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聚焦四方面持续发力 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条件提质增效

2025-04-02 15:20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近年来,信阳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聚焦高考综合改革,在组织领导、教育投入、师资力量、办考条件等四个方面持续发力,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条件提质增效。


  一、压实三方责任,强化组织保障


  突出政府主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高考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加强教育保障能力建设等配套举措,专项部署、专班推进,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推动行业牵头。督促教育部门制定配套方案,细化配套措施,明确任务分工,刚性执行任务清单,开展全程督办、跟踪问效,促进各项配套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坚持部门协同。建立市县两级部门联动协同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学校规划、建设用地、教师配备、经费投入等问题,确保改革有序推进、顺利实施。


  二、细化三项举措,强化投入保障


  在办学条件改善上攻坚。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连续三年实施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改善工程,累计投入资金51.3亿元,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项目127个,新增学位3.5万个,全市师生比、生均校园占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均高于国家标准,进一步夯实改革基础。


  在优质资源扩充上用劲。支持普通高中差异化多样化发展,信阳市政府揭牌成立三大优质高中教育集团,信阳高中北湖校区、光山二高紫光湖校区、商城高中北校区等建成投用,新增公办优质学位近2万个,持续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


  在强化资金保障上勇担当。及时调整普通高中学费标准,将教师“一补两贴”设置“三保”标识,实行基础教育经费执行周报告,推动生均公用经费足额拨付,有力保障改革需要。


  三、抓实三个环节,强化师资保障


  多重发力“引才”。下放招聘管理权限,赋予省示范性高中用人自主权,近两年核定增加教师编制903个,多渠道招录教师2000余人,其中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生307人,实现教师增量提质。


  搭建平台“育才”。持续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分层分段开展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全员培训,近三年新增中原名师3人、省名师62人、骨干教师199人,更好满足教育教学改革需要。


  创新机制“用才”。建立学科师资资源储备库,以“县管校聘”改革为抓手,加大县域内师资调配力度,学生选课完成率达到100%,有效缓解了走班选课带来的教师“潮汐问题”。


  四、提升三化水平,强化办考保障


  推动考点标准化。近三年先后投入专项经费2700余万元,新建改扩建标准化考点29个,新增考场1155个。目前,共建成标准化考点109个、考场6000余个,有力保障考试需求。


  推动监管信息化。将考点运维费用纳入市县财政预算,连续两年每年新增市级教育考试经费120万元以上,定期迭代升级安防设备,引入专业维护团队,高清考点占比达到80%以上,实现从“看得见”到“看得清”“有效果”到“效果好”的跨越。


  推动办考专业化。全面完成市县两级教育考试机构重塑性改革,选优配强市招生考试中心中层以上干部11人、招引紧缺人才7人。深入开展监考教师劳务费落实专项督查,常态化组织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应用技术培训,市县两级招生考试机构、考点系统管理员覆盖率、合格率均保持1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