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科技学院:“驻楼党员工作室” 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2025-06-30 17:55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郑州科技学院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打造“驻楼党员工作室”,将其作为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关键支点。通过体系筑基、清单驱动、品牌塑形,推动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最小单元”,有效激活了社区育人内生动力,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党建引领育人新路径。


  一、体系筑基:织密网格,贯通组织末梢


  学校以构建全覆盖、强联动的组织体系为根本,筑牢“驻楼党员工作室”运行基础。


  “五纵”贯通,强化组织覆盖。建立“学校党委领导—党委学生工作部引领—学生社区党支部支撑—学院学生党支部细分—党员宿舍挂牌亮身份”五级纵向贯通体系。实现院系党建与社区党建“双向互通、职能互补、相互协作”,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学生社区的有效覆盖与活力激发。


  “三横”联动,实现功能覆盖。突破传统院系专业限制,在学生社区灵活组建功能型党支部,依据社区特色和宿舍分布划分党小组,设立实体化运行的“驻楼党员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配备4—5名党员,设负责人1名,形成“党支部书记—支委—工作室负责人”三级联动机制。该模式充分发挥了工作室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有效实现了“一个典型带动一片、一个标杆引领一群”。


  二、清单驱动:精准服务,构建浸润场景


  学校以“三张清单”为抓手,将思政育人融入社区生活场景,实现精准滴灌。


  “阵地建设清单”营造氛围。改造升级宿舍楼空间,打造集“党员活动室+润心文化园+党建长廊”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区。精心设置“红色读书角”“团团书吧”等特色场景,使社区公共空间成为思想引领、心理滋养、文化浸润的主阵地。


  “师生服务清单”暖人心。发挥工作室“下沉一线”优势,联动社区学业导师、思政教师、朋辈力量,畅通学生诉求反映渠道。建立常态化谈心谈话机制,精准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筑牢支部堡垒“前哨站”。


  “特色服务清单”显担当。设立“党员书柜”“阅报栏”等学习园地。深化“党员帮扶计划”,按月推出“四个一”品牌活动(理论讲堂、读书沙龙、成长把脉、师生零距离),激发党员服务热情,在实践中锤炼党性、彰显担当。


  三、品牌塑形:凝练模式,输出育人经验


  学校聚焦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育人品牌,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三维融合,思政浸润立体化。阵地活学,开发“社区微党课”“春雨杯红色经典诵读”等特色活动,将思政元素融入日常。矩阵强音,工作室牵头编撰党建通讯、经验材料,借助主流媒体扩大宣传覆盖面。数智赋能,依托省级思政教育体验教学基地,融合红色文化与智慧技术,实现精准思政。


  先锋领航,成长护航全程化。学校党委统筹推进“党员帮扶计划”,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与“党员责任区服务”双轨并行模式。工作中聚焦学生核心需求,精准落实涵盖“思政引领、劳动实践、平安守护、学业指导和暖心关怀”五个维度的实事清单。同时,构建帮扶成效考核评价链,将帮扶成果与党员日常评价及长远发展深度挂钩,形成闭环管理机制。


  模式输出,辐射效应显著化。学校目前已建成7个标准化“驻楼党员工作室”试点,通过党建引领“一站式”社区建设,实现了思政工作“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贯通。“党员帮扶计划”累计覆盖学生千余名;年均举办“四个一”品牌活动百余场,参与学生超万人次,有效激发了社区内生动力。一批批在工作室历练中成长的优秀党员,毕业后积极投身国家基层建设、创新创业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郑州科技学院 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