课,担负铸魂育人责任。
第二组发言代表
中原工学院“习概论”教研室主任刘红涛
刘红涛表示,本次培训内容充实、形式多样、节奏紧凑,是一次政治上的“再淬火”、理论上的“再升华”、业务上的“再精进”。他从四方面概括此次培训:一是强度,专家授课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厚重扎实的学识、清晰准确的表达,为课程守正创新提供了思想保障。二是高度,授课要站稳政治立场,真正做到讲政治、讲大局、讲规律、讲担当。三是深度,榜样示范引领,用极具感染力的课堂展示,展现了新时代思政课的应有样态。四是温度,此次培训是一场思想碰撞、情感交融的“盛宴”,拓展了教学思路,提升了教学品质。
第三组发言代表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习概论”教研室主任朱永刚
朱永刚介绍,小组成员围绕“当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中如何把实践教学落实到位,促进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主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热烈的研讨。各位教研室主任分别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和“习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做法和成果,以及瓶颈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他表示,通过这次系统培训,收获颇丰,接下来要充分发挥好教研室主任的牵头作用,把课讲好,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第四组发言代表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习概论”教研室主任张菁觃
张菁觃表示,此次培训让自己对“习概论”课有了更深的理解。王树荫的讲座有助于深化对“习概论”科学内涵、体系构成和历史定位的认识,明白思政教育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精髓;郑会霞的分享为课堂融入河南特色指明方向;林志友的讲座有助于自己反思教学,在教学中注重逻辑与积累。四位教师的示范课展现了精心设计与理论案例巧妙的结合。未来,她将深耕理论、丰富方法,提升教学能力,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第五组发言代表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习概论”教研室主任郭亦佳
郭亦佳认为,培训中,王树荫关于课程架构和逻辑的解读,让她对课本逻辑更清晰,明确教学时要帮学生搭建知识体系;郑会霞分享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使她认识到理论与地方实际紧密相连,应将河南发展实际融入教学内容;林志友提出的思政课“五性”,即政治性、逻辑性、学理性、生动性、育人性,为她指明了方向。此外,主题研讨和示范观摩课环节,也让她明白了思政课教学要守正创新。
第六组发言代表
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习概论”教研室主任高明
高明从三方面分享心得:一是个体层面,需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通过研读经典、钻研创新理论,以透彻学理回应学生,引领其感受真理力量。二是群体层面,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师需达成共识,要找准课程知识连接点、把握资源切入点、对接学生需求点,推动课程与技能的培养融合。三是基层教学组织层面,目标是将“习概论”教研室建成成长共同体,通过教学研究和情感托举,提升整体能力,助力立德树人。
合影
培训结束后,参会学员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接下来,一起看看他们都有哪些感悟和收获。
心得感悟
要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理论,提升课堂感染力,关键在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教学,让文化力量成为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根基。
第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和内在价值,用生动的故事和案例,让学生明白这些文化元素如何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同时,要讲清楚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过程与丰富内涵,让学生理解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第二,要讲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连续性和发展性,强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以及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样学生才能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体会文化魅力,感知价值导向。第三,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根据不同学段和学科背景调整教学策略,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课程互动、小组讨论等多样化教学方式传递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价值立场,厚植家国情怀。
总之,讲透思政课理论、提升文化感染力,需要把文化力量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文化滋养中成长,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的目标。
河南中医药大学
“习概论”教研室主任田晨旭
此次培训形式丰富、内容扎实,专家讲座、主题研讨、分组研讨、教学展示,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在专家讲座中,王树荫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他强调要用发展眼光、联系观点和辩证思维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体系与定位,让我意识到学习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记忆,而要深入探究其内在逻辑。郑会霞的讲座为我讲好“习概论”课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教学中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使教学内容更贴合地域实际。林志友的讲座使我对讲好“习概论”课程有了新的认知,他强调讲好思政课要做到“五性”,即政治性、逻辑性、学理性、生动性、育人性。主题研讨环节,各教研室主任剖析学情,深耕教材,创新方法,给予大家许多启发。分组研讨中,同仁们围绕多个议题深入交流,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困惑点展开热烈讨论,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持续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育人实效,真正做到把思政课讲对、讲真、讲深、讲活、讲好。
商丘工学院
“习概论”教研室主任钱孟
此次培训形式多样,既是一次理论武装的深化之旅,也是一次教研能力的淬炼之行。作为“习概论”教研室主任,我深受启发,收获颇丰。
专家讲座引领思想高度。王树荫的讲授启示我们,讲好“习概论”课,绝不能停留在概念复述,必须深入挖掘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提升教学的学术深度和思想穿透力。郑会霞则为我们提供了理论联系省情实际的绝佳范例,其鲜活的案例与精准的解读,展现了如何将宏大叙事转化为接地气的育人资源。
互动研讨碰撞智慧火花。主题研讨和分组研讨环节,为全省同仁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大家坦诚交流困惑、分享经验、探讨路径,在思想碰撞中凝聚了共识,也为我解决教研室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诸多真知灼见。
示范观摩课启迪教学创新。两场高质量的示范观摩课,直观展现了优秀同行如何将精深理论转化为生动的课堂实践。其精巧的教学设计、有效的互动策略,以及对理论热点的精准把握,为我们优化教学模式、提升课堂吸引力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间”。
此次培训是“加油站”,更是“动员令”。我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带领团队深植理论沃土,扎根中原大地,用心用情把“习概论”讲出真理的味道、信仰的力量,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中原学子贡献全部力量。
永城职业学院
“习概论”教研室主任冯士艳
2025年度全省高校思政课教研室主任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是我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政课教研室主任专业化成长,切实发挥好思政课的关键作用,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坚实保障,不断开创我省思政教育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