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 | 当代大学生都在说些啥?

TA们说“我命由我不由天”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常亚菲

  4月11日清晨,指导老师发来“我们进决赛了”的消息。我欣喜之余,忐忑更甚:毫无大赛经验的我们,要在十天内打磨案例,站在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这一公共管理类学科唯一上榜的权威性赛事的决赛场上。我深知,唯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负团队日夜的付出与这份来之不易的机遇。

  学院紧急组建保障小组,所有人迅速就位。备赛室里,团队成员关于PPT呈现方式与陈述逻辑的争执此起彼伏,却在凌晨三点的键盘声中逐渐淬炼出默契。“我能行”“我可以”不再只是口号,而是每个人必胜的信念。

  决赛现场,对手一反常规,对我们的案例发起犀利质疑。这一突发状况虽让我略显慌乱,却也在瞬间点燃了我们背水一战的斗志。我稳住思绪,在总结时瞄准对方的逻辑漏洞进行了有力回击。当听到“日兆金山队,一等奖”的结果宣布时,我深刻感受到:所谓“天命”,不过是无数个“不认命”的瞬间铸成的勋章。我命由我,终不认天。

郑州商学院文传学院2024级广告1班学生魏静钰

  作为大一广告专业新生,第一次参与创意广告类比赛时,我就遭遇了“滑铁卢”。毫无实战经验的我,面对从创意构思到视觉呈现的全流程任务,感到手足无措。提交的初稿因缺乏新意、排版混乱,在班级内部排名中名列倒数。但我坚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主动向学长学姐取经,泡在学院的案例库研究经典广告作品,熬夜修改方案。为了寻找灵感,我走遍校园的角角落落,记录下同学们的生活细节。在软件操作不熟练时,我跟着网上教程反复练习,常常忙到宿舍熄灯。比起上学期的茫然无措,现在的我参加创意类比赛也更加得心应手。这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成为我在广告创意之路上不断突破自我的力量源泉。

TA们说“gogogo 出发喽”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新闻学专业学生李茜

  “出发喽!”迎着朝阳,我和同学们组成的“下乡小分队”一同踏上了前往三门峡灵宝市南卿村支教的征程。

  在南卿村的支教时光里,每一分钟都藏着温暖的细节。早上六点,我们已围坐在桌前,反复修改教案,讨论着如何将科学知识变成孩子们眼中的“魔法”;午后烈日下,我们带着孩子们徒步穿过田野,采集松果、野花,为手工课准备材料,汗水浸透了文化衫,我们却因孩子们的笑脸而步履轻快。

  我站在讲台上,看着那么多双期待的眼睛,突然明白了张瑞敏曾说过的那句话:“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离开南卿村的那天,我们和孩子们将手工课上做好的风铃一起挂在村委会的大门上。风吹来时,松果、树枝碰撞的声音和孩子们的笑声混在一起,成了那个夏天最令人难忘的声音。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学生张书凡

  “gogogo,出发喽!”我们要去记录学校。大学期间,我加入了学校的校级组织融媒体中心,和部门的搭档们一起记录校园美好,给同学们提供校园中的各类活动信息。对于我和搭档们来说,每天都充满着挑战与收获,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次活动、每一位人物都是我们记录的对象。

  在春季运动会时,我们为了捕捉到运动会中的热点信息,早早地便准备好了相机等设备。在我们要去操场等候时,我的搭档背着设备喊我:“gogogo,出发喽!今天又是记录学校大活动的一天!”我听后感觉充满了活力与热情。

  无论在校园的角落,还是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应该带着这份勇气与激情,去记录、去追寻生活中的各种美好。

TA们说“没事哒没事哒”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中药学专业23-1班学生王梦晗

  大学是一个人生阅历与情感体验急剧扩展的时期,我们开始独立面对成长的阵痛。刚进入大学时,我报名参加了学生组织选拔、班委竞选和辩论比赛,接二连三的失败让我的心情酸涩又憋闷。室友察觉到我的异样,纷纷上前安慰。小梦模仿着网上的视频,用搞怪的语气说“没事哒没事哒”,她那故意拖长的尾音包裹住我的难堪与苦涩。当竞争的压力碾碎我们的热情,一句“没事哒”成为我们共有的铠甲,它是不妥协的倔强,更是直面风雨的顽强。

  如今,温暖的朋友们互相鼓励,迈过了跌跌撞撞的青春雨季。“没事哒没事哒”是我们的青春密语,诉说着共有的独家回忆。我相信,在下一次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都会如愿。

许昌学院学生高嘉怡

  在参与校园周边水环境监测实践项目时,我所在的团队遭遇了重大挑战。我们在连续七天采集三十余份水样满怀期待地进行重金属含量检测时,分光光度计却频繁报错,检测数据波动极大,根本无法得出有效结论。我心急如焚,难道要前功尽弃了吗?

  “大家别急。”队长安抚我们说道,“没事哒没事哒,咱们重新校准仪器,再检查一遍操作流程。”当发现比色皿残留污染源时,所有人眼中重燃希望。然而新比色皿上机后,数据依然不理想。连续三天重复实验,失败的阴影笼罩着团队。但每次遇到瓶颈,“没事哒没事哒”这句话总会不自觉地说出口,像是给自己打气,也给队友信心。终于,在第七次实验时,我们得到了精准数据。

  “没事哒没事哒”不仅是驱散阴霾的阳光,它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在永不言弃的青春韧劲,让我们在攻坚克难中绽放青春的光芒。

TA们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河南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张耀辉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驱动着时间的齿轮让我仿若回到那天接到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刻。那时的我站在实验室窗前,远眺着师大的校门,仿佛又看到三年前那个满怀憧憬踏入师大校门的自己。

  大二那年,我偶然旁听了一场关于电催化重整生物质制备清洁能源的学术讲座,那透射电镜中催化剂的晶格条纹如麦浪般起伏,深深地吸引到了我。讲座过后,我敲开导师办公室的门,向他表达了想要加入课题组的愿望。从此,实验室的自动门成了我命运的旋转门,电化学工作站永不熄灭的读数屏,凝视着千百次我与循环伏安、阻抗谱较劲的深夜。

  现在回望,命运的齿轮并非突然转动。它藏在日日夜夜更新的实验记录里,藏在每个失败后重新校准移液枪的专注中。“上岸”深造不是终点,而是新齿轮咬合的起点——当我们以热爱为轴心,每个微小坚持都在为命运校准方向。

河南城建学院学生贾梦雨

  暮色漫过高三教室的窗户,命运的齿轮在油墨与纸页的摩擦声中悄然转动。班主任老师将泛黄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推到我面前,批注里红色的笔迹如星火,点燃我高考的备考之路。他独创的方法穿透晦涩的公式,在我眼前铺展清晰的思维图谱。

  同桌的存在于我而言更是暗夜里持续燃烧的萤火。她递来的错题本,每道批注都藏着破题的巧思。晨光熹微时,我们在走廊背诵古诗词的声音交织成韵;夜幕深沉处,台灯下的模拟卷叠成攀登的阶梯。那些共同梳理知识点的时光,像精密的齿轮彼此咬合,推动着我们向梦想靠近。

  当高考结束铃响起,我终于读懂命运的隐喻——原来所有看似偶然的相遇,都是精心设计的伏笔。那些凝结着智慧与温情的帮助,早已将我推向命运的转折点。录取通知书飘落掌心的瞬间,我看见无数齿轮在记忆深处熠熠生辉,共同编织出通往理想学府的轨迹。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供电技术专业学生齐文彬

  “换到这个界面再拍一下,对,这个界面也不错。”一双飞舞的手连同躁动的心在屏幕上疯狂滑动,“耶!录制完毕,现在开始剪辑!”我就这样完成了人生第一条视频的录制。

  大一那年,我利用业余时间构思了一条视频,伴随着发现各大视频网站上都没有该话题时的那份欣喜,激动地点下了发布键。我和新媒体之路的命运齿轮就此转动。

  第三天的那个夜晚,手机嗡嗡狂震,不出意外,视频“火”了。下拉一次刷新就有新的点赞和评论,这对当时年仅18岁的我来说无比振奋。也就是那几天,一颗迈上自媒体之路的火种在我的心中种下。此后便是数个辗转反侧妄图灵感乍现的难眠的夜,是自学剪辑、熬夜打素材、独自配音、每条视频都要耗费三四个小时的付出。也许是苦心人天不负,大一那年,我收获了1.5万粉丝、百万播放量。

  也许是少年本就跳动不安的心,也许是当时的那颗火种在心中燃起,进入大学,我毅然选择了大学生新媒体中心,决定在此继续踏上自己的新媒体生涯。我相信,火热的心会同命运的齿轮继续转动。

TA们说“人生易如反掌”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段咏萱

  作为一名运动细胞匮乏的学生,我曾以为运动遥不可及,但我不甘平庸,毅然选择改变。此后,每日清晨六点,当舍友们还沉浸于梦乡,我已于田径队在校园开启三公里的征程。从起初的举步维艰,到渐入佳境的从容,每一步都饱含坚持。学校举行运动会时,我挑战了女子1500米,全力冲刺后获第七名。虽然名次不高,但我觉得却意义非凡,这是我坚持晨跑的勋章。人生易如反掌,在于逐梦时不弃微末,我会带着坚毅,在新挑战中绽放光芒。

洛阳理工学院学生魏熙瑶

  知识产权竞赛的号角即将吹起,紧张的准备时间、繁多的竞赛题目、难懂的知识点……所有这些困难都试图让我放弃。可机会难得,人生追求的是体验感和无悔的历程,因此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在走廊,我反复背诵题目;在教室,我独自坚守着那份执着。初赛之日,我胸有成竹,当得知我的排名位列前三,获得代表学院参加决赛的宝贵机会时,内心不由感慨:这小小竞赛,简直易如反掌。

  天气和暖,万物拔节生长,学校太极拳比赛也如期而至。有幸担任领队一职,我不仅要勤加练习,还要确保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技巧。通过无数次的重复训练和相互鼓励,我们的拳法变得越来越娴熟……比赛当天,我们不负众望,夺得了第四名的佳绩。小小太极拳比赛,易如反掌。

  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次坚持,都是梦想的积淀。用坚持与努力书写勤奋耕耘的人生,必将易如反掌。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商务学院2022级电商1班学生姚冰倩

  进入大学后,我参加了学校的“青马工程”培训班。培训中,通过学习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和革命前辈的故事,我暗下决心,要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大一假期,我积极参与了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直播助农活动中,和同学一起为农民搭建销售农产品的桥梁,助力他们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收入;访问老干部活动中,我虚心聆听他们的故事和经验,写成报告,使更多同学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行安全教育宣讲时,用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

  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活动,让我积累了许多经验、收获了成长。我深知,“易如反掌”的实践活动源自于每一步走过的路、记录下的每一段文字。我相信,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超越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