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贸学院:打造“四链联动+五力并举+五创融合”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郑州经贸学院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扎根中原大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聚焦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三大领域,创新构建了“四链联动+五力并举+五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以“四链联动+商融共创”的专业发展模式、“五力并举+多元融合”的通识教育体系、“五创融合+六大体系”的创新创业体系为核心,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理论与实践、通识与专业的深度融合。
一、四链联动+商融共创:专业与产业双向赋能
“四链联动+商融共创”的专业发展模式,即“产业链—专业群链—课程群链—能力链”四链贯通的联动机制;以新商科为主体的商工结合、商艺结合的商融共创的专业发展模式。
产业链与专业群链深度锚定。依托河南省和郑州市重点产业链,面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打造工科类、商科类、艺科类三大专业集群,形成与区域产业高度匹配的智能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群、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群、财务金融专业群、商务管理专业群、设计类专业群五大专业群。
课程群链与能力链双链协同。贯通专业群与课程群,通过整合相关课程,形成知识体系的连贯性与递进性,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认知结构;能力链则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通过课程群链的设计,能力链得以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逐步实现,能力链的需求又反向推动课程群链的优化与调整,形成动态平衡。
二、五力并举+多元融合:通识与专业交融共生
以三个产业链群和三大专业集群为导向,打破学科壁垒,深度融合各类教育资源,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管理力、创新力、审美力、思辨力、沟通力等“五力”核心能力,精心搭建五大板块的通识课程体系,实现通专融合与理实结合,完成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最后一公里”,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围绕管理力、创新力、审美力、思辨力、沟通力这五大核心能力,精心设置系列课程与实践活动,打破了传统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界限,强调“多元融合”,将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修养、商业管理以及创新创业等多个领域知识有机融合,形成跨学科的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五创融合+六大体系:双创教育深融实践与突围
构建“一条主线+五创融合+六个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深层次融入全过程贯穿。“一条主线”即目标,彰显学校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高质量。“五创融合”即路径,根据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推进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赛创融合、政校企融合。“六个体系”即抓手,围绕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教学体系、实践平台体系、学科竞赛体系、文化氛围体系建设开放共享链条闭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营造包容活跃敢闯会创的创新创业氛围。
郑州经贸学院目前已与三个产业领域内150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助力产业升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郑州经贸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