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浚县教体局:锚定目标 积厚成势 跑出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2025年,鹤壁市浚县教体局全面贯彻落实县委高效实施教育提振行动的部署要求,按照“15958”工作布局,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追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倍努力、积厚成势,跑出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一、突出党建引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加强日常管理。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制度,切实站好政治岗哨。抓好党员培训,对106名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105名党组织书记、14名党建指导员、10所民办学校党支部书记分类培训,不断提升干事创业能力。
筑牢思想根基。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魂育人。抓住干部、教师、学生三个关键,守住教材、讲台、网络三个阵地,把住形势研判、舆论导向、应急处置三个重点,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推动思政课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红领巾巡讲团作用,持续抓好面向青少年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健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机制,推动各学段思政教育课程贯通、教学融通、资源互通。开展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大比武、大展示”活动,构建思政课教师全类型、多样态的教师培训体系。
全面从严治党。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整治教体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化“校园餐”突出问题治理,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推进新时代校园廉洁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二、提质扩优增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持续改善办学条件。规划投资1705万元,实施善堂镇西善堂中心校学生宿舍楼等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4个;规划投资4300万元,实施白寺镇一中综合楼等校舍维修长效机制资金项目14个;规划投资1600万元,实施浚县一中宿舍楼维修改造等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项目8个。总投资6亿元,建设新永基教育城项目一期,预计6月底全面完工,9月份实现招生。
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以德立教,争做“好老师”“引路人”。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各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公平、全面的评价体系,激发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加强家校沟通,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抓好办学模式探索。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采用“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安排教师、统一课程资源、统一评价激励”管理模式,持续孵化优质学校,不断缩小县域、城乡、校际差距。打造“1+12”教研共同体,以县一中教研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12所初级中学教研能力提升,逐步缩小校际差距。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国培、省培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精准实施好县镇校三级培训,全年计划培训教师等6000余人次。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持续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建强乡村教师队伍。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热情。实施校长梯队攀升计划,树立以实干立身、凭实绩说话的用人导向,营造让吃苦者吃香、让优秀者优先、让有为者有位的干事创业氛围。
三、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教育发展保障
夯实安全基础。严格落实安保配备、封闭管理、视频监控、报警联网“四个100%”要求,加快视频监控接入雪亮工程平台建设,完善校园门口防冲撞硬隔离设施,进一步提升学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强化教育宣传。聚焦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校园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等,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培训演练,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风险防范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
健全管理机制。健全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规范落实“1350”“3+3”“三保包四优先”、台账管理、应急演练等工作机制,瞄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校车、燃气、防范学生非正常死亡、校园欺凌防范治理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统筹综合治理。坚持常态化巡查,开展隐形变异培训专项治理,切实维护好校外培训机构和托管机构良好秩序;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采取控制招生计划、政府购买学位等方式逐步降低民占比;严控社会事务进校园,落实“白名单”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对违规行为要严肃查处,切实减轻基层教师负担,防止校园负担反弹回潮。
(鹤壁市教体局 供稿)