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微专业领航智能时空 产学研贯通信息工程

2025-04-22 16:44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立足行业需求现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水利特色和工科优势为依托,以“华水星座”、校外实践基地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支撑,开设“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努力促进大学生多元化发展,提高大学生竞争力。


  华水微专业首启


  “智能时空信息工程”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推出的首个微专业,也是河南省首个遥感学科微专业。该微专业是以遥感科学与技术为基础,融合信息科学、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遥感测绘等新兴技术,进行时空信息感知、认知与智能决策支持的复合型微专业,同时也是我省测绘遥感和地理信息学迈向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融合特色构建全链条智慧工程体系


  “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不是简单的“遥感+AI”,而是以“空天地一体化”为技术内核,深度融合学校70年水利特色和学院工科优势,构建“感知—认知—决策”的全链条智慧工程体系,培养具有时空信息感知、智能处理技术及相关理论基础,在水利遥感监测、国土资源调查等领域具有一定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大课程模块直击产业痛点


  “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通过三大课程模块直击产业痛点。


  遥感数据智研:通过星地一体化遥感数据处理技术和时空信息智能创新方法的学习,掌握星地协同观测数据处理技术。


  低空智能感知:通过无人机遥感测绘、无人机组装调试和飞行综合实践,掌握无人机从“组装调试—业务实践—内业处理”整体流程。


  时空信息智能应用:通过学习时空信息处理与可视化和智能化测绘遥感,掌握新时代下“遥感+AI”智慧工程应用实践。


  名师领衔教学团队成果丰硕


  “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教学团队由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领衔,联合多名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显著的中青年教师共同打造。团队近年来获批国家重大科研和教改项目近10项,国家自科基金30余项,承担水利部建安中心、南水北调中线、中国电建集团等多个单位委托课题30余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0余篇,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理实双轨模式贯通教学科研产业


  “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实行1-2学期弹性学制,采用“理论教学+实践强化”的双轨教学模式,依托顶级科研平台群,例如黄河安澜卫星遥感智能感知中心、河南省水灾害智能监测与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水利监测工程研究中心、郑州市水利工程精密测量重点实验室等,深度对接华测导航、大疆创新、超图软件等企业一线,通过卫星遥感监测、智能水灾害防控、水利工程精密测量三大实操模块,实现“教学—科研—产业”全链路贯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