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大学:构建“四位一体”立体宣讲格局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2025-04-23 16:39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近年来,开封大学积极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念,将校园文化建设视为提升教育质量与促进地区发展的核心要素,集中省市校优势资源,组建开封大学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构建“讲”“宣”“研”“传”四位一体立体宣讲格局,取得扎实成效。


  “讲”: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


  开封大学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由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成员与开封大学师生理论骨干13人构成。宣讲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理论武装。宣讲团充分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的作用,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创新“必修课+选修课+拓展课”的课程群建设,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学校探索形成了“1+2+4”的教学模式。“1”是指问题链教学方法的应用;“2”是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4”是指“四课融通”即思政课与专业课相融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通、主干课与素质教育选修课相融通。学校积极参与河南师范大学牵头开展的“四位一体”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成果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宣”:坚持理论宣讲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频共振


  一年来,宣讲团开展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焦裕禄精神宣讲、党课教育等活动覆盖师生1.2万余人次。在宣讲中,宣讲团成员根据不同听讲对象特点,适时调整表达方式、宣讲角度和语言风格,宣讲导向“正”、联系实际“紧”,受到广泛好评。《“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科学解答“人民之问”》获河南省“全省社科系统”基层宣讲优秀宣讲报告。学校承办的“出彩开封”故事宣讲会,获评河南省社科普及特色活动。


  “研”:坚持研究阐释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互促互进


  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研讨是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工作的前提和坚实保障,对此,宣讲团着力深化体系化、学理化研究。一年来,宣讲团与省内近20所高校开展了党的创新理论集体备课、主题研讨等活动,并与开封片区的高校常态化联动,聚焦“讲准、讲深、讲透、讲活”党的创新理论,先后开展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融入六门思政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等8场集体备课和研讨会。学校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研”出方法,“研”出成果,立项了河南省哲社规划项目《“两个确立”有效融入思政课研究》等课题。同时,宣讲团加强校地联动,强化针对性、应用性研讨,与开封市委网信办、国安办,开封市教体局等部门共同开展了开封市“深化校地合作 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活动。


  “传”:坚持文化传播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相辅相成


  宣讲团积极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立足开封的红色文化资源,开设了《开封红色记忆》选修课,深受学生欢迎。2024年12月,河南省委网信办、河南省教育厅举办的“把青春华章写在中原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采访团走进学校进行专题报道。此外,宣讲团依托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牵头承担河南省教育厅开展的“青力青为 豫见未来”活动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匠人匠心,薪火相传”主题篇章的直播工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开封大学 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