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实践育人专题调研座谈会召开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加强“大思政课”建设,4月23日下午,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孙芙蓉一行到安阳师范学院考察并召开“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实践育人专题调研座谈会。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孙芙蓉;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刘林亚;省教育厅副总督学方韬;安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全良、校长孔国庆、党委副书记王宏伟、副校长杨新宇参加相关活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安阳师范学院、安阳工学院四所高校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教务处、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实地参观安阳师范学院“精神的力量”红旗渠精神育人成果展和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孙芙蓉一行实地参观了安阳师范学院“精神的力量”红旗渠精神育人成果展和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参观过程中,王全良介绍,学校立足地域优势,用好红旗渠精神、甲骨文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多院所协同育人优势,创新实践育人的实践和探索。他表示,学校将坚持“大思政”工作理念,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拓展实践教学空间,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完善实践评价体系,用好红色资源,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实效性。

座谈会现场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孙芙蓉讲话

  孙芙蓉指出,今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开局之年。构建实践育人大课堂,既是高质量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主动举措,也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一个具体行动。

  就如何构建实践育人大课堂,提升实践育人实效,她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在体系化设计上下功夫。要加强活动课程设计,将课程与河南省丰富的文化资源融合起来,绘就河南省实践育人知识图谱,形成既有河南特色又能够推广复制的素材库、案例库。二是在专业化实施上下功夫。要基于一定的理论和方法论开展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实践从活动式的参与向学术化的探究升级,从经验型的组织向科学化的治理升级。三是在规范化管理上下功夫。要将社会实践纳入到年度重点工作,成立工作组,做好分工落实,加强对社会实践的指导、管理和保障,形成校地、校企、校校齐抓共管、协同育人的合力;同时,完善安全保障制度,做到过程有跟踪、结果有反馈、突发有响应,切实将社会实践全面融入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中,塑造实践育人新格局。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刘林亚汇报我省实践育人工作

  刘林亚表示,河南省是红色资源大省、教育人口大省,近年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全省教育系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大思政课”建设为统领,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是聚焦课程,让红色基因融入课堂主渠道。通过编写“教参”资料、开展集体备课、提升教师素质、打造示范“金课”,提高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二是聚焦实践,在社会大课堂中感悟红色力量。通过全年有主题、假期有实践、建设“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红色精神融入实践育人体系。三是聚焦网络,使红色文化浸润思政教育。以“省—校—点”三级网络思政平台矩阵为依托,以“线上+线下”融合为路径,以互联网为载体推动红色文化深度浸润,在全省高校营造浓厚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下一步,全省教育系统将持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理论武装,强化课程建设,拓展网络思政,不断创新实践育人举措,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河南力量。

河南省教育厅副总督学方韬出席座谈会

安阳师范学院校长孔国庆致辞

  孔国庆从办学历史沿革、办学特色理念、办学发展成就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并汇报了学校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衔接,深化实践育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做法和成效。

  座谈会上,来自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安阳师范学院、安阳工学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围绕社会实践组织管理体系、必修学分设置及成果评价体系、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安全保障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教务部执行部长翟运开

  郑州大学始终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打造了“一体两翼”的社会实践工作体系,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主体,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类特色品牌社会实践活动为“两翼”,通过顶层设计、调动教师积极性、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果评价体系,真正让有能力、有热情的学生在实践中发挥所长。下一步,郑州大学将进一步优化实践项目设计,加强对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持续完善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依托创新创业学院开展以赛促学,为培养更多具有红色基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奋斗。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网络信息办公室主任赵晓芳

  河南大学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将实践育人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着力构建“1+1+2+N”实践育人体系——“1”张网,强化高位推动;“1”幅图,突出系统设计;“2”项融通,增强协同联动;“N”类载体,丰富育人内涵,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在火热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创新推动实践育人工作走深走实。未来,河南大学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鼓励广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推动实践育人活动向内涵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

安阳师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团委书记王铮

  安阳师范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扎根地域文化,点亮“红旗渠”“甲骨文”办学特色,打造实践育人“金课”;突出协同联动,提升实践育人成效;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实践育人大格局,形成了“党委领导、师生主体、多方协同、上下联动”的组织管理体系,切实增强社会实践的导向性、组织性和融入性,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筑牢信仰根基。下一步,安阳师范学院将进一步完善实践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大思政”工作体系和“三全育人”作用,真正实现“一次实践、多元产出、长效受益”的育人目标,让社会实践成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

安阳工学院

安阳工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王振宇

  安阳工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红旗渠精神”为代表的安阳地方红色资源,通过党建领航,健全实践育人管理体系;学分赋能,完善实践育人评价机制;师资强基,夯实实践育人指导力量;平台聚力,拓展实践育人多元阵地;安全护航,保障实践育人平稳推进,推动实践育人工作。下一步,安阳工学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努力开创实践育人工作新局面,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创新实践育人举措,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