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科技学院:融合创新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黄河科技学院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线,通过构建研究型教学服务团队、优化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打造课程品牌等举措,着力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质量文化品牌,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一、提升三种能力,用心打造研究型服务团队
锤炼政治能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最新理论、政策、精神,传承践行好黄科大精神文化,提亮政治本色。
提升业务能力。聚焦教育教学改革核心要点,组织内部专题学习交流分享会,提升团队核心业务能力。
增强数智能力。深度学习和运用Deepseek、Kimi、豆包等AI软件,推进智能文档处理、智能场景应用和智能决策支持。
二、聚力攻坚,精心服务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组织落实自评自建。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强,紧扣审核评估核心目标,倒排工期,绘制审核评估时间表和路线图,细化重点任务和时间节点,落实专项评建任务。扎实推进教育教学中心牵头的“培养过程”“质量保障”“自评报告”“特色项目”等五个项目组的自评自建、报告撰写及支撑材料整理。
明晰审核评估不同层级评建任务。进一步明确教学单位、专业负责人、任课教师及学生四类主体的评建任务;组织教学单位评建工作研讨交流会;组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组织规范整理培养方案、课程大纲、试卷、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档案;协同督查组,通过线上巡课和线下随机听课等形式,实现课程听课全覆盖。
做好审核评估迎评准备。提前研究制定诊断评估和正式评估的整体迎评方案;明晰评估系统提交材料及要求;做好“1+3+3”主报告材料、专家案头材料和备查材料准备;做好接受线上、线下专家深度访谈准备;做好专家线上听课评课准备。确保实现学校获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案例的目标。
三、系统谋划,创新服务教育教学改革质效提升
持续完善“2+1+1”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开展专业知识地图创设培训,指导全部本科专业完成专业知识地图创设。举办课程体系改革第二阶段专题研讨会,指导各专业完成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出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意见》,指导各专业形成新版人才培养方案。
锻强各类课程。制定《课程提质三年行动计划》,B-级以上课程持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产出;C类课程阶梯式分类推进,安排优秀教师助力质量提升;D类课程,聚焦问题落实整改,学部(院)负责一对一帮扶改进。开展各类优秀课程观摩活动,通过举办工作坊、专家报告等,服务优秀教师培养课程领导力;提升行业经验教师知识建模和教学设计水平,开发更多更好的应用型课程;加强全体教师教学策略学习应用。对应用技术学院开展全系列教学改革培训,打造特色亮点。建强课程数字化平台,服务课程体系改革各项重点任务推进。加强课程评估数据分析利用,建立教学教师荣誉制度,奖励教育教学卓越贡献者,促进学校质量文化形成。
打造课程品牌。依托全国高博会,继续宣传和推广学校课改成果;加快教学研究文章、课改丛书、专业知识地图、教学设计汇编等成果产出;筹建应用型高校(民办)课程建设联盟,建立课程改革微信公众号,举办面向全国高校的课程建设工作坊10期,做好课程输出与服务项目,力争全年服务高校150家以上,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黄河科技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