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切实提升象湖片区高校心理咨询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6月25日,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路晓英工作室和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翟秀军工作室联合开展郑州象湖片区高校心理咨询个案研讨与督导活动。
郑州象湖片区高校心理咨询个案研讨与督导活动现场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黄鹏,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樊红燕、翟秀军、路晓英工作室主持人,以及来自郑州13所高校的40余名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参加活动。活动特邀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院教授王瑶进行案例督导。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陈犁主持此次活动。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黄鹏
黄鹏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他强调,高校心理工作者是学生心灵成长的重要守护者,面对学生日益复杂多元的心理需求,心理工作向精微处探索、朝深邃处抵达和心理咨询师专业能力的精进尤为重要。他希望大家能够坦诚分享、深入研讨,将收获转化为更专业、更温暖的实践行动,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陈犁主持
个案呈报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路晓英工作室主持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路晓英
路晓英结合工作实例,聚焦因个体成长和发展中的人际关系敏感而带来的中度焦虑、抑郁情绪的个案进行分享,并将个案的背景、发展、挑战及困惑逐一呈现。
专家督导
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院教授王瑶
王瑶在听取个案呈报后,引导与会人员分享感受、提出疑问作为该案例督导的切入点。她从咨询目标的设定、来访者的成长背景、问题评估依据、咨询结案标准,以及咨询过程中可优化之处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剖析。
交流研讨
与会人员围绕案例的思考方向、侧重点以及实践方法展开了深入讨论与分享。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翟秀军工作室主持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翟秀军
翟秀军认为,路晓英老师呈报的案例说明咨询工作开展得扎实、规范且富有成效。这既得益于咨询师的专业功底和共情能力,也离不开学校领导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关于咨询评估环节,她建议整合多种评估方式,在现有的个案评估基础上,可以科学选用多个标准化量表(如《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作为补充。
河南测绘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寿纪玲
寿纪玲肯定了咨访关系的牢固性及咨询师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她从来访者困扰的形成可能原因出发,提出可以结合来访成长过程中社会大环境背景信息作为补充分析视角。针对案例中家庭相关信息的收集,她提出,这既可能是深入探讨人际问题的需要,也可能反映了来访者希望解决家庭问题的信号。
郑州工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谷洋帆
谷洋帆对案例中咨询技术的运用表示肯定,并分享了自身在开展类似咨询工作中的经验,即通常会建议来访者先就医评估是否存在精神疾病,再据此开展相应的心理工作。同时,她谈到对咨询中断(如假期)现象的看法,认为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的依赖感,在因假期中断被“拒绝”后,有时反而能激发来访者解决问题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学副教授姚恩菊
姚恩菊表示,咨询为来访者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环境,并成为其安全感的来源之一,这是咨询得以持续多次进行的重要因素。她关注到来访者在家庭互动中存在肯定角色,并思考这种互动关系对于来访者是否同样安全。此外,她就咨询结案标准提出了自己看法,认为咨询结案过程中的前后测评估并非结案的必需条件。
现场心理咨询师认真学习
王瑶逐一解答了大家的疑惑,并对分享的内容进行了精准点评和专业指导。她深入剖析了问题本质,为大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思路和方法。
本次活动是郑州象湖片区高校协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重要实践,通过真实案例的深度研讨和专业督导,有效促进了咨询师理论知识的转化应用及反思能力的提升,为解决工作难点、提升片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郑州象湖片区各高校将持续深化此类专业交流机制,常态化开展案例研讨与督导,不断锤炼队伍,切实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共同守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