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全省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要求,规范和指导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开展2025年度高校春季学期思政课“大听课 大调研”活动。
根据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2025年度高校春季学期思政课“大听课 大调研”活动安排,4月24日-25日、5月6日、5月13日,以郑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冰为组长的第九调研组先后到河南工业大学、黄河交通学院、郑州财经学院、焦作大学、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焦作工贸职业学院、焦作新材料职业学院9所高校开展听课调研工作。
第九调研组积极开展前期筹备工作,通过调查问卷调研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情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开设成效及存在问题等主要任务,主动沟通协调参与院校,掌握各院校课程安排特色、制定听课计划清单,按照“四不两直”要求,精心规划调研流程,高效完成成员职责划分。
推门听课察教情
在河南工业大学听课
在郑州财经学院听课
在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听课
在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听课
在焦作新材料职业学院听课
在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听课
在焦作大学听课
在焦作工贸职业学院听课
在黄河交通学院听课
根据各高校上报的思政课教学安排,第九调研组在9所高校采取随机推门听课的方式,深入思政课教学现场,累计听取了25节完整的思政课程,对选定课堂进行全程跟踪、客观评价,并通过调查问卷、教师访谈、学生访谈的方式细致考察了各高校师资力量、教学运行,调研了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情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开设成效及存在问题、《教学要点及参考资料》使用情况及意见建议等方面的实际状况。
现场点评明方向
在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授课教师交流
在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与授课教师交流
在焦作新材料职业学院与授课教师交流
在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授课教师交流
在焦作大学与授课教师交流
在焦作工贸职业学院与授课教师交流
在黄河交通学院与授课教师交流
听课结束后,调研组成员与授课教师、学生代表进行了现场交流。调研组对熟练运用教育部统编课件、精准把握《教学要点及参考资料》的教师充分表示肯定,发现了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师“深耕焦作地域文化,赋能‘习概论’教学改革创新”等优秀教学案例,征集了集体备课和《教学要点及参考资料》使用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对用好用活《教学要点及参考资料》,精准把握学情,更新教学内容和案例,创新教学设计,结合地方特色、学校特色、专业特色开展思政课教学,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等方面提出建议,“一人一策”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随机访谈询学情
在郑州财经学院访谈学生
在黄河交通学院访谈学生
调研组成员向学生发放问卷,并结合随机访谈,了解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满意度、对思政课教学建议和期待,对学生的困惑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交流和指导,对学生的意见建议和学生情况进行了汇总、研判,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反馈,帮助各高校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校一议商良策
在郑州财经学院会商听课调研工作
在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会商听课调研工作
在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会商听课调研工作
在黄河交通学院会商听课调研工作
调研过程中,调研组坚持落实“一校一议”,开展会商研讨,根据听课调研工作的实际情况找准、抓真各校开好、讲好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了郑州财经学院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黄河交通学院的黄河文化馆校内实践基地、焦作新材料职业学院的景贤书院、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思政VR实践教学中心等优秀建设案例,就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工作建议。
根据本次听课调研结果,调研组发现9所高校在思政课设置、思政课教师配备、思政课教师的培养与成长、提升学生积极性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情把握不足,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未能及时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社会热点问题融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强化顶层设计,精准了解学情、优化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融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创新教学方法等,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展现思政课新气象新作为。
本次“大听课 大调研”活动依托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和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抽调122名课程专家,成立19个调研组,计划用两个月时间,对全省174所高校思政课建设情况进行“全覆盖”质检。
“大听课 大调研”是我省加强思政课建设的常态化举措,既是对各高校思政课质量水平的一次“质检”,也是全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次交流学习和帮扶指导。全省高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全面推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