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学院: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涵育“三色”文化育人格局

2025-04-22 16:35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信阳学院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文化育人的方向指引和理论滋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文化自信,承担文化传承创新使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夯实“本色”,永葆“底色”,擦亮“成色”,涵育“三色”文化育人格局。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价值内核,夯实文化育人“本色”


  信阳学院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入课堂、出成果”。学校成立信阳学院皮影社、信阳民歌、烙画、剪纸、叶雕、茶艺等十余个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团,承办河南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河南民族乐团专场音乐会,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探非遗之美,溯文化之源”演讲比赛、“清明信阳文庙祭孔大典”等校园活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为学生筑牢文化自信的基石。学校将光山花鼓戏、罗山皮影戏、信阳民歌等非遗纳入学校选修课范畴,为学生提供非遗艺术创作辅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课堂”。学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育人的价值内核,逐步取得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传统文化传承馆入选河南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被河南省文旅厅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示范馆;“皮影戏进校园”入选第二届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创新实践案例;“光山花鼓戏”传承项目入选河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


  以传承革命文化为坚实依托,永葆文化育人“底色”


  信阳学院扎根大别山红色沃土,用活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学校定期组织师生前往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大别山金刚台、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场馆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参观陈列展览、聆听讲解、观看历史影像资料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发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深入挖掘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旧址、石刻标语、红色歌谣、革命戏曲等红色元素,凝练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战斗事迹,融入课堂教学内容,开展主题党史学习教育、家乡红色故事分享会、大别山精神演讲赛、红色家书分享会等红色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大别山精神宣讲进班级,设立“红色讲台”,利用课前十分钟,让学生轮流登台讲述红色故事、革命史实、英烈事迹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浸染红色文化。学校组建红色文化社团,如社会科学学院的大别山精神传习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别山文化育人工作坊与大别山精神研究社、理工学院的大别山精神学习传承社等。利用线上平台推出“我与党旗合张影”,配音秀《丰碑》等作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以大学生艺术节为契机,创作了一批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舞蹈、话剧、美术、摄影和微电影作品,如舞蹈《八女投江》、歌曲《军民情满大别山》等,彰显红色文化的时代底蕴。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科学指引,擦亮文化育人“成色”


  信阳学院积极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理论教育方面,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主题党团日、专题讨论、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时代精神与创新意识培养方面,举办科技文化节、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开设创新创业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素描静物》等课程已经获得省级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立项。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等活动,邀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等来校分享经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弘扬时代精神,展现时代风采。在传播先进文化方面,学校挖掘先进典型,开设“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出彩信院人”等栏目,弘扬先进人物事迹;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活动等内容,弘扬正能量。


(信阳学院 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