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西亚斯学院:构建“1345”书院制育人新模式 打造“三全育人”实践园地
面对新时代大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郑州西亚斯学院自2011年启动书院制改革工作,经过十余年探索,构建了“1345”书院制育人新模式,通过“一站服务、三维联动、四力下沉、五师协同”的创新实践,构建起“生活即教育、社区即课堂、成长在互动”的新型育人生态,将住宿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为学生党建的前沿阵地、“三全育人”的实践园地、平安校园的样板高地。
聚焦“一站服务”:智慧赋能,打造育人综合体
学校以“1+N+云”微观“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重构学生服务体系,即“1”个校级一站式服务中心:整合教务、就业、心理等多个部门职能,累计办理学生事项58万余件次,实现“最多跑一次,服务零距离”;“N”个书院学生社区服务中心:覆盖10个住宿书院,提供多功能公共空间、文化展示区、心理辅导站、生涯规划指导、创新力培养等个性化服务;“云”端智慧平台:开发智慧学工系统,上线132项线上服务,实现学生事务“指尖办理”,年均处理线上申请超10万件。同时,推出“AI育人导师(辅导员)”,以“智能响应+全场景服务+心理护航+学术赋能”四位一体模式推动“三全育人”体系数字化升级,集成学校200余项规章制度,构建全天候智能响应机制,实行7×24小时在线服务,实现“秒级响应、精准解答”。
强化“三维联动”:资源整合,凝聚协同育人合力
学校突破传统学院制的时空局限,以“三维联动”实现资源整合,以“学生社区”为载体,打造集“思想引领、学业支持、生活服务、文化浸润”于一体的育人新阵地。
专业学院与住宿书院联动,专业学院主导第一课堂,聚焦“成才”,住宿书院深耕第二课堂,聚焦“成人”,形成“双院”协同育人合力。
书院党团组织和社区学生自治组织联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区、楼宇、宿舍,形成“横向交融、纵向贯通”的管理体系:横向建成10个主题住宿书院,纵向形成学校—书院—社区—层区—宿舍“五级网格化管理”。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联动,打造“一体两翼三维”“国雅传灯”“丝路寰宇”“领航三阶”“全球胜任力培养”等“一院一品”特色,开设院本通识教育课程、多元文化院本课程、艺术类课程和活动、举办国际学术沙龙等,形成多元化育人体系。
深化“四力下沉”:一线扎根,实现教育零距离
学校通过“四力下沉”构建全员育人格局,实现学生事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即领导力量下沉:校、院两级负责同志常态化深入学生社区,解决学生诉求;思政力量下沉:党政团干部、思政教师等驻点书院,常态化走进学生社区,打通思政工作“最后一公里”;管理力量下沉:院长、书记、学生主管、育人导师、生活导师全时段入驻学生社区,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及时了解学生状态和需求;服务力量下沉:心理服务、学业支持、学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后勤保障等管理服务力量汇聚一线,建立全覆盖的服务网络。
推进“五师协同”:多元赋能,构建全员育人体系
学校采用“学业导师+育人导师+朋辈导师+校外导师+生活导师”的“五师协同”机制,构建起覆盖学术指导、思政教育、行为管理、职业规划、生活服务的全方位育人网络。在具体实践中,学业导师聚焦专业发展与科技竞赛指导,育人导师注重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朋辈导师协助开展思政教育与学业帮扶,校外导师衔接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生活导师负责宿舍管理与服务。借助“精准分类教育指导平台”、AI育人导师、AI心理咨询服务、智能写作、数据建模等数字化工具,结合导师工作坊、职业发展中心等实体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育人。三年来累计开展学业指导1.3万次、新生谈心近万人次,组织朋辈辅导1.2万次,服务特殊群体学生8000余人次,形成“学术能力—职业素养—多元能力—心理素质”多维提升路径,有效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郑州西亚斯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