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打好组合拳 确保新高考平稳推进
南阳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教育厅的有力指导下,新高考首考工作有序推进。
聚焦新变化,外出考察寻求“真经”
2024年以来,南阳市先后两次组织各县市区教体局局长、省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校长,到山西、重庆、四川、湖北的11所知名高中考察学习。这4个省市中,重庆、湖北2021年参加新高考,已有了成熟经验;山西、四川今年实施新高考,和我们有相同的困惑和话题。南阳市在考察前就收集整理好问题,带着疑问有重点地进行学习。每天行程结束后,集体交流心得,全程考察结束后,形成专题报告报南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提出推进全市高考综合改革的意见建议,得到大力支持。同时,各县市区召开高中骨干教师参加的大型考察报告会,形成考察报告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两年来,南阳市累计投入35.5亿元,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17 所、增加学位16450个、班额全部在55人以下;建成标准化考点136个,标准化考场8861个;新补进普通高中教师2721人,为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从思想上、策略上、设施上做好充分准备。
紧盯主阵地,深化育人方式改革
新高考更加注重立德树人的导向作用,重在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改革的核心是育人方式的改革,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公平接受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改革,主阵地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因此,南阳市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反复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六大特质”的基础上,新制订了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南阳标准,重新定义并让老师们明白新时代背景下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在南阳掀起一场学生“学习的革命”,引导学生学会自学、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善于表达。为落实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南阳市启动了“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万名班主任班会课大比武”和“千名校长示范课大比武”,千方百计在学生心中种下两颗“种子”:一颗是创新的“种子”,一颗是爱国的“种子”。两年来,参加各级“大比武”的教师累计达30万人次、班主任36591人次、校长6352人,实现了校、乡、县、市四级联动,所有学段、所有学科、所有学校、所有教师全覆盖。
出台硬举措,推进办学模式改革
全市21 所省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与33所薄弱普通高中结成“帮扶对子”,捆绑评价,纳入校长职级认定和高级教师职称晋升的刚性条件,推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质量的均衡,振兴县域普通高中。
打好组合拳,应对招考方式变革
邀请《高考蓝皮书》执行主编以及新高考先行区的23位名校长、名班主任或名师到南阳作专题报告、上公开观摩课,遴选南阳市各学科最优秀的教师同台竞技、现场交流分享、开好高三期中期末备考研讨会,引领教研员、校长和高中所有教师认真研究《中国考试》等权威杂志,做好八省份适应性测试的质量分析和信阳、驻马店、漯河、三门峡等五地市联考的质量分析,严格落实超时学习治理和高中“双休”政策,及时调整教学和备考策略。特别是做好志愿填报模拟演练和指导工作,让学生既能“考好”,又能“报好”“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